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文明时代第一战——甘之战

2016/10/20 11:00:29 点击数: 【字体:


    洛阳“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洛阳历史上的第一场战争发生在启与有扈氏之间。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过程如何?结局如何?影响如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进入文明时代和阶级社会的第一场战争——甘之战。

    甘之战,“甘”在何处?   

    洛阳市城隍文化研究会会长、《洛阳战争史话》主编张宪通表示,据有关专家论证,甘之战的发生地在我市洛龙区丰李镇甘水河畔。

    这场大战,要从治水的大禹讲起。

    根据《史记》记载,禹在位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荐伯益为自己的继承人,但后来,因伯益辅佐禹时间不长,未取得天下人的信任,大家最终都归附禹之子启。启继位后,也有反对派不归服于启,就是有扈氏。

    有扈氏不顺服于启,夏启就发兵讨伐有扈氏,双方在甘地相遇展开大战。最终有扈氏战败,不得不归服于夏启。

    张宪通表示,甘之战,不仅是洛阳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战争,也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和阶级社会的第一次战争,此次战争后,代表新兴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夏王朝奴隶制专制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因为历史资料的缺乏,甘之战的具体发生日期难以确定,具体的参战人数、作战规模,也难以确切知道。

    伯益:其实很有才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过程中,启的前任伯益,在《史记》中留给人的印象并不好。

    《史记》载:“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提到伯益辅佐大禹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天下人并不顺服他。

    而实际上,伯益是很有才干的。

    伯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佐禹治水。富有治水和农耕经验的伯益,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根据当地特点,教民众种植稻谷,促进农业发展。

    在伯益帮助禹平定洪水后,舜还赐给伯益皂游(旌旗上的黑色飘带),将自己家族的女子许配给伯益。此后,伯益就在舜的手下掌管山泽,繁育鸟兽。而伯益的后人也多以善训鸟兽闻名于世。

    此外,根据史籍记载,伯益发明了凿井技术。《吕氏春秋·勿躬篇》载:“伯益作井。”这与其佐禹治水不无关系,长期与水土打交道,也易于发现地下水的秘密。对于远古时代的人来说,为了获取水源,人们不得不靠近河流定居,忍受河水泛滥的威胁,凿井技术的发明让更多的部落能够生活得更加安全。

    还有史籍认为,伯益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逸闻趣事记录下来,是《山海经》的作者。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偏偏遇到了心思缜密的启。

    誓师:胜利的前奏

    启心思十分缜密,这一点通过启的战前动员就能看出来。

    为鼓舞士气,战前,启召集手下的人,召开誓师大会,发布誓词:有扈氏上不敬天象,下不敬朝臣,上天因此要灭绝他的命,现在我奉行上天对他的惩罚。战车左边的战士不完成左边的战斗任务,战车右边的战士不完成右边的战斗任务,就是不奉行命令;驾驭战车的战士,要是不能胜任驾驭任务,也是不奉行命令。胜利之后,奉行命令的,我将在祖先神灵面前奖赏他;不奉行命令的,就在神庙前杀掉他。

    张宪通分析,启召集大家进行战前动员:首先,论证自己发动战争的合法性——我是替天行道;其次,严明军纪,督促所有战士尽责奉命;最后,赏罚分明,用丰厚的奖赏来激励大家努力获得战功。翻看后代的战争,许多战前动员与此如出一辙。

    消灭反对派有扈氏后,启的领导地位确立,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登上帝位,从此,世袭制逐渐确立。

    命运:走向世袭制

    余秋雨在《寻觅中华》一书中提到,世袭制的建立,很容易被激进的现代学人诟病,事实上,一种重大政治制度的长久建立,大多是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和各种社会需要的综合成果,而不会仅仅出于个人私欲。否则,为什么人类所有重大的古文明都会进入帝国时代?

    一些学者认为,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帝王者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必然会引起有实力的氏族首领对最高位置的觊觎。由谁继位,已渐渐演变成时时都会引发战祸的沉重问题。

    怎样才算足以登上帝位的贤者?即便得到多数人认同,也难保一部分人因觊觎帝位投反对票。即便雄才大略的帝王做出了决定,其他人不敢反对,但他的继位者也很难一直维持绝对权威,会不会因为认识失误或缺少权威而再次引起纷争?

    选谁当能让所有人信服的最高领导人,这个问题对几千年前的古人来说,太难解决。在文明没有发展到足以靠民主集中制来选拔执政者的时候,可能将儿孙中的无能之辈推上帝位的世袭制,就成为为了防止无休无止的最高权力争夺战而做出的无奈选择,毕竟一家之内,消除相关矛盾和纷争的难度都要小得多。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政权的稳固,是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华夏文明由此迈过了一个极重要的门槛。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