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王敦叛乱后,雄才大略的晋明帝司马绍着手巩固皇权,欲重振司马氏雄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在位不到三年就病死了。5岁的太子司马衍继位,由国舅庾亮辅政。颖川庾氏迅速崛起,最终取代琅琊王氏。
1 幼帝登基,庾氏执政
有一半鲜卑血统的晋明帝司马绍,是东晋第二任皇帝。他25岁登基后,平定了王敦叛乱,又重用皇室元老司马羕(yàng),交好北方流民帅苏峻等,目的是重振司马氏雄风,为收复中原作准备。
在东晋11帝中,像司马绍这样有雄才大略的并不多。然而,他在位不满三年就病死了,没能改变东晋主弱臣强的局面。
后人往往遗憾司马绍英年早逝,其实,关于他的死因,也有令人疑惑的地方。他毕竟才27岁,当了皇帝后,还独自骑马跑几百里路到王敦军营刺探军情,身体这样强健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病死了?
有人推断,司马绍的死,极可能与宠幸美人宋祎有关。因为史料记载,公元325年闰八月,他病情危重时,曾发生一件事,就是“群臣进谏,请出宋祎”。都这个时候了,好不容易才见皇帝一面,为何大臣们不谈军国大事,却把矛头对准一个美人,要求必须把她弄出宫?可见在他们看来,宋祎就是导致皇帝身体虚弱的“狐狸精”。
这个宋祎确实不简单,她“有国色,善吹笛”,当年在洛阳金谷园中,是石崇爱妾绿珠的弟子,后成为大将军王敦的妾。王敦一度沉溺酒色,身体很差,就听从众人劝告,把侍妾都放走了。宋祎离开王府,又被司马绍收入宫中。现在,群臣要求她出宫,司马绍便问:“好吧,你们谁想得到她?”
众人一时无言。名士阮咸之子阮孚(字遥集)时任吏部尚书,也是风流才子,便说:“赐给我吧!”司马绍果然把宋祎赐给了他。
即便如此,司马绍的生命也没能留住。他留下遗诏,让国舅庾亮、皇室元老司马羕等人辅佐太子登基,对前朝丞相王导却没加以重用。
王导对此非常不满,直接请了病假。庾亮却春风得意:新登基的小皇帝司马衍还不满5岁,自己的妹妹庾文君是皇太后,一切当然可以由庾家说了算!
庾文君此时年届三十,史书称她“仁慈,美姿仪”。而庾亮“风仪伟长,不轻举止”,是当时的年轻名士,也是颍川庾氏(今河南鄢陵西北)的代表人物。他本与司马羕的弟弟司马宗不睦,现在便着手铲除异己。
根据晋明帝的安排,司马羕是群臣之首。庾亮便与王导联手,指使群臣上表,称天子年纪还小,应由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司马羕没多想就同意了,不料这样一来,庾氏大权在握,很快将他架空。
2 逼反苏峻,宫室遭殃
庾文君一临朝,就置晋明帝司马绍的遗诏于不顾,重用王导,让他与庾亮共同辅政。公元326年,庾亮又以谋反的罪名诛杀司马宗,将其家族贬为马氏。至于前朝皇帝钦定的辅政大臣司马羕,从此被踢出权力中心。
之前晋明帝为巩固皇权,将流民帅苏峻安排在建康附近的历阳(今安徽和县),并通过司马宗等人与其交好。庾亮除掉司马宗后,又把目标瞄准了苏峻。公元327年,他提出要征苏峻入朝任职,用这种手段削其兵权。王导等人认为不可,庾亮不听。
苏峻得到消息后,专门派人到建康,言辞恳切地对庾亮说:“如果讨伐胡人,我义无反顾;但入朝做官,我实在不是那块料儿。”他又进一步表明心迹,称自己只想报效国家,如果朝廷觉得他驻兵离建康太近,他可以前去镇守边疆。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庾亮仍执意征他入朝。苏峻被逼无奈,只好起兵造反。当时手握重兵的还有两位名将:一是荆州(长江中游两岸)刺史陶侃,一是豫州(今河南淮阳)刺史祖约。这两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辅政,只是由于庾亮从中作祟,自己才未能入选,因此对庾亮心怀怨恨。这次,苏峻就叫上祖约一起举兵,以讨伐庾亮的名义攻向建康。
祖约是北伐名将祖逖之弟;苏峻本是山东书生,永嘉之乱中率众抗击胡人,成了一名能征善战的将领。与他们交战,本无军事才能的庾亮根本不是对手。苏峻很快攻陷建康,兵临台城(皇宫所在地)。庾亮见势不妙,丢下妹妹庾文君和小皇帝落荒而逃。
苏峻的目标是庾氏,一个月后,他逼死庾文君,一把火烧了台城,带着王导和小皇帝移驻石头城。同为辅政大臣的温峤驻兵浔阳(今江西九江),闻此消息痛哭失声。他几次三番写信请陶侃平叛,庾亮也极力认错,69岁的老将陶侃终于答应出兵。
双方交战多个回合,互有胜负。但公元328年的一天,一件离奇的事情发生了。苏峻正在犒劳打了胜仗的将士,不知为何头脑发热,趁着酒劲只率数名骑兵冲向敌阵,结果摔下战马,被对方轻松杀死。公元329年年初,苏峻余部将台城献给陶侃,表示投降,这场持续一年多的叛乱终于被平。祖约逃奔后赵,后来也被诛杀。
作为东晋乃至六朝皇城,台城在历史上名气很大,见证了无数兴衰悲欢。如今的南京玄武湖南岸,有一段明城墙风景区,即称台城遗址。但当年台城的具体模样,已不可寻。
3 论功行赏,乱中取胜
苏峻之乱因庾亮而起,东晋王朝被折腾得不轻。劫后的建康城满目疮痍,如果不是王导坚持,差点儿就要迁都。小皇帝司马衍战战兢兢,在苏峻眼皮子底下生活了将近一年,那种窝火可想而知。
庾亮自知理亏,忙到小皇帝面前认罪,连贬自己三级,出任豫州刺史。其他人论功行赏,陶侃、王导、温峤等人深得皇帝敬重。
从感情上来说,司马衍本来就亲近王导,对舅舅庾亮并无多少好感。当年司马宗被杀时,6岁的他并不知情,过后曾问庾亮:“那个白头公去哪儿了?”庾亮说,他已因谋反被杀。司马衍伤心地哭了,说:“舅舅说他谋反,就杀了他;若别人说你谋反,又该怎么办?”当时庾文君在旁,拿起牙尺便打儿子的头:“小孩子家,怎么能说这样的话!”挨了打的司马衍并不服气,只是倔强地盯着母亲。
又过了10余年,温峤、陶侃、王导、庾亮等重臣先后去世,司马衍也长大了,开始亲政。他除了任用王导推荐的何充、庾亮推荐的庾冰等人,也重用亲弟弟司马岳,以加强司马氏的皇权。公元342年,庾亮的弟弟庾怿曾送毒酒给江州刺史王允之,王允之发觉后上报皇帝。司马衍怒不可遏:“大舅已乱天下,小舅你也要这样吗?”庾怿一听,又惊又怕,不久就自杀了。
司马衍深明事理,擅长书法,且十分节俭。他想在皇宫后院盖个房子练射箭,一算要花费四十金,就没盖。只可惜,他比父亲司马绍更短命。就在庾怿死后几个月,他感觉身体不适,不久也病重而死,年仅22岁,史称晋成帝。
庾冰也是庾亮之弟,为人清正,被赞为“庾氏之宝”。他看成帝的两个儿子尚在襁褓之中,就建议由已经成年的司马岳继位,成帝同意了。
公元342年六月,21岁的司马岳继位,即为晋康帝。他居丧不言,将朝政委于庾冰和何充。庾冰依法治国,日夜操劳,朝野皆称贤相。此时琅琊王氏已经衰落,颖川庾氏尚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