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民间节俗文化系列(9) 十月一 烧寒衣

2013/11/19 15:27:52 点击数: 【字体:

民间节俗文化系列(9) 十月一 烧寒衣

寒衣节,寄哀思。(资料图片)

民间节俗文化系列(9) 十月一 烧寒衣

文明祭奠。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丽娜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为了不让先人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先人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由于这些纸衣是送给鬼穿的,故寒衣节又称“鬼节”。

  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如果你和一个洛阳人交朋友,你会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他可能对阳光明媚的重阳节爱理不理的,却对鬼气森森的寒衣节很是重视。

  事实证明,凡是跟鬼神搭上边儿的节日,都会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而农历十月初一,正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

    缘何烧寒衣

  《洛阳市志》第十七卷载:农历十月一俗称“鬼节”……又称寒衣节。

  一年四季,往复循环,农历十月,秋去冬来。十月初一,冷空气来袭,人们在裹上厚棉袄的同时,想起死去的亲人也该添加衣裳了,于是买来五色纸糊制成寒衣,焚烧后送往阴曹地府,供那里的鬼魂御寒,名曰“十月一,烧寒衣”——在洛阳,说此话时得强调“儿”话音,叫“十月一儿,烧寒衣儿”。

  给死人送衣服这一习俗,据说是由孟姜女开先河。

  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面向全国“招聘”务工人员(工资是不够糊口的,生路是基本没有的),修筑万里长城。所有青年男子,只要有胳膊有腿儿,一律免试上岗。实在不愿上岗者,可选择自杀或被杀。

  孟姜女的老公范杞梁年轻力壮,不幸也被抽中壮丁。当时,两人新婚不久,正值如胶似漆的好光景,闻此噩耗,如雷轰顶。怎奈何皇命难违,夫妻俩只得抱头痛哭一场后依依分别。

  范杞梁被征走之后,孟姜女的公婆思儿心切,积郁成疾,双双亡故,撇下孟姜女一人,孤苦伶仃,举目无亲,于是她决定去找丈夫。她不知道范杞梁具体在何处,只知道他在北方修长城,便抱上为他缝制的一套棉衣,一路向北走。

  一连走了几个月,干粮吃完了,盘缠也花完了,孟姜女沿街乞讨,终于在农历十月初一来到长城脚下。可是,她面前除了新修的长城,就是荒草中堆积的累累白骨,哪儿有半个人影?此情此景,令孟姜女心灰意冷。她明白,自己的丈夫十有八九已经死了,于是瘫坐在地上,对着长城大哭起来。那哭声感天动地,竟把长城震塌了一大段,塌下来的城墙中,赫然露出成堆的白骨。孟姜女认定,丈夫的尸骨肯定也在这些白骨之中,便把给丈夫做的那套棉衣摆在地上,想焚烧了祭奠亡夫。正待点火,她忽又想起地下有那么多冤魂,若要把丈夫的棉衣抢走就麻烦了。于是,她抓了一把灰土,在棉衣周围撒了个圆圈,以警告那些孤魂野鬼:这是俺老公的领地,你们切莫来抢。

  圈好领地,孟姜女点着棉衣,边哭边祷告:“老公,你死得好惨啊!天冷了,你把这身儿衣裳换上吧!”最后,她的泪已经流干了,眼里流出的是血。这血滴在别的白骨上一滑而过,落到离孟姜女最近、最完整的一具白骨上时,却径直渗入骨中。孟姜女心想,这肯定是俺夫君的遗骨,于是就将它与灰烬一起掩埋,之后抚坟痛哭,后又晕厥在地,最终与夫君葬在一起。

  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故事传到民间,百姓深受感动。此后,每到十月初一,众人便焚烧寒衣,代孟姜女祭奠亡夫。此风日盛,逐渐形成了追悼亡灵的寒衣节。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术。

  据传说,这个精明的商人生在东汉,乃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大嫂。

  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见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就鼓动丈夫蔡莫向弟弟学造纸。蔡莫是个急性子,功夫还没学到家,就张罗着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质量低劣,乏人问津,夫妻俩只好对着一屋子纸发愁。

  眼见就要关门大吉了,慧娘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鬼主意。

  一天深夜,惊天动地的哭声从蔡家大院传出来。邻居们吓得不轻,次日一早,赶紧跑过去探问究竟,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众人见当屋一口棺材,蔡莫一边哭诉一边烧纸,烧着烧着,棺材里忽然传出了响声,慧娘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呆若木鸡,好半天才回过神儿来,上前打开了棺盖。只见一个女人跳出棺材,不是慧娘是谁?

  那慧娘摇头晃脑,高声唱道: “阳间钱路通四海,纸在阴间是钱财,不是丈夫把钱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告诉众人,她到了阴间后,阎王发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纸钱买通了众小鬼,小鬼们都争着替她推磨——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钱贿赂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

  蔡莫装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我没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燃烧的纸堆说:“这就是钱!在阴间,全靠这玩意儿换吃换喝。”蔡莫一听,马上又抱了两捆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儿苦。夫妻俩合演的这出双簧,可让邻居们上了大当!众人见纸钱竟有让人死而复生的妙用,纷纷掏钱买纸烧。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几天,蔡莫家库存的纸张就卖光了。由于慧娘“还阳”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后世之人便都在那一天上坟烧纸,祭奠死者。

  这两个传说一悲一喜,道具虽有不同(一个是烧棉衣,一个是烧纸钱),却都是拿死人做文章,拨的都是人们心中那根亲情弦。

    如何烧寒衣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洛阳人,鄙人打小耳濡目染,对“十月一,烧寒衣”的程序甚是谙熟,现总结如下。

  过寒衣节,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三样:饺子、五色纸、香箔。

  洛阳有句老话:“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这些东西膏脂肥腻,操作时不免弄得满手、满脸皆是油,可不就是“油唧唧”的了?

  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大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一家人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到了坟前,一家人焚香燃烛,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画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画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先人的衣物。

  在洛阳市区及偃师等地,也有人不去老坟烧寒衣,而是在家门口及十字路口焚烧。待到十月初一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们抓把土灰,在家门口撒出一个灰圈,然后焚香上供,烧纸衣、冥币,祭奠先人。讲究的人家,还会特意跑到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为“游魂野鬼”送寒衣,为的是“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贿赂那些流浪鬼,使它们能与自家亡人和平共处。

  新安县另有讲究:新媳妇逢十月初一,得为夫家新故老人的坟头添土;到家庙祭祖者,还得有鼓乐助兴。

  烧寒衣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凡送给死者的衣物、冥币等,必须焚烧得干干净净,唯有如此,这些阳世的废纸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绫罗绸缎、金银财宝。倘若有一个纸角没有烧尽,那么对不起,你将前功尽弃,你所祭奠的亡人得不到半点儿好处。

  由此可见,无论干什么事都得认真细致,哪怕是为鬼烧纸钱!

    “放河灯”与“拉火链”

  前面说到,民间有三大鬼节。这三大鬼节,其实就是清明节、中元节与寒衣节。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因为此时绿禾遍野,人们要杀猪宰羊“祭五谷”,以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故洛阳人又管它叫“青苗节”。

  相传,一到农历七月,阎王会放出所有被禁锢的鬼魂,俗称“鬼门开”。过去,每逢中元节,洛阳人会拿着油炸面花、大肉、点心上坟祭奠,并于夜间抬着城隍爷塑像出城“查鬼”。

  后来,可能是大家觉得一年中有三个鬼节不吉利、不方便,于是就简化习俗,将中元节与寒衣节合二为一。而中元节的某些习俗,如“放河灯”、“游城隍”等,从此便成了寒衣节的既定节目。

  所谓“放河灯”,就是在一块巴掌大的薄木板上放一个陶制的小灯盏,然后在灯盏中添入少许棉油,放入灯捻点燃,罩上红色或绿色的灯罩,放在水面上任其漂流。传说“河大王爷”嘴谗,每年都要在洛河淹死些人尝荤腥;又有人说淹死鬼抱盏灯可以转世投胎,所以,过去每到十月初一夜晚,洛河两岸的百姓都要到河边放河灯超度亡人。

  民国时期,伊川鸣皋等地还兴“拉火链”之风。十月初一下午,家中父母染病的孝子,会到城隍庙许愿。入夜,众人抬着城隍爷塑像游城“查鬼”,孝子裸露全身,只穿条大裤衩,拉着一条数十斤重的铁链尾随其后,为父母消灾祈福。因铁链上浇有桐油,拉动时燃火焚烧,故此举名曰“拉火链”。

  上世纪50年代以前,每逢十月初一,洛阳城及周边县的百姓还要行“乡饮酒礼”。男女老幼,见面寒暄,互相劝勉,意在“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里”。这和我们现在倡导的“创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道理。

  “放河灯”、“拉火链”等习俗,今已绝迹。倒是烧寒衣的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可能是城市中的单元楼不便烧纸的缘故吧,近年来,每至十月初一,一些市民公然蹲在马路上焚烧五色纸、冥币,为去世的亲人送寒衣。由于这些人的“作案”时间多在夜晚,“作案”地点多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致使驾车的司机遇见他们好像遇见鬼,不得不急踩刹车或绕道而行。而他们留下的活动痕迹——一堆堆的灰烬,也令次日打扫街道的清洁工颇为头疼。

  慎终追远、不忘祖宗,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传承下去。可是在发扬这些传统美德的同时,我们是否考虑一下,如何用更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若是为了让逝者高兴而破坏了生者的生存环境,那就太不应该了。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07-01-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