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洛阳

让魏巍念念不忘的蔡老师是洛阳人(2)

2013/9/10 18:11:54 点击数: 【字体:

    2    魏巍儿时表现平平,不像“潜力股”

    1928年,魏巍在郑州东门外东大街关岳庙小学(一座破庙改成的平民小学,现在叫“创新街小学”)上二年级,蔡芸芝是他的国文(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蔡芸芝的女儿王玉平告诉记者,蔡芸芝的父亲蔡仲荷一直在郑州陇海铁路上工作,蔡芸芝则在开封女子师范学校上学。在她还有一年就能毕业的时候,父亲失业了,年仅17岁的蔡芸芝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辍学当了老师。这一年正是1928年,魏巍是她教的第一批学生。

    魏巍在班里属于极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表现平平,但成绩还不错。从他身上,还看不出有任何“潜力股”的迹象。

    3    魏巍遭人欺负,蔡老师挺身解围

    蔡芸芝虽然知道魏巍性格内向,但也逐渐发觉他整天低着头不吭声,爱独来独往,似乎在躲着什么人,而且总拉着个脸,毫无寻常孩童的阳光与朝气,于是很纳闷。

    通过家访,蔡芸芝才弄明白,原来当时军阀混战,魏巍的父亲去打仗了,一走之后就再没回来。魏巍跟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的平时常遭人白眼和欺负。

    在学校里,一些同学总欺负魏巍,还孤立他,经常三五成群地突然揪着他的耳朵大喊“你爸死啦”“你爸挨枪子儿喽”之类的话。魏巍不敢还嘴,只能整天低着头,任人欺辱。

    蔡芸芝把那些欺负魏巍的同学好好批评了一顿。当魏巍再到学校时,发现再没人骂他是“军阀的儿子”。

    为了鼓励魏巍,蔡老师还特意给他写信,夸他是“心清如水”的孩子。

    4    蔡老师引导魏巍走上文学之路

    到了寒暑假,蔡芸芝常把魏巍带到自己家里,给他吃甜甜的蜂蜜,还告诉他什么是蜂王浆。

    星空下,蔡芸芝带着魏巍坐在院子里,大手拉小手,教他念《木兰辞》。夜晚的村庄很安静,只有风声里荡漾着魏巍稚嫩的声音,“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数十年后,魏巍在写给蔡芸芝的信中还深情地提到这段往事。

    当年蔡老师很喜欢诗,常常给魏巍念一些诗,而且音调抑扬顿挫,让长大后的魏巍常回忆蔡老师吟诗“像唱歌一样”。

    魏巍感叹世上竟有如此好听的声音,“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少年魏巍对蔡老师的崇拜到了“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的地步,甚至半夜一觉醒来,他迷迷糊糊仍要去“找蔡老师”。

    5    蔡老师仅教过魏巍三年,却让他念念不忘

    1930年,魏巍转学了,而蔡芸芝也离开了关岳庙小学。从此两个人再没见过面。

    王玉平回忆,蔡芸芝离开关岳庙小学后,重回开封女子师范学校,继续学业。没想到复课不久,父亲不幸去世,蔡芸芝为了养家,只得再次辍学,来到洛阳老城东华街小学教书。

    1951年,魏巍声名鹊起,从朝鲜战场归来,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于当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在全国引起重大反响,毛泽东主席阅后批示“印发全军”。

    作为老师,蔡芸芝从未向人提起过她与魏巍的关系,直到1956年。

    1956年10月1日,魏巍应邀给《教师报》写的文章《我的老师》发表在《教师报》第四版上。和蔡芸芝同住一村的韩老师,看到这篇文章后,认为文中“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的描述写的就是蔡芸芝,于是把报纸拿给蔡芸芝看,她才默认。

    虽然蔡芸芝只教过魏巍三年,但魏巍对她一直念念不忘。

    6    魏巍虽名满天下,信中言语持弟子礼甚恭

    《我的老师》见报后,魏巍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得知蔡芸芝的情况,并给她写了信,这段中断联系30多年的师生情才再度延续。

    “魏巍在信里面告诉我妈妈,《我的老师》这篇文章是他含着泪写完的。”王玉平说。

    蔡芸芝的外孙张大勇告诉记者,魏巍在信里总是说,他今天的文学成就得益于小时候蔡老师的教导和熏陶。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2013年9月1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