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开封府与《开封府志》

2014/1/24 16:26:18 点击数: 【字体:

 
开封府与《开封府志》

龙亭

开封府与《开封府志》


 铁塔

开封府与《开封府志》


开封府

开封府与《开封府志》

  山陕甘会馆 (图为记者 赵文建 摄)

  开封府最早设置于五代时的后梁,历经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其后的北宋、金、元(元之汴梁路与开封府有继承关系)、明、清等朝,于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相继存在了1000余年。五代、北宋和金朝(后期),开封府为全国首府,其中尤以北宋开封府最为著名,许多知名人物因为为官开封府而名冠朝野。宋、金以后,开封府虽失去全国首府的地位,但仍是中原首府,在全国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名府、名臣、名事被赋予传奇色彩,史实与演义交织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府衙文化,成为古都开封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年开封府

  彰显古城历史

  公元907年,汴州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遂升汴州为东都;建置开封府,称东都开封府。后梁开封府除治理京城外,起初下辖开封、浚仪、陈留、雍丘、封丘、尉氏6县。后将滑州之酸枣、长垣,郑州之中牟、阳武,宋州之襄邑,曹州之戴邑(后改考城),许州之扶沟、鄢陵,陈州之太康等9县划入,共辖15县。公元923年,后唐建都洛阳,废东都和开封府;复置汴州,仍为宣武军节度使治所。公元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灭后唐而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建都开封。复升汴州为开封府,称东京开封府。继后梁仍辖15县,陈州之镇安军、宛丘,郑州及新郑等,曾一度划入。公元946年,契丹灭后晋,次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契丹北撤后,他即迁都开封。仍置开封府,称东京开封府,继前朝辖15县未变。公元951年,后汉邺都留守郭威灭后晋称帝,仍都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仍置开封府,称东京开封府,继前朝仍辖15县。一度辖及郑州之奉密军与陈州之镇安军。

  北宋建立后,仍置开封府。开封作为北宋京都达168年,“富丽甲天下”,人口最多时有150多万。开封府初沿袭后周辖15县,后又增加东明、咸平二县。北宋时期开封府正常辖区在14至18县之间,其中,开封、祥符二县称为赤县,分管京城的东南部分和西北部分。特例是在皇祐年间曾将京东路之曹州,京西路之陈、许、滑、郑等州皆隶开封府,一时增至5州42县。

  金朝初年,改东京为汴京,开封府建置依旧。贞元元年(1153年)改汴京为南京,置南京路,辖开封府、归德府(商丘)和河南府(洛阳)3府。直至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迁都南京(开封)后,开封府又成京府。金代前期和中期,南京路开封府仅辖15县,即祥符、开封、陈留、封丘、尉氏、中牟、阳武、扶沟、鄢陵、太康、长垣、通许、杞县、延津、胙城。金朝后期,金宣宗迁都南京(开封)后,为控制局势而扩大开封府辖区,增辖至4州35县。

  元初仍设南京路,后改名汴梁路,设汴梁路总管府;撤销开封府,由路直辖州县。汴梁路总管府管辖5州21县。

  明朝建立后,复置开封府。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改变迁都开封之初衷,封其第五子朱■为周王,在开封建周王府;同时置河南按察使司,开封为省城、府治所在地。明代开封府辖域为4州28县,即:祥符(开封、祥符二县合并)、陈留、杞县、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中牟、阳武、原武、封丘、延津、仪封、新郑、陈州、商水、西华、项城、沈丘、许州、临颍、襄城、郾城、长葛、禹州、密县、郑州、荥阳、荥泽、河阴、汜水。

  清承明制,开封仍为河南省城、开封府治。清开封府管辖祥符、陈留、杞县、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中牟、阳武、原武、封丘、延津、兰阳、仪封、新郑、陈州、商水、西华、项城、沈丘、许州、临颍、襄城、郾城、长葛、禹州、密县、郑州、荥阳、荥泽、河阴、汜水4州30县。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撤销了开封府,将清末成立的归陈许郑道改为豫东道,开封为省府、道治所在地。延续千年的开封府至此不复存在。

  北宋东京开封府

  铸就一代辉煌

  北宋开封府是主管京城及京畿地区的最高行政机关,地位非常重要。因此,选择任命开封府长官十分慎重和严格。开封府牧、府尹不常置,一般设权知府事一人,只有亲王或太子任长官才能称开封府尹或府牧。知开封府事、权知开封府事或权发遣开封府事,都是实际意义上的开封府尹。在北宋168年中,有5位亲王或太子先后尹京,即晋王赵光义、齐王赵廷美、许王元僖、襄王(太子)赵恒、定王(太子)赵桓。其中,晋王赵光义、襄王(寿王)赵恒、定王赵桓皆由开封府尹或府牧而即位当了皇帝,这就大大提高了开封府的地位。担任北宋开封府长官的大臣有200多位,人们皆称其为府尹。其中,出现了数十位影响较大的著名府尹,如包拯、范仲淹、欧阳修、寇准、蔡襄、王祜、吕夷简、苏颂、李纲、宗泽等。其中最为著名者首推包拯。他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至次年六月转官御史中丞,任职一年零三个月。史载,包拯尹京“令行禁止”,“吏民畏服,远近称之。”世人评包拯断案,“号为明察”,“人莫敢犯”;“为人刚严,不可干以私”。

  开封府除最高长官开封府尹外,下设若干职能机构:①左、右二厅,每厅置判官和推官各一员,是府尹的主要辅佐官员。推、判官分别掌管生事(狱诉、刑罚之类)和熟事(户籍、赋税等)。左厅和右厅职责相同,其所以分设两个厅,旨在防范失误和弊端。②使院,亦称南司,由推、判官一人兼领之,称为“领南司”,负有督察使院公事之责。职责是“开封府非刑狱诉讼之事则主行之”。③司录司,亦称府司或府院。其长官为司录参军,掌管户、婚之讼,置有本院监狱,有独立判案之权,兼通签六曹之案牒。④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分职莅事。各曹设长官一人,名为参军,亦称曹官。功曹参军掌管官吏考课、医、教等;仓曹参军掌公廨配置、修缮、生活、仓厨等;户曹参军掌户籍、账册、赋税等;兵曹参军掌武官考选、兵甲器杖、军训等;法曹参军掌检定法律、审议判案等;士曹参军掌津梁、舟车、宅舍等。⑤左、右军巡院。每院置军巡使和军训判官各一员,军训使为主官。主要掌管京城左、右厢争斗及推鞫之事,即巡警、捕获、羁押和审讯刑事案犯。左、右军巡院职责相同,如案犯不服判决,二院即互相复审,以防不公或误判。⑥朝廷有时派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官一员,亦由开封府尹统领之。开封府内还设有管勾架阁库(档案)主管官一员,府学博士和钱粮官各一员等。

  《开封府志》的纂修

  历代不辍

  《开封府志》是记述开封府辖域的历史和现状的地方文献。早在北宋时期,属于开封府辖域的地方志,有以舆图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开封府图经》两种,《畿内诸县图经》一种;有关陈留郡与国都东京的地方志,多至12种。惜以时代久远,均已失传。明代,以文字介绍为主的《开封府志》虽多有纂修,但也多有散佚,仅存的万历《开封府志》(万历十三年刊本)36卷,今大陆仅存10卷。清顺治年间编纂的《开封府志》(顺治十六年刊本)35卷,仅残存3卷,藏于北京图书馆。

  清康熙《开封府志》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书。该志由时任开封知府的管竭忠纂。他聘请上蔡人张沐(顺治十五年进士,曾两任知县)为主修,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季秋开始编纂,翌年(1695年)仲夏完稿。先后用时不足一年。

  康熙《开封府志》共40卷、27目。篇目颇显庞杂,无纲统率,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纂修用时极短,以量求胜,似有粗制滥造之嫌。该志的可取之处:不是旧府志的续修,不是断代志,而是完修,通志,是一部字数超百万的鸿篇巨著。兵制、河防、漕运、盐法、驿站皆为一府大事,旧志未载,此志一一为之补缀;职官、选举皆续至修志前夕;河防自大禹导河,直写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史料。

  康熙《开封府志》的出版

  意义重大

  康熙《开封府志》初刊印量不多。此后又长期没有府志的续编。到了160余年后的同治初年,时任盐运使即补道知开封府事的锡山人秦尧曦,展卷《开封府志》,“怅然若失”,书已“胝瘢满目,跟肘难寻。”秦尧曦曾想续修府志,然“苦于力之不充”,遂就朽脱散佚之原版加以补刻。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清同治年间的补刻本。本来初刊本即有印刷模糊、装订错页、串页现象,加之补刻效果不佳,多有模糊不清之处,从而为今天的整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康熙《开封府志》就被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列为旧志整理对象。自1985年夏季开始,聘请市二十五中教师时光源、王象之、郭嘉桓及金昭范、李玉琳5人,参照多个同治刊本进行整理,1988年6月完成整理初稿。此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出版印刷。2008年,在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始将整理出版提上议程。又聘请二十五中退休老师潘万岭及原二商局系统的干部王长庚等,在市志办负责人孙富山、郭书学的带领下,对初稿进行审核、编校,并设法核对了珍藏的康熙刊本。先后经过一年的工作,最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成书,从而将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使用的古旧志书呈现在读者面前。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开封网(2009-11-02)
0
下一条:开封的门楼上一条:古开封九大景观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