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开封

张钫故宅 历经风雨

2014/12/26 14:44:24 点击数: 【字体:

    张钫是一位将领,曾参加陕西辛亥起义,任陕南镇守使,参加反袁活动;曾任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后任河南代理主席,二十路军总指挥;抗战时任十二军团团长、陆军上将。张钫,也是一位知名的收藏家,曾在其家乡广收墓志,其中唐志有千余件,并筑屋专门收藏,即著名的“千唐志斋”。张钫,亦是一位慈善家,他为官一生,身居高位,却心忧黎民、热心公益。在20世纪上半叶的河南灾荒中,张钫曾舍饭于开封、施赈于陕西、济灾于乡里,河南人民一直把他铭记在心,把他誉为“老家长”。

    1928年9月,张钫任河南省政府委员、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兼河南赈务委员会主席。是时,豫西地区兵、匪、旱三灾并袭,张钫领导了1929年至1930年的河南赈灾。此时的张钫,作为河南政界要员,带家眷居住于开封,其住宅位置在今顺河回族区朝阳胡同。

    12月12日上午,冬日的阳光明媚而温暖,穿过一条条窄窄的胡同,记者来到历经风雨的张钫故宅。一座三进院的宅子和西院规模相当完整,只是坍塌的屋顶和山墙、斑驳的木雕装饰及在岁月侵蚀中化为齑粉的青砖,昭示着故宅年代久远。风雨漫漫人生路,眼前这座宅子无论从勾檐滴水的瓦当还是房前屋后的砖雕和木雕,都透露出主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放眼望去,张钫故宅在阳光下静默矗立,有几名工作人员在现场清理杂物。记者上前询问了解到,工作人员在对乱搭乱建的民居进行拆迁和清理,相关部门将修复张钫故宅。

    张钫故宅的西院是一座两层的民初建筑。工作人员介绍说,一楼可能用于停放车马,二楼用于仆人居住。西院前竖着一块石碑,其正面写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张钫故宅河南省人民政府2008年6月16日公布开封市人民政府2008年8月28日立”,背面刻有张钫的生平事迹和这座宅子的简介:“张钫,字伯英,号友石老人。同盟会员,参加陕西辛亥起义,曾任陕南镇守使,参加反袁活动,任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后任河南代理主席,二十路军总指挥。抗战时任十二军团团长、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张钫亦是书法家、收藏家,曾在其家乡新安县广收墓志,其中唐志即达千余件,并筑屋专门收藏,即著名的‘千唐志斋’。张钫因长期在开封工作、生活,在朝阳胡同购有巨宅。其住宅建筑设计精美,装饰华丽,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整体格局保存基本完好,是清末民初中原地区四合院民居建筑的宝贵实物,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对开封地方文化颇有研究的文史研究者刘海永对记者说:“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中,河南名士张钫在河南大灾荒中捐出一半家产救济灾民,他的气度和魄力让蒋介石感到震撼。”

    1928年9月,张钫任河南省政府委员、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兼河南赈务委员会主席。是时,豫西地区兵、匪、旱三灾并袭,张钫领导了1929年至1930年的河南赈灾。此时的张钫,作为河南政界要员,带家眷居住于开封。当年,张钫就在这座宅院里思考救灾办法。

    刘海永说,张钫为官一生,身居高位,却心忧黎民、热心公益。在20世纪上半叶河南的几次灾荒之中,张钫曾舍饭于开封、施赈于陕西、济灾于乡里。特别是在1942年河南大灾荒期间,张钫为了安置河南灾民殚精竭虑、奔走呼告、赈济粮款。他是河南人的一个传奇。在陕西,他主持安置几百万河南难民,他对河南人民有恩,河南人民一直把他铭记在心,把他誉为“老家长”。

    张钫是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曾牵头策划组织辛亥革命西安起义。1929年,河南发生灾荒时,张钫时任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兼赈务委员会主席。当时,豫西地区兵、匪、旱三灾并袭,大批灾民扶老携幼到省城开封求生。当年,张钫主持赈务,多方筹款放赈。1930年1月中旬,河南省赈务委员会在开封设救济院,下辖三个舍饭场:第一舍饭场在三官庙,第二舍饭场在龙亭,第三舍饭场在贡院。每个舍饭场收容灾民1700人至1900人。每天两顿饭,每天9时和16时开饭,保证每人都能吃饱。赈务委员会对在开封的灾民,除安置在舍饭场和以工代赈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生计外,还成功组织、动员了一批灾民“作工就食,垦荒牧畜”,到东北落户垦荒。在迁民之前,张钫派员持河南省政府公文,前往吉林、黑龙江,与当地政府协商,做好落户地点、住房安排、土地分配、粮食供给等工作。由河南省政府负责移民的车费,发给每位移民单衣、棉衣各一套,并给生活费用。此次,共运送灾民43批,到东北垦荒难民达70000人。移民垦殖挽救了大批奄奄一息、坐以待毙的河南灾民,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对其他离汴返乡的灾民,张钫让赈务委员会给每人发口粮30斤,路费两元。

    张钫的舍饭场,原计划开到1930年5月底,到灾民回家收麦时停止。可当年5月中旬,舍饭场突然“提前停饭”,为避免灾民恐慌,张钫要求给每位灾民发钱发粮。灾民拿着钱粮离汴,返回家乡。

    停止舍饭的原因惊心动魄。新中国成立后,张钫在回忆录《风雨漫漫四十年》中写道:“当时冯玉祥与我关系决裂,有消息要逮捕我。我进退两难,留在开封恐有危险,立即就走,数十万灾民(含各地)尚未安置。经过两昼夜不眠不休努力,把救灾余款和存粮全数发给灾民。赈灾机构解散。于5月24日我乘卡车离开开封。”

    对于此段历史,张钫之子张广瑞也曾撰文。他分析,张钫与冯玉祥决裂,是因张钫不愿参与中原大战,又曾发电报“指责冯玉祥部下孙良诚军在河南渑池与难民争车争食等”,触怒冯玉祥。张钫离开开封后,他在开封的家被冯玉祥查抄,与张钫有关系的军政人员多被捕杀,张钫家人逃到天津。虽然张钫已离开开封,但他的亲民之举却深深留在了人们心中。

    如今,面对张钫故宅,不禁让人思绪万千。眼前这座故宅,共三进院,青砖灰瓦白缝,之前,因有居民在此居住,室内已被改建,室外也有不少后来的建筑。记者注意到,一进院的正方和东西厢房保存完好,正方三间,正屋前的房檐下有一排木雕,木雕为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多子多福的石榴、喜上眉梢的梅花等,正房的东西两间和东西厢房屋檐下的木雕均为象征和和美美的荷叶,在阳光难以照到的地方,还能看出荷叶的青绿色及花朵的粉色。正房前和两侧山墙上的滴水瓦上则雕刻着铜钱和菊花,由此不难看出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在二进院正房的西侧,记者注意到一块刻有“光绪壬寅”的圆形砖,显示了这座宅子建造的时间;而正房屋檐下的木雕,除了牡丹外,还有象征“宜室宜家”的桃花等。二进院也有东西厢房,西厢房的屋顶几乎全部坍塌,南侧山墙上长了一棵直径约20厘米的楝树,楝树上的黄色小果实在阳光下十分显眼。二进院东厢房的北半部虽被后来的居民建了一堵墙覆盖,但从完整的屋檐和屋顶来看,保存还算完好。

    记者注意到,一进院和二进院正房后面的屋檐下都有荷叶形状的砖雕,每片荷叶形状不一。无论木雕还是砖雕,都栩栩如生,仔细看能看出荷叶的纹路,可见主人为这座宅子所花费的心血。

    来到三进院,首先被吸引的是正房走廊两侧墙上镶的“三和”“九如”字样,虽被岁月侵袭,但字迹依然能辨认出来。记者了解到,“三和”指三种祭品,语出北周庾信的《周祀五帝歌》之六:“三和实俎,百味浮兰。”而“九如是祝寿之辞”,语出《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三进院没有西厢房,只有东厢房,桐叶满地,风过处哗哗作响。记者走进东厢房时,被工作人员提醒这是危房。东厢房正门上画着一幅盛开的向日葵图,据介绍,这是文革时期的作品,象征对毛泽东主席的忠心。同时,记者在正房两侧的青色柱子上也看到了当时的宣传语“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们主张自力更生”,字迹虽已斑驳,但不难看出这座宅子后来遭遇的变故。

    记者注意到,不少房屋底部的青砖已被风雨侵蚀,但砖缝内的白灰却依然坚硬如铁,记者用手指甲抠都抠不动。随行的摄影记者说,这是用糯米熬制的水和白灰制成的,十分坚硬。这座宅子到处是被自然和人为破坏的痕迹。如今,我们只能从张钫的著作和后人的研究中了解张钫和其故宅。希望相关部门尽快修复历经风雨的张钫故宅,为我们留下这处珍贵的文物。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汴梁晚报(2014-12-15)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时代需要焦裕禄精神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