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夹弦起源于200多年前,它是以流行于鲁西南、豫东一带的一种叫做“花鼓丁香“的民间文艺,吸收四股弦以及赞子、捻子、砍头橛等曲调发展、演变而成的剧种。
在说什么是二夹弦之前,首先要说明什么是“花鼓丁香”,实际上就是花鼓戏,因经常上演《休丁香》,人们就把它叫做了“花鼓丁香”。而所谓的二夹弦是由它的主要伴奏乐器——“四胡”的四股弦,分别夹着弓上所系的两股马尾进行拉奏而得名,是一种稀有地方剧种。从一些二夹弦老艺人的辈分计算,二夹弦形成于清代中期的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50年的历史。
关于二夹弦的起源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清朝中期,山东濮州白马杨村有个姓白的穷秀才,酷爱诗词,精通音律。一天,他听女儿纺花时哼的小调和纺棉花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非常谐调、悦耳,便问女儿哼的是什么?女儿说是二夹弦,于是白秀才便把它记录下来,又另编一些词让女儿唱。后濮州大旱,父女俩逃荒来到曹州府大徐庄,因村里人都爱听这种小调,父女两人便在大徐庄住了下来。村里有不少青年人便跟白秀才学戏,著名二夹弦老艺人徐广恩就是大徐庄人。
早期的二夹弦
早期的二夹弦只是一种“玩会班”的组织,是农闲时节村民自我娱乐的手段。常以“摆地摊”或“坐板凳头”的形式出现在农村、集镇,每班三五人、七八人不等,配有锣鼓、木梆、四胡,说说唱唱,以唱为主,开始表演一些以民间传说或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由两三个角色组成的小戏。农闲时唱,农忙时散,后来这种演出形式逐渐满足不了群众文化娱乐逐步提高的需求,加上受其他剧种的影响,开始化装搭台演出,有了自愿组合的“义气班”,并逐步由农村流向城市。
二夹弦最早进入开封,大约在清光绪八年(1882年),首场在开封西门里城隍庙戏楼(今黄院院内)演出,著名小生演员马平,唱腔极佳,一炮走红,很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大约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有个叫“小姑子”的女演员登台演唱,以她优美的唱腔轰动一时。由她之后,刘玉芝、崔兰琴(艺名大金牙)、“大脚二妮”等女演员方相继登台亮相。
二夹弦组织正式职业班社大约在清末的1910年前后,第一个班社是由二夹弦著名旦角演员王玉华领衔在山东曹县成立的;1930年前后,“共艺班”成立,崔兰琴、王文德是这个班的著名演员;与此同时山东东明县大鱼窝村的黄二润挑头也成立了职业班社,他的妻子“大蒲扇”、女儿黄云芝(艺名小白鞋)演唱的《站花墙》十分叫响。可惜的是这一时期,开封城内剧场为豫剧、京戏所占领,城里人很少能听到、看到二夹弦。
二夹弦的唱腔和剧目
二夹弦的传统曲牌,有几十支,它的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突出表现在四弦琴的演奏上,音颤、复杂,旋律优美,调子高昂,再配上坠琴、柳叶琴、琵琶、竹笛、笙等乐器,演奏起来非常别致、动听。
二夹弦的唱腔属于多系统的板腔体,唱腔调门丰富,约有20余种,常用的有15种,计有:大板、二板、三板、北词、娃娃、赞子、捻子、砍头橛、山坡羊、栽板、哭谜子、顶帘子等,北词又分单北词、双北词、连北词,娃娃又分大板娃娃、二板娃娃、三板娃娃、武娃娃等,唱腔特点是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男女声同腔、同调、多用真声吐字,假声拖音,曲调柔和、流畅、清新、活泼、委婉,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不少群众亲昵地称二夹弦为“半碗蜜”。
二夹弦根植于民间,是以说唱形式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地方剧种,加上它传统剧目极多,其内容大多是描写民间传说、家庭故事和反映农民生活的“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除前面已经提到的《休丁香》外,其他如《三拉房》、《三进士》、《王林休妻》、《花厅会》、《货郎翻箱》、《孟姜女哭长城》等剧,都是这一类“三小”戏。还有就是二夹弦经常上演的“老八本”,即《头堂》、《二堂》、《兰桥会》、《站花墙》、《大帘子》、《二帘子》、《红灯记》、《抱牌子》,剧目语言朴素、清新、活泼,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从以上这些剧目看,我们可以得出二夹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演员以唱功为主。二夹弦近百年来有不少演员都是因善唱而出了名,如徐笑岩,被人誉为“盖九州”,殷良昆被人誉为“盖八县”,民间还流传有“河南有个董继昌,河北有个黄振邦”的佳话,就是对这两位艺人唱功的赞扬。女演员走上二夹弦舞台后,更以唱功取胜,女艺人刘玉芝,一口气能唱一二百句唱词,犹如山泉流水,淙淙作响。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二夹弦著名女演员黄云芝(小白鞋),更是以唱功著称的佼佼者。
二夹弦的苦难和新生
就是这样一个产生于基层,并被基层群众热爱的剧种——二夹弦,在流传过程中竟受到一些地方戏霸恶绅的摧残和迫害,他们诬蔑二夹弦“淫词滥调”、“粗俗鄙俚”、“不登大雅之堂”,不准二夹弦进城,禁止二夹弦唱酬神戏、庙会戏和还愿戏,几乎掐断了二夹弦艺人的全部活路。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封城内就再也没有演过二夹弦,以致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二夹弦这个剧种。
新中国成立后,二夹弦这支行将凋零枯谢的花朵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获得了新生。山东定陶、安徽亳县、豫北延津、台前以及开封地区相继成立了二夹弦剧团,他们挖掘、整理、演出了一些优秀的传统剧目,还创作和移植了一些现代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这个地方小剧种,迅速成长为豫鲁皖地区较有影响的一个戏曲剧种。
开封二夹弦剧团的成立
开封二夹弦剧团于1956年年底成立,它的前身是东明县新民二夹弦剧社。这个剧社也就是前面提到的1930年东明县大鱼窝村黄二润的那个戏班,1940年前后,黄二润病故,由该戏班小生演员李增朝接班。李增朝为人正直、忠厚,范玉净、马福琴、杨桂莲、魏广田、张素云等较有名的二夹弦艺人都来和他合作,特别是张素云(艺名“三马蜂”)和李增朝结为夫妻后,作为这个戏班的领衔主演,该班声誉日隆。
1948年东明解放,原来“玩会班”中的一些演员也纷纷投靠到李增朝这个职业戏班里来,1950年正式成立了东明县新民二夹弦剧社,李增朝任社长,党派来了政治指导员和业务辅导员,建立了工会和共青团组织。1956年国家文化部对全国专业剧团进行登记,新民二夹弦剧社正式纳入国家编制。演出剧目也由过去的只能演“三小”戏发展到能演“大本”戏,由只能演文戏发展到可以演武戏,并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排演《志愿军的未婚妻》、《春风吹到诺敏河》等现代戏。
1956年10月,开封地区举办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在这次会演上,新民二夹弦剧社演出了《剿李府》、《花厅会》和《货郎翻箱》3个剧目,《剿李府》获演出一等奖,张素云获演员一等奖,音乐获二等奖,唱腔获一等奖,魏广田获荣誉奖,正是由于这届观摩会演,有关部门决定将新民二夹弦剧社上调地区,更名为开封地区二夹弦剧团。
开封二夹弦剧团正式成立以后,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编写和移植了一些优秀剧目,同时把一些流行的现代戏搬上了二夹弦舞台,对唱腔、音乐设计也进行了大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大批中青年优秀演员脱颖而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有田爱云和赵文玲、李保田、张秀梅、黄汝荣、周凤兰等。
1959年6月,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期间,开封二夹弦剧团演出的《货郎翻箱》(田爱云饰货郎)被定为赴京青年汇演节目,后因情况有变,未成行。但这个戏却被电影《李双双》的导演选中,于1961年收进电影《李双双》之中。随着电影《李双双》的风靡全国,二夹弦也在全国范围内扩大了知名度。
开封二夹弦剧团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曾连续上演4个多月,现代戏《江姐》、《蝶恋花》一次连演36场,场场爆满,《红灯记》、《沙家浜》、《盘妻索妻》、《莫愁女》……的演出都给开封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后记:1988年,开封二夹弦剧团被撤销,大批优秀二夹弦演职人员离开了他们心爱的舞台,但他们的心却始终牵挂着倾注了他们半辈子心血的二夹弦。著名优秀演员,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田爱云毅然卖掉自己的住房,筹措资金,联络几名志同道合的二夹弦老艺人、老琴师,招收学员、教戏。几年来,相继传来好消息:一是田爱云教的学生已经登台演出,二是我市已申请二夹弦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一个剧种不像某种手工技艺,它需要一个班底的配合,如何保护、如何传承要全盘考虑,否则就有再度流失的可能。
今天我们在这里回忆二夹弦的历史,主要目的就是要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把二夹弦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地保护好,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