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山清水秀,土地肥美,人丰物茂,因此多有达官权贵甚至被废的皇帝封于此地作为食邑。据史料记载,从西周到明代,共有十八位王侯将相在此享受贵族生活:
雍伯,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武王伐纣,取得天下后,大封诸候,他的这个弟弟就被封到雍地作伯爵,人称雍伯。古雍在今天的焦作市中站区朱村乡府城村西。修武县旧志记载:“修武有雍城,旧志云在清化东,修武县西。今考县西五十里有村曰府城,居民数百家,西北里许有废址旧址,仅存西、北二面,东距山阳城二十里,西距清化二十五里。”雍伯的后人,遂以国为姓,为雍姓。今天的修武县小营村仍有雍姓居住。
长信侯嫪毐,秦时人,本是社会无赖,吕不韦将其假腐进送给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遂得宠于赵太后。《史记》记载:“予之山阳地以居之。”嫪毐之所以被封到山阳,是因为与之通奸的赵太后有了身孕,为了避人耳目,她“徙宫居雍”,雍城和山阳城近在呎尺,二人来往更为方便。事实上,《史记》也是这样记载的:“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由于赵太后的宠信,嫪毐的势力迅速发展壮大,最盛时有家僮数千人,门客千余人。其后他与赵太后奸情事发,嫪毐为保命而作乱,终被秦始皇车裂处死,灭其三族。
广野君郦食其,秦时陈留县高阳乡人,少年时就嗜好饮酒,常混迹于酒肆中,自称为高阳酒徒。郦食其投奔刘邦时,已经年过六旬,堪称是“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他献策攻下陈留,使刘邦的西征军获得许多粮草和辎重物资,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楚汉两军相持苦战,情势被动的局面下,他建议汉王夺取荥阳,占据敖仓,获得巩固的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刘邦封其为广野君,史载广野即在古修武县。他奉命去劝说齐王降汉时,韩信嫉妒其功大,引兵袭齐,齐王一怒烹死了郦食其。
宁侯魏遫,西汉开国将领,先被封为庄侯,后又改封为宁侯。《通鉴》注:“宁侯,国在河内修武。”汉初曾为将军,率兵征伐匈奴。
山阳王刘荆,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建武十五年,被封为山阳公,十七年进爵为山阳王。刘秀死后,汉明帝刘庄即位。因多次谋反,永平十年被改封为广陵王。仍不思悔改,明帝于是裁减了刘荆的卫队、随从。后又用巫术诅咒明帝,事泄自杀。
山阳西乡侯张敬,东汉桓帝时大臣。当时的外戚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残暴专横,诛杀异己,多次废立皇帝。不甘心做傀儡的桓帝与不满梁冀的宦官密谋诛杀梁冀后,大封这次诛灭梁冀的有功之臣。张敬即是在此次事件中有功被封为山阳西乡侯。
修武仁亭侯欧阳参,东汉桓帝时官员,也是因为在诛杀梁冀事件中有功,被封为修武县亭侯。
山阳公刘协,即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曹操死后,其子曹丕逼迫献帝退位,以山阳县为国,都浊鹿城(今修武县李固村)。刘协为人宽厚仁慈,在封国内减免徭赋,施行仁术,深得人心,至今修武一带仍流传有很多他的传说。刘协死后,因为太子早卒,其孙刘瑾继位,刘瑾死后,刘秋继位。不久发生永嘉之乱,刘秋死于兵乱,山阳国传三代而除。
修武县侯李矩,字世回,西晋时平阳人。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素有大志和指挥才能的李矩被乡里公推为坞主,多次击退贼人的冒犯。后以武功任河东平阳太守。汉赵刘聪亲率十万步骑屯孟津北岸,向洛阳发动猛攻。守将赵固逃至阳城山,又被围困。李矩率精兵将其救出,刘聪因此愤恚而死。此战,李矩功伟,被封为修武县侯,都督河南三郡军事,为安西将军,任荥阳太阳。在荥阳时,曾击败后赵石勒的军队,加封为冠军将军,兼任河东、平阳太守。
修武县侯张昭,北魏时河内修武人。其父张蒲为北魏重臣,公正廉明,虽为谋臣,却屡出为将,赐爵泰昌子,赠平东将军、广平公。张昭从小受父亲熏陶,立志报效。后袭父爵泰昌子。在征讨柔然的一次战斗中,立下大功,进爵修武县侯,加平原将军。后出任幽州刺史,加宁东将军。当时幽州正值饥荒,粮仓空虚,人民饥饿。于是他动员富裕人家施赈贫苦人家,并组织全州车马从外州调运粮食。之后劝以农桑,当年就获得了丰收。张昭病逝于幽州刺史任上,其子张昶袭爵。
假山阳公苟寿乐,北魏时代人。太和年间曾任怀州刺史,加安南将军,赐假爵山阳公。北魏前期、中期,实行了假爵制度。假爵没有独自的爵称和爵级,采用的是正爵的爵称和爵级;假爵的授予与官员任职紧密结合;假爵与正爵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在假爵和正爵的晋级上可以相互参照。
山阳公吕罗汉,北魏时东平寿张人。其父吕温为泰州司马时,吕罗汉随侍。陇右氐族杨难当率众数万侵上邽镇,吕罗汉在城头上箭无虚发,有二三十人应弦而倒。之后领兵出战,策马大呼,直冲敌军,众皆披靡。以功授羽林中郎。又连续征讨休官、顾俨、李观之等,迁羽林中郎、幢将,赐爵乌程子,加建威将军。后又进爵野王侯,加龙骧将军。又拜司卫监,迁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进爵山阳公,加征西将军。显祖时,出为镇西将军,秦、益二州刺史。参加平定仇池氐羌和泾州张羌郎等少数民族的起事,边疆平定,屡受皇帝的称赞。去世后,长子吕兴祖袭爵,孝文帝改革爵位制度时,以例降为山阳侯。
修武县侯韦艺,字世文,北周时京兆杜陵人。自幼受业国子监,周武帝时,位至上仪同、赐爵武县侯。曾为左旅下大夫,任魏郡太守。北周末年,杨坚专权,尉迟迥不服,杨坚派韦孝宽前往取代迥。韦孝宽是韦艺季父。当韦孝宽将到尉迟迥辖境时,假称患病,向迥求药,想借此观察动向。当时,韦艺是尉迟迥手下亲信。迥便派韦艺前去见韦孝宽。两人见面后,韦孝宽厉声喝问尉迟迥的企图,韦艺并不如实回答,韦孝宽盛怒,下令处斩,韦艺见势大惧,便将谋反事实如实招出。韦孝宽听后,连夜带韦艺逃走。途中,每过一驿站,都将马匹牵走,并留话:尉迟迥将至,请速备酒肉欢迎。尉迟迥的追兵每到驿站,都有酒肉盛宴款待,这样才使韦孝宽、韦艺得以脱身。回朝后,杨坚以韦孝宽的情面没有治罪韦艺,并授他上开府,命随韦孝宽征讨尉迟迥。韦艺征战立功,进位上大将军,改封武威县公。
修武郡公侯莫陈琼,字世乐,北周代郡武川人。最初以军功封灵丘县男,邑三百户。历任北秦州刺史、郢州刺史、金州总管、荆州总管,进爵灵丘县侯、武安县公,周昌郡公,最后改封为修武郡公。多次率兵为将,屡立战功。
修武县公杨约,字惠伯,隋时权臣杨素的同父异母兄弟,弘农华阴人。童年时曾因爬树玩耍,不慎坠地受伤成了太监。他性情沉静,好学强记,但为人狡诈。杨素对他倍加亲善。每有所为,总先同杨约相商。北周末年,杨素立下战功,杨约也蒙受恩惠,赐爵安成县公。隋文帝杨坚改朝后,杨约任邵州刺史,改封为修武县公。杨广想谋求太子之位,贿赂杨约,通过他说服杨素废黜杨勇。杨广即位为隋炀帝,拜他为内史令,
郇王李素节,唐高宗第四子。永徽二年,年仅六岁的他被封为雍王,寻授雍州牧。李素节聪明好学,高宗非常喜爱他。又转岐州刺史。十二岁那年,改封郇王。萧淑妃被武则天害死后李素节被贬为申州刺史。在武则天的离间下,高宗下令,以李素节长年患病为理由,不再召唤李素节入京朝见。李素节因此知道武后猜忌他,作《忠孝论》来表明自己无罪,引起武后的更大愤怒,将他流放到鄱阳。十几年后遭诬告,被勒令入京,在龙门驿被缢死,以庶人礼被埋葬。今修武县郇封村,相传为郇王在修武时的住地。
修武王朱勤烻,明太祖朱元璋的七世孙,周定王的六世孙。死后其子朱朝堋袭封。
修武伯沈清,字永清,明代滁州人。初袭父职为燕山前卫百户,守御开平。永乐年间,五次跟随朱棣车驾北征有功,累升本卫世袭指挥同知。洪熙年间,升后军都督府佥事,赐蟒龙衣镇守大同,不久改任总兵官,镇守居庸关。宣德年间,征乐安州,破兀良哈,北狩洗马岭,皆都扈随皇帝,升都督同知。正统年间,升左都督(正一品),奉旨营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乾清、坤宁二宫。工程告竣,进爵修武伯,子孙世袭。
这十八位王侯将相,有的只封此身,有的延及子孙,有的打拼创业,有的安享富贵,有的为非作歹,有的清名永传,人生命运各不相同。从他们的身上,或许可以看到朝代更迭、世事沧桑之下,人事兴衰的规律。吴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