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经修武县的运粮河是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永济渠的一条重要分支。运粮河简称运河,在历史上它还有预河、豫河、小丹河等不同称谓。自明代开始,因以漕运为主,故最终得名为运粮河。
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运粮河曾名预河。修武旧志记载:“预河即小丹河,旧在县南五里和,嘉靖年间改流县北;万历十三年,知县朱政改流县南,附城而东,经获嘉入卫。”又说:“今县南五里有预河故道,西自北霍村西,迳纪孟、范桥、后董村、习村、纸坊,东至巩村铺东,皆有河形,皆在今河之南。巩村铺现有桥有碑,以西虽无所考,而范桥村西有干河岸之名可证也。”这是运粮河最早在县南的河道。至于明代的两次改河道,嘉靖年间的河道“访之父老,旧河自习村折而东北,经王官庄、赵厂,绕城之北而东,今王官庄之石桥即预河故桥也”;万历十三年(1585年),知县朱政改流县南附城而东,经获嘉入卫。改道后的运粮河在县境内全长62里。它西自武陟县宁郭城南至南谢桥进入修武,向东经靳村、俎近、高村、常位、孟村、大梁庄、三里屯、江旁庄、官驿、县城南门外,向北折流经东关、京里村,又向东北流经陂桥、常桥,向东流经官司桥、西马厂、东马厂(东西马厂今属获嘉县)出县进入获嘉县境。今天的河道仍为万历年间所改。
历史上的运粮河是条水上交通的大动脉。每到春水上涨之际,绿柳沿堤,风景优美,时闻舟人谈笑之声,沿岸城镇商贸兴隆,热闹非凡。常位就是一个重要的码头,这个村子也是由此形成。清代后期,因为煤矿外运的需要,县城东关繁华一时。东关历史上就是驿道进出县城的咽喉,古驿站“武安驿”就设在这里。加之西起丹河、东通卫河直达天津的运粮河,经南关、刘桥再折向北,横穿东关村,这里河面宽阔,水流量大,载重万斤以上的木船可并排行驶。两岸地区平坦开阔,是理想的货物集散场所。东关货物集散地的形成起初是由于外运煤炭的需要。修武县自唐朝开始的采煤业,至清代已具相当规模。道光年间,仅该县中西部的李河、马村一带就有小煤窑800多家。在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下,东关码头为煤炭外销外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东关至刘桥一带聚集大小煤行十八九家。仅天泰煤行的煤场,从刘桥东头、运河西岸的火神庙后直至运河北边水闸,方圆达二十余里。车拉人推的大小数百辆运煤车,昼夜不停,络绎于途。每天收煤十余万斤,院内煤炭堆积如山。东关运河百帆竞发,往来如梭。加之由东关向四面八方幅射的乡村道路密如蛛网,附近各县的农副土特产品云集东关,等待装船外销。而运输煤炭和农副产品的船只,又整船整船地从天津及海河流域沿线运回百货、海外产品来修武销售。各种批发货栈也逐步兴起,其数量、规模、资金、经营额等都仅次于煤炭而与之形成鼎立之势。旅社、酒馆等服务性店铺和各种摊点林立在大街两旁、运河两岸。附近赶来出售时鲜蔬菜、瓜果、农副产品的农民形成每天一集一会,赶集人数近万人。1905年,英商福公司修通道清铁路后,随着河运的衰退,东关码头附近煤场逐步衰落倒闭,其它行业也随之衰败。红红火火的东关货物集散地就这样渐渐暗淡下去了。
运粮河在清代还有灌溉两岸农田的功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县张明远奏准,除航运之外予以灌溉。但遇旱上游堵截,遇涝泄洪而下,时有伤稼之患。民国时期,运粮河过水量仍有4立方米/秒,两岸人民一般不予灌溉,以航运为主。当时可从博爱、沁阳等地运竹货、粮食和其它物品到新乡进行交易。日军侵占时期,为方便搜刮民财,于1943年在博爱县刘村南头的沁河堤修五孔大闸,可引水流量为14~15立方米/秒入运粮河。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对开发和利用运河十分重视。1949年和1951年多次清挖运河,1951年治理后还举行了复航仪式。1953年春,新乡专区在修武成立运河管理局,负责博爱、武陟、修武、获嘉四县的运河治理与灌溉农田工作。起初,沿河两岸部分群众并无浇麦地的习惯,说什么“人活一百,没见过浇麦”。为了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县委和运河管理局抽调干部组成浇麦实验小组,新乡专署以简报形式向各县专门介绍了修武县陈村引运河水浇麦夺高产的典型经验。引水浇麦很快得到推广。据当时有关资料统计,四个县共可灌溉土地4万亩,其中修武县灌溉可达2万亩。运粮河还具有排泄两岸洪水的功能,过水断面达30立方米/秒。1959年冬,修武县因搞引黄工程和开发治理大沙河工程,使有千年历史的运粮河失去灌溉与排洪能力。
因为运粮河附城而流,它也曾经是修武县城的护城河。运粮河荒废后,县城沿岸居民开始向河里倾倒生活垃圾。改革开放后,又有企业向内排放污水,运粮河一度成为修武的龙须沟,臭不可闻,而且淤塞严重,影响了修武形象和人民生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先后两次对运粮河进行大规模治理。今天县城内的运粮河,水泥硬化河床,两岸有石栏夹护,并沿岸种植杨柳绿化。东关以东,还修建了滨河公园,成为县城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