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是千年古县,县名来源于三千年前武王伐纣这段历史。公元前1045年12月4日,武王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从陕西出发;公元前1044年1月3日,武王的军队渡过孟津;周武王军队在孟津渡河后,从孟县向东至温县和武陟西南部的沁河南岸,因连日大雨,沁河暴涨,便沿沁河南岸北上,在沁河出山口附近过沁河,经沁阳、博爱、修武进入获嘉和新乡。公元前1044年1月9日,牧野之战灭商。从武王的军队渡过孟津,到牧野之战爆发,只有七天时间,焦作修武到新乡牧野,大约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也就是说,武王的军队在焦作境内的活动时间,也就是五到六天,停留的客观原因是天降三日大雨。
西汉韩婴在他的《韩诗外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武王伐纣,到邢邱,盾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惧,召太公问之,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折者为三,军当三分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兵也。”乃修武勒兵于宁,更邢邱曰怀,宁曰修武。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刑邱(今温县)时,通行的大桥忽然一折为三,而且接连下了三日三夜的大雨。武王心里有些害怕,难道是以下讨上的行为触怒了上天?不然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事情?于是他召来姜太公,问道:“桥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上天之意是不是不能征讨纣王?”姜太公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因为纣王的行为已经天怒人怨了。桥折为三,上天是叫我们把大军分为左中右三军;天雨三日不休,是上天体怜大军远征疲累,而以甘霖洗刷征尘,让我们休整一下。”
武王大悦,于是传命大军。到宁地修兵勒武(修整兵器,操练军队)。宋人编著的《舆地广记》中说:“修武,本商之宁邑,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更名修武。”这是修武县名来源的传统解释。但根据史料记载及考古研究分析,修武县名来源应当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古人重视天人感应,武王伐纣途中经邢邱(温县)时“桥折为三”,武王心中惶恐,认为伐纣这种以下犯上的弑君行为,是有违天意,大逆不道,心中有很大负罪感。因为两年前,即公元前1048年,武王曾在黄河南岸的盟津(孟津),举行誓师仪式,即“盟津之誓”,史称“八百诸侯会盟津”,进行了一次灭商的实战演习和总动员。当时武王认为自己的德行尚不够,所以引兵暂退。这次灭商大军浩浩荡荡地渡过盂津要向商都朝歌进军之时,商朝属国孤竹国的伯夷、叔齐两兄弟,以未葬文王为不孝,以臣杀君为不仁为由,拦阻周武王不要去灭商。劝阻无效,商朝灭亡后,伯夷、叔齐兄弟为保守自己的气节,竟然愤而不食周粟,兄弟俩逃到偃师市境内的首阳山,过起了隐居生活,整日在山上靠采集野果为生,朝不保夕,最后兄弟俩活活饿死在首阳山上。可见,武王伐纣这种以下犯上的弑君行为,在当时就有很大非议与阻力。
牧野之战前,周武王历数了纣王的六条罪状:酗酒;不用贵戚旧臣;重用小人;听信妇言;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这六条罪状并非大罪过,不足以成为纣王被杀的充足理由。纣王“酗酒”,无非是因为殷人本来好酒,而纣王可能酒量特别大些,喝的酒特别好些。而“不用贵戚旧臣”,实际上是以纣王之兄微子启为首的一部分年长的、原来有权利的人,在纣王即位后和纣王对立,没有握重权,心怀不满,把它加在纣王头上,被周人利用来宣传的。再说“登用小人”,实际上是滥加罪名。殷代末年,破格用人,提升奴隶为大夫卿士的确是纣王,但这应该是进步的措施,他的极盛的武功,他对民族发展、文化发展的不朽功劳,和这个措施是分不开的。至于“听信妇言”,更只是反对派的造谣和周人的少见多怪。殷代有能力的女性是很活跃的,卜辞中出现的女性就很多。例如武丁的妃妾妇好,能带领万千人去打敌人,连武丁的名将沚盾戈都受她节制。第五条罪状说纣王“信有命在天”,而第六条罪状又说他“不留心祭祀”。据出土的卜辞证明,帝乙(纣父)、帝辛(纣)时的祀典在殷代是最为完备的。
近年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显示,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并非如后世《封神演义》中描写的那样荒淫无道,一无是处。《史记》中对商纣王的描述说,“帝纣资捷辨矣,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毛泽东曾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毛泽东在这里把纣王帝辛与秦始皇相提并论,而现代学者已考证了一个事证:秦国乃是商人后裔所建,秦始皇便是帝辛的后裔。当代学者钱文忠说,商纣王曾经做出了四大贡献,“第一,他开拓了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第二,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反对神权;第三,打破奴隶主的世袭制,大胆提拔新人;第四,商纣王对于古代中国的统一提供了思想和物质上的基础,更是统一中国的一位先驱。”因此,“历史上真正的商纣王不仅高大威猛,力量无穷,还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
武王灭商后仅在商都朝停留了一天,就急速“罢兵西归”,在灭商后的第八天便回到了先王帝喾的老家,并在此休整、息偃戎师达两个多月之久,此地后称偃师。《尚书》中记载,“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这段话是说,一月壬辰日,月亮大部分没有光辉。度过第二天,是癸巳日,周武王早晨从周都镐京出发,前往伐殷商。四月,月亮才开始放出光辉,周武王从商国归来,到达周国丰都。于是停止武备修治文教,把战马放归华山南面,把服牛放回桃林郊野,明示天下不再使用。偃师地名来源及《尚书》这些记载说明,武王灭商后便开始修文偃武,提倡文治,与民休息。他对商纣的后人武庚并未诛杀,而是封武庚于殷地(商丘)。
从武王灭商后的修文偃武行为可以推测,武王在灭商前应当有种修文偃武的思想萌芽。当武王在邢邱(温县)遇雨,在宁邑(修武)修整,除操练各诸侯盟军的战阵队形外,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给纣王一个悔过自新时间,一个最后改过的机会。唐朝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修文偃武中的“修”应当是“休”的通假字,“武”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的武字从止,从戈,意思为人持戈行进,本义:勇猛;猛烈,引申意为武器、武装、军队等。修文偃武意思是提倡文教,停息武事。明崇祯时彝族首领安位归降,取《尚书·武成》中的“偃武修文”一语在贵州设修文县。由此看来,修武县的得名,除了修兵勒武的传统解释外,应当还有修文偃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