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怀古郡 河朔名帮--沁阳古今名称溯源
2013/10/23 14:29:0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隅、焦作市西南部。巍巍太行雄峙于北,滔滔沁河横贯其中。北与山西接壤,地处豫晋交通要冲,系豫西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中心,享有“覃怀古郡、河朔名帮”之盛誉。
沁阳历史悠久,建置沿革多变。夏为覃怀首邑,属冀州所辖,商属京畿,为鄂侯国;西周为野王邑,周武王封次子于叔于于,史称于侯国。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始置野王县,属河内郡所辖;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野王为河内县,先后属怀州和河内郡所辖;明清两代,为怀庆府治;民国元年(1912年)废县存府,河内县改为怀庆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改怀庆府为沁阳县;1960年撤销温县建制,整体并入沁阳县;翌年10月,沁温分置;1989年9月,撤县建市。,
下面,根据沁阳建置沿革的脉络,对其古今名称一一述之。
覃怀 覃、怀原始社会为氏族名称。诗曰:“实覃实?”(《诗经.大雅.生民》),“葛之覃兮”(《诗经.周南,葛覃》)。夏朝时,全国共分九州,沁阳属冀州,名覃怀地。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尚书.禹贡》“覃怀zhi绩,至于衡漳” 。<左传>:“覃怀,近河地名”,<疏>:“河内县有怀县,在河之北,盖覃、怀二字共为一体,古云,近河地名。”
怀为春秋郑邑。史载:“王与郑田怀”(《左传.隐公十一年》);“秦拔我怀”(《史记.魏世家》)。尔后,置怀县,治所在今武陟县西南。自秦至晋,怀邑为河内郡首邑。西晋移治于野王县(今沁阳市),唐武德初年置怀州于济源西南之柏崖城,寻移治河内(今沁阳市) ,元、明、清、民国循之。清顺治十七年《怀庆府志.建置沿革》云:“覃怀自禹贡?也,后此称国、称郡、称州、称邑、称路”。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以及军事之重地的转移,今之沁阳亦变成了承载厚重历史底蕴与丰富文化内涵、集传承历史文明与沟通现进文化于一体的“覃怀古郡”之“代名词”。清代乡贤有诗云:“从来古迹易湮埋,沿革纷纷义总乖,君郡有名传禹贡,尚留zhi绩著覃怀”(范照黎《勾漏山房诗》。
野王 古邑名,亦作“野”,春秋晋地,战国属韩。野王邑发韧于公元前11世纪,阅西周、东周,公元前262年被秦国攻取,秦始皇曾迁卫君角居此,秦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在其地置野王县,斯为沁阳置县之滥觞。史载:“晋人执晏弱于野王。”(《左传.宣公十七年》);“卫君角率其支属徒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史记.秦始皇本纪》)“伐韩之野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西周时期,周王直接统治地区和各诸侯国均有“国”和“野”。周王或诸侯所居都城及其近郊称之为“国”,郊以外称之为“野”。春秋时期,在王国或侯国之内,分成国和野两部分。国是都城及其四郊,是诸侯直接统治的区域,在郊以外到边境的地区为之野,诸侯把野的一部分分给卿大夫为采邑,由卿大夫直接统治。晋国称封邑为县。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于、晋、应、韩、武之穆也。”周武王初年封次子于叔于于,称为于侯国。今沁阳城西北三十里有于城,即古于国。沁阳城在春秋战国时期相对“于侯国”只能称之为“野”。于侯封其卿大夫于于国郊外作为采邑,史称野王邑。正如清代范照黎在其《勾漏山房诗》序中所写到:“原夫覃怀zhi绩,曾传夏后之书,河内遗民,旧著梁王之政,地崇于国,晋启南阳,邑号‘野王’。”
河内 春秋晋野王邑。汉置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野王县为河内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怀州,复置河内郡。郡、县并存,,历代相因。
历史上,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黄河以北的地方,总谓之河内。自战国魏始方有河内、河东之名。史载:“锐师伐河内”(《左传.定公十三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东,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存续于史1300余年的河内县,东西长95公里,南北阔108公里。北毗今山西晋城市,南与孟州为邻,东南与温县抵足,西与济源市接壤,东北至修武东辛店村,东至武陟县大家铺。其境域囊括今之博爱县全境,焦作市一部分,温县武德镇、北冷乡、徐堡镇共计36个行政村,为名副其实的“河朔名邦”。清人诗云:“县名历代几更张,河内称时废野王,一自周畿分赐晋,河山占得古南阳”。《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襄王赐晋文公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杜注:“山之南,河之北,故曰南阳。”
怀庆 春秋晋南阳地,战国属魏。元朝延?六年(1313年)改名为怀庆路,明清为怀庆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县存府,府治在今沁阳市。(《尚书.禹贡》):“覃怀zhi绩,止于衡漳”。“此怀之名所由始也”(《怀庆府志》)。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命兄子海桑镇漠北。八年(1304年),立为怀宁王,出镇青海,即武宗。九年(1305年)七月,命兄子阿裕尔巴里巴特喇,奉母后居怀州之兴隆寺(俗称高台寺,今圮),即武宗之弟仁宗,十一年(1307年)五月,武宗即位,改元至大,立仁宗为皇太子,在位四年崩。仁宗继武宗嗣位,1312年改元皇庆,1314年,又改元延?,1319年,以怀州为潜邸之故,改怀孟路为怀庆路;皇庆二年(1313年)奉皇太后懿旨,改怀州旧宫为寺,赐命兴隆寺,命翰林赵孟钭?募椭??嗽蚧城熘?厥肌?
沁阳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改怀庆府为沁阳县。是年三月十日,民国《大公报.公牍》载文:“改定各县名称简明理由”称:“怀庆府首邑原称河内,现时黄河已东趋,名实已不相符,查沁水在郡城西北,县境旧有沁阳城,今改府为县,应循其意改称沁阳县”。(按,“县境”实为“府境”之误)。《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释为:沁阳城,在河南省武陟县西。《水经注》:“怀县北有沁阳城”今沁水北沁阳,武陟之交,有沁阳村,其故址也“。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沁阳城不在沁河之“阳”而称“阳”?《山海经.北海经》中说 :“谒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山海经.海内东经》:“沁水出井陉山东,东南注河,入怀东南。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中这两段文字,说明了沁河源流、方位及其归宿。历史上,沁河多次决溢改道。从三国时的魏景初元年(237年)至1948年的1712年间,沁河共决溢293次,沁阳县城被淹六次。沁河故道,本由城西十八里村,趋东南,经温县入黄。晋宣帝司马懿祖墓在温县,恐沁水伤其龙脉,故改沁河由城西孔村趋城西北,绕东南,经武陟入黄。实际上,沁阳城南到温县至今仍有沁河故道的遗存。如此看来,沁阳之“阳”就有了较为合理的注脚。见诸于文字的记述的,如“沁阳书院”,是同治四年(1865年)由河内县水安澜和城中绅士王启泰、王大温捐资,在怀仁书院旧址上修建的,早于沁阳置县近50年。
1989年9月,根据豫政【1989】129号文件,国务院批准“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从此沁阳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第二期(20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