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更银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白丁”的注释为“封建社会里指没有功名的人”。《辞海》中对“白丁”有两解,一是旧指平民,没有功名的人;二是指本无军籍临时征集起来的壮丁。
把“白丁”当文盲,一是可能受成语“目不识丁”的误导,二是可能受刘禹锡《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影响,以为鸿儒是有大学问的人,相对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其实,“白丁”一词与古代的服饰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来说一下古代的服饰制度。
古代,人们按照品级、地位穿不同颜色的衣服,柘黄色为帝王及皇室成员的服色,官服则红紫为上,蓝绿次之,黑褐最低。平民则穿白色衣服。这可能是“白丁”的滥觞。古时候,说衣服的原料,“则只言桑、麻,而不言棉,非不用棉也,乃先圣贤不曾言棉也”(清雍正进士焦作武陟人宋锦《重棉说》)。其实在民间,衣服布料主要是用棉花自己纺织,桑、麻者多为礼服使用。
焦作地区地处黄河文化腹地,史前和古代、近代文明十分发达。在裴李岗文化时期和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学会了桑蚕麻纤等衣服原料的生产和衣服的制作。
人们将上身穿的称为“衣”,下身裹着的称“裳”,基本确立了上衣下裳的形制。商周以后至明清以前,服饰一直在一个严格“昭名分,辨等威”的等级制度下进行着。辛亥革命后,剪发易服成了革命的象征,呈现了一种古今交映、新旧混杂的服饰局面。民间的服饰从用料到样式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手工缝制的衣服日益减少,大量的机制衣服为人们所接受。
在焦作地区的文明史上,土布其实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现代工业的发展,焦作地区的土布已经濒临灭绝。机器纺织出现后,民间将手工所纺之线称为土线,所织的布叫土布或粗布,机器纺织的布叫细布。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土布已经很少见了,大部分都用机制布料和的确良、锦纶、华达呢、涤卡等化纤制品,毛料也在民间有人使用。进入新世纪,布料更是多彩多样。
旧社会,人们的新衣服很少。旧衣拆了再缝补,大人衣改成小孩衣的现象也很普遍,所谓“笑破不笑补”、“笑窟窿不笑补丁”,已成为穷苦人家穿衣的习惯。过去流传下来的俗谣有“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
上世纪60年代至上世纪70年代,随着缝纫机在城乡的普及,中式裤褂逐渐减少。布料以细平布、斜纹布为主,兼有土粗布、化纤布,色泽以蓝或铁灰色为主。“文革”时期,青年人流行穿军装。年纪稍长者则以蓝、黑、灰色干部服为多数。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布料以化纤为主,兼有毛料,花色品种趋向丰富多彩。此时还以中山装为主,但已经流行穿西装。男青年身着各色西装,领带革履,城乡已无大区别;女性则更时髦,春、夏、秋普遍穿裙子,长发披肩,高跟鞋、长筒袜,衣服色彩绚丽,做工考究。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嫁娶、过年、串亲戚都要穿新衣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服饰文化的熏陶,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女子出现了穿超短裙、短裤、浅胸、露脐装等,男子穿休闲服和色泽鲜艳的衣服。当时的装束“不管女和男,都是夹克衫;不论胖和瘦,流行牛仔裤;不分老和少,均着博士帽;不分孙和爷,都穿旅游鞋”,“男的盖、齐、厚,女的露、透、瘦”。然而,简朴实用仍是焦作地区服饰文化的基调,经济耐用仍是居民缝制衣服的传统。“白丁”一词在民间的用法亦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