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焦作

温县慈胜寺(3)

2014/2/18 9:47:46 点击数: 【字体:

  
    焦作黄河桥修建以前,温县是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如今一桥架通南北,温县畅快多了,郑州和洛阳都在1小时车程内。古代的慈胜寺,就仿佛守着一座“黄河桥”,它所有的辉煌和沧桑都与此有关。
  
    元朝风韵昨失却
  
    欣赏着慈胜寺的元代建筑,记者和几位大吴村的老人拉上了话。老人们指着慈胜寺后围墙外五六十米处的电线杆说,这寺院以前可大了,那竖电线杆的地方都在院子里。寺院的中轴线上有5个大殿,两边还有配殿。清乾隆十九年的《重修延寿殿毗庐殿碑记》刻着这样的话:“邑(温县)西40里大吴村,寺名慈胜,规模宏大殿宇深广,前天王金刚,中大雄殿,后毗庐,其最后曰延寿殿。”最大的建筑是延寿殿,其阔九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家多难,社会混乱,大吴村附近的流氓无赖为了弄点儿小钱花,竟把古建筑一座座拆毁了,倒腾出砖瓦木石零卖。慈胜寺像被人一根根拔掉羽毛的凤凰,越来越不成样子了。最后在村民极力保护下,总算留下了山门、天王殿、大雄殿三座建筑。
  
    “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吴村建面粉厂缺少木材,有人出主意将寺院的山门拆了,倒腾出的柱子被锯成板儿,搭在了面粉厂的机器上。在大吴村,慈胜寺文管所所长谢公社把早已倒闭的面粉厂指给记者看,那房屋破旧简陋,院子里被种上了成片的玉米。就为了这么个地方,慈胜寺的千年门面毁于一旦。
  
    幸存的慈胜寺建筑,看起来也有点儿像“脱毛的凤凰”。大雄殿过去也叫“三绝殿”,这座元代建筑的写、画、塑号称三绝,特别是殿内四壁工笔重彩的元代壁画曾经久负盛名。但记者看到的墙面很“素”,基本看不到传说中的壁画。在谢公社的指点下,我分别在三面墙壁的不同位置看到了残余的手提电脑大小的3小片壁画,有的画殿阁,有的画城郭和人物。谢公社说,别小看残余的这点壁画,在专家看来,其画技之高超、题材之丰富,在河南现存元代壁画中,“当以此为冠”!技法多样,“所画山石、杂树、人物、动物和图案,笔法细腻,构图紧凑完整,人物服饰精致,透视准确合理。从着色看,这些画也有独到之处,不但用色富于变化,层次有序,花团锦簇,色彩缤纷,而且十分调和……”
  
    其余的壁画哪儿去了?如果都保存下来,元朝的流风余韵不是更能撼动世人?谢公社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被偷走了,那是1922年前后发生的事。
  
    这件事情村里已经没人说得清楚了,1962年的时候,大吴村老人吴来先、吴学古曾经跟人这样口述事情的经过:当时慈胜寺东边驻有国民党巡警局,局长褚北宣和巡警吴德胜、李文成勾结寺内和尚先后两次盗窃壁画,卖给了北京的不法商人。1923年,一个北京奸商带二三十名工匠来寺内取画,村民发现后到温县巡警局上告,巡警局局长李振江带人到寺院,把取下来的壁画毁坏一部分,并把北京来的奸商痛打一顿带回县城。
  
    但两天后,这名奸商又回到大吴村取画,并用木板夹住取下来的壁画运走了,原来他已经用钱“搞定”了县城的李局长。
  
    谢公社说,从留下的痕迹看,那些人偷壁画是分块截取,在不重要的位置开槽至墙体,四周都开槽后,选用等面积的木板从外面紧紧扣住,用又薄又长的铁片从上面的槽往下铲,是个非常有技术的活儿。铲离墙体后,再用木板从里面贴住分夹,捆好后用草席包装运走。壁画被偷走后就没了下落,到现在没有人知道这些壁画在什么地方。
  
    不知什么原因,3小片壁画躲过了那些窃贼的黑手,幸运地留在了原处,让人还能感受一下元朝的文化,想象一下慈胜寺曾经的辉煌。但疑问也接踵而至:一个三县交界的偏僻村庄,怎么会有一个如此宏大的寺院兴旺数百年?
  
   南北僧侣此中转
  
    慈胜寺更详尽的历史很难寻觅,除石碑外没有更多的文字资料留存下来。这里曾经有哪些著名的和尚,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往事,统统不得而知。但有研究者认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座寺院曾经是个僧侣中转站。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温县、孟州与黄河南岸的孟津、巩义、荥阳之间的黄河古渡口很多。前几年小浪底搬迁时进行抢救性发掘,在30多公里长的黄河岸边发现了密密麻麻的栈道、粮仓和码头遗址。由于最近几十年水位急剧下降,黄河如今几乎失去了运输功能,但在历史上,母亲河却为东西交通提供了黄金水道,但同时却也是南北交通的天堑。黄河在孟津冲出峡谷,渐渐收束性情,水流平缓起来,便于建立渡口。黄河通过这些渡口与南北各地联结起来,渡口同时成了黄河上下航行的码头,因此人们习惯上称其为“水旱码头”或“水陆码头”,一些著名的古渡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而这一带最有名的码头当然是孟津古渡,这跟周武王有关。
  
    武王即位后第二年,发动大军,载着文王木主,由镐京出发,到达孟津古渡,表面上是为了进行军事演习,但实际上是为了试探伐商的可能性。周武王观兵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要求立即伐商。但周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率军返回镐京,从此,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周也因此确定了盟主的地位。这就是“八百诸侯会盟津”。
  
    又经过八九年的准备,武王卷土重来,他亲自带领戎车300辆、虎贲(勇猛的战士)3000人、甲士4.5万人,还有各地的诸侯军队和庸、蜀等众多的南方部落武装。大军用47只巨型木船,抢渡三昼夜,横跨黄河天险,然后从温县一带向东北方向进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创立了新的王朝,从此“盟津古渡”永载史册。后来的历史上,黄河渡口屡屡扮演重要的角色。
  
    清《孟津县志》曾经论及这个古渡的地位:“当天下之要冲,西连关陕,东通曹卫,南北抵京都而达襄楚,可谓势胜之地也。”这一带历史上有名的渡口还有富平津、小平津、平阴津等等。“八方风雨会中州”,中国历史上不少政治、军事重大事件,都与这些渡口有关。清代这一带最大渡口是孟津的白鹤渡口和其北岸孟县的白坡渡口,一直被列为重要的官渡,常设船工五六十人,到民国年间仍有官船6艘。
  
    上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官船全部被毁,从此改为民用渡口,渡船最多时两岸共有50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个渡口设有晋冀鲁豫军区的兵站。有资料显示,1948年秋天,邓小平同志参加西柏坡会议后,就是经由这个渡口返回中原解放区的。
  
    如今看起来极其偏僻的慈胜寺,在古代却有着巨大的交通优势,站在滔滔黄河边的这些渡口向北看去,慈胜寺就遥遥在望了。说这座寺院因黄河古渡而生,可能并不为过。这里是豫北和豫西之间,甚至是北京与西安之间的交通要道。而在佛教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地图”上,这个寺院的位置也显得很重要。谢公社介绍说,有专家研究认为,从山西五台山到山东泰山,从安阳修定寺到登封少林寺,来来往往的游方僧大多路过慈胜寺,在这里休息、讲授佛法。可以说,这座寺院的特色就是一个游方僧的中转站。或许因为这样的特殊性,从五代(也可能上推到唐代)到宋,再到元明清,黄河北岸的这个寺院历代都得到整修,得以传承到了现在。
  
    温地饶土育文明
  
    尽管慈胜寺已不复昔日盛况,但仍留存下丰富的文化瑰宝。这座寺院的存在,与温县丰厚的文化积淀不无关系。
  
    温县的朋友告诉我,在大吴村的北边不远处,是司马懿的祖陵;另外,这村的附近还发现有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迹。一位在温县工作的外地朋友说,焦作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焦作的太行山是山的“尾巴”。所以太行山虽干旱缺水,但焦作绝对不会缺水。被称为“牛角川”的黄(河)沁(水)冲积平原水肥土美,向来是北方的粮仓,是另一个“天府之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温县一带文化发达,积淀丰厚。
  
    从已出土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的十余处遗址看,早在五六千年以前,这里已是人类的聚居区。据《竹书纪年》记载,约在公元前21世纪,此地已立国,因境内有两处温泉,故称温国。1968年,温县小南张村出土了两批商代青铜器,其质地之厚重,纹饰之精美,堪为稀有珍品。春秋时期,温地先后属晋、郑、魏、赵、秦等国。在这数百年间,各国先后推行变法,温地经济得以发展,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成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之一。
  
    秦汉年间,温地设县,属河内郡。东汉建都洛阳后,温县“居王都之冲,跨街衢之路”,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发展。1974年9月,在该县西招贤村西百米处,发掘了“汉代叠铸烘范窑遗址”,出土车具范模700余件,造型工艺高超,叠铸技术先进,为研究我国古代冶铸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唐、五代、北宋至金、元700年间,温县历史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唐朝出现了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贞,作《史记索引》30卷,世号小司马史记;出现了著名的道学家司马承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北宋画家郭熙及其子郭思(温县西郭村人),不仅为后世留下了画艺绝妙的巨作,而且为中国画的技法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或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慈胜寺历尽劫难脱了形,却也仍弥足珍贵。(全文完)作者:姚伟【原标题:温县慈胜寺】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报 2005-7-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