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文章

文徵明《秋山觅句图》

2015/11/23 11:48:16 点击数: 【字体:

文徵明《秋山觅句图》

 

  嘉靖壬寅九月六日,风雨初歇,七十三岁的文徵明在其刚刚完成的一幅设色山水轴上写下“天风寂历雨初收,木叶萧条满径秋。诗在古松岩石畔,支筇欲去每回头”这样一首略带感伤的题画诗。不过,在这幅被后人命名为《秋山觅句图》的作品上,读者却很难产生悲伤凄凉的观感,如果不看题诗,反而会有一种平和、舒适、宁静、怡然的感觉。

  这种舒适宁和的格调正是文徵明细笔小青绿山水的典型风格。一小块峰峦合抱的山间平地,在高大苍翠的树木和温厚敦穆的山壁的包围中,坐落着一进小小的院落,茅檐柴扉,窗明几净,虽然是在山野之中,却分外予人一种安全感。屋舍前是山溪水、石板桥,一个策杖的文士带着随侍童子缓缓走来。房子后面的主峰层峦叠嶂,负势竞上,山腰处的寺院隐约可见。由于布局工稳而略带程式化,巍峨的山峰及其繁复的石壁并没有压迫感,而显得稳重而温和。整个画面的笔触非常细腻,山石的皴笔柔和而精致,树木的刻画既富有自然的生意,又略有装饰性的美感。文氏的山水画有简略与精工两种主要风格,后世有“粗文”、“细文”之分,而尤以“细文”为画史所重。就风格来看,此件《秋山觅句图》当属典型的“细文”作品,而更加难得的是,这幅“细文”还是用文徵明最擅长、最知名的小青绿画法所作。

  作为“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论辈分不及沈周,论年纪只比仇英年长,但他之于“吴门画派”这个明代、乃至整个中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的形成、确立以及传承,却有着其他三人无法企及的重要影响。唐寅与仇英虽然才华横溢,但一则天不假年,二则德行不足以为领袖;沈周德高望重,文、唐皆出自门下,但因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客观上只能成为吴门画派的开创者。而文徵明出身世家,由于父亲的关系,与当时显赫一时的高官王鏊、吴宽、林俊、吴一鹏等交好,广受延誉,又曾被荐入朝任过翰林,加之为人稳重端方,名望之隆不止于吴中,甚至远播京城,于是,隐居乡里,专心绘事后,文徵明身边的从游追随者日众,并且文氏一门自文彭、文嘉、文伯仁而下,直到清代,擅书画者不乏其人,这为吴门画派的确立以及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秋山觅句图》历经明人陆树声与应谦的收藏,两人与文徵明生活的时代相距很近,只比他晚四五十年。此画二十世纪时成为上海文物商店的藏品,八十年代经过全国文物鉴定小组鉴定,谢稚柳等诸先生皆确认为真迹,收录在《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以及劳继雄先生所著《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中。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物网
0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