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神妙能逸的品评理论,是从中国书画创作与品评中提炼形成的富有民族特征的批评理论与范畴。这组范畴的建立与运用,对中国的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发展的同时,书画品评亦得到展开,并在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形成系统的品评理论,其中,神妙能逸概念的提出及其在书画品评中的运用,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批评理论。
书画品评受人物品藻影响
我国诗书画创作至魏晋南北朝已取得很高成就,仅书法创作就出现了一批著名书法家,如钟繇、韦诞、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羊欣等,绘画中出现了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诗书画的品评亦开始活跃。在南朝的齐梁时期,先后出现了钟嵘的《诗品》、庾肩吾的《书品》和谢赫的《画品》。钟嵘将汉至齐梁时期的100多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品评。庾肩吾的《书品》则将汉至齐梁时期120多位书法家“大等而三,小例而九”,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为上中下三等,细分为九等,进行品评。谢赫在《画品》中将魏晋至齐梁时期的28位画家分为六品进行品第。由此,形成分品对诗人、书家和画家进行评论的一种批评范式。这种品评诗书画家的方式受到史书中人物品评方法的影响。东汉班固所作《汉书》中有《古今人表》,就将古今人物分成自上上到下下九品,如尧舜在上上,桀纣在下下,孔子列上上,颜渊列上中。此外,汉末魏晋至南朝刘宋时期,人物品藻成为社会一大风尚。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这一社会风气也对书画品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神妙能取代上中下三品
初唐书画家及评论家李嗣真著有《书后品》和《画后品》,《画后品》失传。在《书后品》中,李嗣真如庾肩吾一样,将被品评的书法家分为三品九等,但新列“逸品”,置于上上品之前,为第一等。“逸品”者共四人,即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逸品加上九等,共为十等。李嗣真之前的书画品第虽已有分品之先例,但只以上中下等梯次标明被品书画家之艺术成就的高低层次,并未用其他概念来称呼某一品级。李嗣真既传承了庾肩吾《书品》中“大等而三,小例而九”的方法,又新创“逸品”,称赞“钟、张、羲、献,超然逸品”,这在书画批评史上的意义,在于创造具体的某一概念来归类书画艺术家,对其后的批评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唐书法家及书法评论家张怀瓘著有《书断》、《画断》姊妹篇,《画断》失传。张怀瓘在《书断》中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对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十种书体进行论评,中卷和下卷则分神妙能三品,每品又各以书体分列,对书法家进行品评。同一位书法家,因书写不同书体的水平高下有别,既可同列某一品,也可列入不同品类。如王羲之的隶书、行书、飞白、草书、章草同列神品,而其八分则只列入妙品。张怀瓘用神妙能代替上中下,使三品有了具体含义,避免了笼统。他还分别对列入神品、妙品、能品的各位书法家的艺术特点进行评述。此后,在书画品评中,一般不再用上中下三品分级品第,而用神品、妙品、能品进行评论。张怀瓘的神妙能三品理论,不仅对应并取代了庾肩吾、李嗣真的上中下三品,而且使三品的具体内涵、艺术特征及创作技能特征有了相对明确的指涉,同时细化了对被品评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形式特征及创作成就的分析。张怀瓘自称其神妙能三品“包罗古今,不越三品,工拙伦次,殆至数百”,三品之间是递进关系,“妙之企神,非徒步骤,能之仰妙,又甚规随”。古今书家经张怀瓘用神妙能分档品评,“上下差降,昭然可悉”,分品就位,各得其所。
形成神妙能逸四品
唐后期朱景玄著《唐朝名画录》,用张怀瓘神妙能三品分品方法品评唐代画家。他在《唐朝名画录·序》中说:“以张怀瓘《画品》(即《画断》)断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上中下又分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优劣也。”朱景玄对以往的书画品第分品方法进行了新的综合。首先,他借用了张怀瓘神妙能三个概念和三品分类法。其次,他借用了李嗣真的“逸品”,并加以改造。李嗣真的“逸品”居三品九等之首,朱景玄则将逸品放在神妙能三品之后,形成神妙能逸四品。逸品者是在神妙能三品之外“不拘常法”者。列入逸品三人,即王墨、李灵省、张志和。前二人都喜欢在作画前饮酒,王墨善泼墨画山水,“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李灵省以酒生思,“得非常之体,符造化之功,不拘于品格,自得其趣尔”。李嗣真所谓的“超然逸品”,是指书画家具有超出众人之上、创作技能最高之意;而朱景玄所论逸品,则是不拘前人法度,纵情恣意,随手而作,无规矩之缚,又能符造化之功,是一种自由挥洒,不期然而然,无目的又合目的的创作状态。由此,朱景玄赋予逸品以新的具体内容,后来书画品评中使用的逸品概念,基本沿用了朱景玄所论的内涵。
此外,张怀瓘用神妙能三个概念品评书画时,在各品中不再分上中下。朱景玄则沿用李嗣真上中下三品,每品中又分上中下的方法,将神妙能三品又分别细分,如将神品分为神品上、神品中、神品下。神品上一人为吴道子,神品中一人为周昉,神品下七人为阎立本、阎立德、尉迟乙僧、李思训、韩干、张藻、薛稷。但朱景玄对逸品的安排与李嗣真相同,不分上中下。如此,朱景玄的神妙能三品九等,再加“不拘常法”的逸品,同李嗣真的逸品加九等一样,也是十等。李嗣真将逸品置于上上等之前,是认为逸品高过上上等;朱景玄将逸品置于九等之后,却并不是说属逸品的画家水平最低,而只是表明其“不拘常法”,不好归入神妙能三品之中,而其创作水平也是较高的,虽“应手随意”,却“倏若造化”,其作品的艺术效果“宛若神巧”,“皆谓奇异”。
到北宋,用神妙能逸概念品评绘画的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江夏人黄休复著《益州名画录》,又名《成都名画记》,相当于今天说的地域艺术史,对唐乾元初至北宋乾德年间,他在益州所见画迹属蜀地的画家58人,用逸神妙能四品进行品第。其理论贡献主要有二:其一,将逸品的位置从朱景玄的神妙能逸四品之末搬到了最前,成为逸神妙能,回到李嗣真对逸品的崇奉状态。其二,对逸神妙能四品的概念进行界定,特别是神妙能三个概念。从张怀瓘到朱景玄,对神妙能概念虽都曾加以运用,但没有在理论上具体阐述。黄休复认为应先对逸神妙能概念加以释义,使之作为分档品评的标准、尺度更加明确清晰。他说“逸格”的特点是:“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此“逸格”内涵在朱景玄所论“不拘常法”的基础上有新的发挥。“神格”的特点是“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妙格”的特征是“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自心付手,曲尽玄微”。至于“能格”,则主要是能熟练掌握绘画技能,达到“学侔天功”、“形象生动”。
从南朝谢赫、庾肩吾到北宋黄休复,从六品或三品九等到逸神妙能,书画品评理论的发展逐步完善。北宋末徽宗皇帝崇尚法度,仍将神品居首,以神、逸、妙、能次序。后来的书画品评著作在品评书画家时,多用神品、妙品誉之。至于排序,一般习惯用神妙能逸为次,逸品虽排最后,并非差等之意,而是指其特殊。神妙能逸概念不仅在书法与绘画品评中运用,在明清时还扩展到印论之中,如朱简的《印经》在论评刀法时提出的四品,即神妙能逸。至于“逸品”“不拘常法”的特点,对于文人画不拘形似、重视传神表意的创作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元代画家倪瓒曾论到“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神妙能逸的品评理论,是从中国书画创作与品评中提炼形成的富有民族特征的批评理论与范畴。这组范畴的建立与运用,对中国的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者:陈池瑜【原标题:神妙能逸:中国书画品评理论的演变】
已有 0 条跟帖 |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