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文章

连——出自人名官名的姓

2016/3/3 11:40:52 点击数: 【字体:

连——出自人名官名的姓

    连姓是个多源的姓氏,有出自人名者,出自官名者,还有出自少数民族者。

    清人张澍《姓氏寻源》云:“连出自陆终三子惠连之后。”这是说惠连的后代有的以他的名字为姓氏而形成一支连氏。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陆终是古帝颛顼的玄孙,有6个儿子,其“二曰参胡”。该书《索隐》引《世本》云:“二曰惠连,是为参胡。”于此可知,“参胡”即是“惠连”。但是,由于惠连及其后代的具体情况无资料可考,故张澍此言仅供参考。

    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连姓是“齐大夫连称后”。这是说春秋时齐国(都城在今山东临淄北)有个大夫叫连称,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就是连氏。据《左传·庄公八年(公元前686年)》记载,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去守卫齐国的葵丘(在今山东临淄县西),瓜时而往,并约定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可是,届时并无人来换防,连称、管至父向齐襄公提出换人的请求,又被拒绝,二人十分恼火。于是,他们投靠公孙无知,经过一番谋划,杀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君。不久,公孙无知和连称都被齐国大夫雍廪杀死。连称的子孙逃往国外,称为连氏。

    《姓氏寻源》还说:“楚有连尹、连敖,皆官名。连姓必有以官为氏者。”连尹、连敖都是春秋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官名。《左传·襄公十五年·疏》:“连尹,射官,言射相连属也。”即连尹是主射之官。《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集解》徐广曰:“典客也。”其主要职掌为接待少数民族等事。于此可知,以官为氏的连姓出自今湖北。

    连姓还有两支出自少数民族。《后汉书》有“元初四年(117年),辽西(今辽宁义县西)鲜卑连休等遂烧塞门”等语,说明至迟在东汉时居住在今辽宁境内的鲜卑族已有连氏。又据《魏书·官氏志》记载,代北鲜卑族原有复姓是连氏,随北魏孝文帝迁居洛阳(今属河南),于496年改为连氏。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说,连氏“望出上党”。上党,郡名,战国韩置,后入赵、入秦仍置,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北),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隋初废,唐代又曾改潞州为上党郡。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说,连氏“望出冯翊”。冯(píng)翊,郡名,三国魏改左冯翊置,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黄龙以南,白水、蒲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北周废,隋、唐时又曾改同州为冯翊郡。“望”即郡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于此可见,连氏于南宋以前曾在上党、冯翊一带形成望族。

    唐懿宗时有连总,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咸通进士,善作赋。这说明连氏在唐代已有移居福建者。五代时有光山(今属河南)人连重遇,在闽国(都城在今福建闽侯)任控鹤都将,这是自河南迁入福建的连姓人。宋、明时期,连氏称盛于福建,还分布于今浙江、江西、湖北、山东、河北、甘肃、山西、河南、安徽等省。清朝康熙年间,福建安溪人连良迁入台湾,后又有连氏陆续入台,并有到海外谋生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北宋有连舜宾,应山(今属湖北)人,家多资,常散财周济乡里,而尽心教其儿子庶、庠学习,说:“此吾资也。”连庶、连庠皆举进士,庶官至职方员外郎,当朝明洁,人谓之“连底清”;庠官至都官郎中,敏于政事,人谓之“连底冻”。南宋初有广东转运使连南夫;南宋末有诗人连文凤,宋亡后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明代有江西布政使连均,御史连盛,总河都御史连矿,天文学家连登岸,监察御史连城璧。清代有《周易》学者连斗山。

    旅居海外的连姓华人,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涌现出一些杰出人物。例如,新加坡有银行家连瀛洲,拥有财富约4亿美元,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

    连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239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8%,以河南、四川、福建居多,这三省连姓约占全国汉族连姓人口的58%;在台湾为第54大姓。连姓不仅是汉族常见姓,而且在满、蒙古、台湾土著等民族中也有连姓。此外,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的连姓曾被迫改用莲沼、莲本等含有“连”字的日本姓,直至1945年台湾光复后,才恢复原来的连姓。作者:谢钧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