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中原的客家人:起自中原的南迁
2015/6/10 18:05:2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清末诗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有诗云:“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展转来海滨。俭啬崇唐魏,盖犹三代民。”还有诗云:“筚路桃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这些诗句,简要地叙述了客家人的迁移史,明确指出客家人的祖根在中原。客家人的族谱家乘中也都记载着来自中原或根在河洛,例如:
《蕉岭赖氏族谱》云:“赖氏居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晋移治今河南许昌),已更数代……西晋永兴间,列室官浙东,从东海王越,讨成都王颍,卒于军,一子元公,公二子:长厚,次庄,迁松阳家焉。”
《嘉属刘氏族谱》云:“先主次子永公,初封鲁王,继封甘陵王,魏咸熙元年,东迁洛阳,遂家焉。自五胡乱华,永嘉沦覆,晋祚播迁,衣冠南徙,永公之裔,亦迁居于江南。”
《崇正同人系谱》卓氏条云:“晋五胡之乱,中原望族相率南奔,粤有卓祎者,为建安刺史,后因家焉。”同书吴氏条云:吴氏“世居勃海,散处中州,其后有随王潮入闽,而入于粤之潮嘉等处。”同书陈氏条云:“故陈氏郡望称颍川,宋末中原士族纷纷南随帝室播迁,有陈魁者,率其族众九十三人,移居福建汀州府之宁化上杭。” 同书郑氏条云:郑氏“世居中州,南宋孝宗时,有郑清者,以太师贬官福建上杭梅溪司巡检,遂家上杭。” 同书凌氏条云:凌氏“世居河南,至唐有凌孜,为会稽太守,迁居余杭;宋时,凌吉由余杭迁江西会昌。”
《梅州丘氏创兆堂记》云:丘氏“先世由中州迁闽”。
《蕉岭汤氏族谱》云:“迨黄巢乱后,汤氏从中原南迁。”
《道光五华蓝氏谱》云:“我蓝氏,系出汝南(今属河南)。”
蕉岭《程官部黄氏家谱》云:“侃公,由江夏而迁光州(南朝梁置,治今河南光山县,唐移治今河南潢川县)之祖也。仅方数世,锡祖字天与,因寇乱,由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入闽,卜居邵武之和平。”
《古氏重修族谱序》云:“汉魏齐梁之间,以古著姓登朝者,不乏人;迨及唐季,散居河洛……至宋由北而南。”这里所说的“河洛”,即黄河与洛水,指这两条河之间以洛阳为主的河南西部地区。
客家由中原大批南迁始于何时,说法不一。一说始于秦代,如吴炳奎等人的《梅州客家简说》云:“梅州客家先民来到梅州,最早始于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驻岭南戍边的五十万大军,其中一部分留在梅州地区安家落户。”一说始于东汉,认为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及军阀混战时期,自中原流亡到江南的许多士族,有一些即是客家的先民。一说始于晋代,认为《闽书》所云“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及《台湾省通志·氏族篇》中所说晋代从中原入闽者13姓中,就有客家先民在内。还有说始于唐者,始于五代者,始于南宋者,因而形成客家大迁移三次说、五次说、六次说、九次说等多种说法。
提出客家人“大迁移五次”的,是现代史学家、客家问题研究专家罗香林教授。他在其所著《客家源流考》中说:“客家先民原自中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尝再度迁移,总计大迁移五次,其他零星的迁入或自各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至的,那就不能悉计。”该书所附《客家迁徙路线图》(附后)及《客家迁徙路线说明》,对五次迁徙的原因与路线,作有如下阐释:
第一次:自东晋,受五胡乱华影响,由中原迁至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南北岸,以至赣江上下游,为迁移之第一时期。(由西元三一七年至八七九年。)
第二次:自唐末受黄巢事变影响,由皖豫鄂赣等第一时期旧居,再迁至皖南,及赣之东南,闽之西南,以至粤之东北边界,为迁移之第二时期。(由西元八八0年至一一二六年。)
第三次: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南下元人入主之影响,客家先民之一部分,由第二时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东部北部,为迁移之第三时期。(由西元一一二七年至一六四四年。)
第四次:自明末清初,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之影响,客家先民之一部分,由第二第三时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中部及滨海地区,与川桂湘及台湾,且有一小部分更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为迁移之第四时期。(由西元一六四五年至一八六七年。)
第五次:自同治间,受广东西部事件,及太平天国事件之影响,客家一部分人民,分迁于广东南路与海南岛等,为迁移之第五时期。(西元一八六七年以后。)按:“广东西部事件”,指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广东西部的台山、开平、四会一带土著与客民因争土地而发生的械斗事件。
从“图”中可知,客家迁徙的始发点有四:一支自洛阳迁至上蔡、新蔡(均属河南);一支自灵宝迁至光州;一支自长治(今属山西)迁至新蔡;一支自开封(今属河南)迁淮阳(今属河南),再迁颍州(今安徽阜阳)。这四支移民,除一支自山西出发迁入河南境外,其余三支均是自河南出发向南迁移的。以后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迁徙,均是以前一时期旧居为出发点的“再迁”。
实际上,客家先民开始自中原大规模南迁,并非只在晋代,而是在几个朝代,有多次,始发地也并非只有上述四个,而是更多。这是因为客家是中原先民历代南迁的产物,而中原人的南迁,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当然,真正具有一定规模的南迁,则始于秦朝。此后,历代不断,以晋代、唐代和宋代的迁徙最为显著。中原人为什么外迁?一是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需要向外寻找出路;二是中原地区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人民不愿再受战乱之苦;三是自然灾害频仍,人民无力治理;四是不堪忍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五是出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六是由于官职调迁、游学、经商、避仇等原因。那么,为何迁徙的主要目标是南方呢?这是因为南方开发较晚,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好,战事较少,社会安宁,所以,除了强制性的迁徙外,南方便成了中原人理想的移居地。为了说明中原先民南迁与客家的关系,我们根据史书记载,简要叙述一下自秦朝以来中原先民的几次大规模南迁。
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始皇本纪》及《南越列传》等书记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前223年破寿春,灭楚,“因南征百越之君”。最先由屠睢带领几万人深入岭南(即岭表、岭外,指五岭以南地区,相当于今广东、广西二省及越南北部一带),接着又由任嚣、赵佗率水师分两路增援,终于抵达目的地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任嚣任南海尉,赵佗任南海龙川令,连同他们带去的秦国军人,都在岭南地区定居,是为最早大批南迁的中原人。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岭南设置桂林、象郡、南海3个郡,强制迁徙逋亡人、赘婿、贾人到那里,让他们戍守岭南。这里所说的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南;象郡,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逋亡人,指因拖欠、逃避国家税役而逃跑,后被捉住的人;赘婿,指穷人将儿子典给富人为奴,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后主家以女相配之人;贾人,指设肆售货的商人。这一批移民,数量约有50万至60万人。次年,秦国又强制迁徙一批中原人往五岭地区戍边。不久,秦始皇应赵佗的请求,迁中原15000位缝衣妇女至五岭地区。她们都同戍守岭南的秦军官兵结为夫妻,在当地定居。上述南下定居的男、女汉人,统被称为“中县人”,亦即中原人。
两汉时期,中原人曾几次南迁。公元前120年,关东大水,西汉政府组织了一次大移民,其中,有一批人被迁至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原人民遭受到空前浩劫,为了求生存,许多人流亡到江南,徙居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广东及越南等地。
西晋时,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和由匈奴族入侵形成的“永嘉之乱”,已使黄河流域居民遭受到沉重灾难,加之大旱灾、大蝗灾和大瘟疫等,接连发生自然灾害,逼得居民无法生存,于是,中原士族和民众大批南迁,到长江流域尤其是江南去寻找出路。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起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又有一批中原士族渡江避乱。两晋时期南迁的中原人,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等省。《闽书》说:“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文中的“永嘉二年”,即308年;“板荡”,出自《诗·大雅》中的《板》、《荡》2篇名,因这两篇诗皆咏周厉王的无道,所以后人便用“板荡”作为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宁的代名词:“衣冠”,因古代士以上之人戴冠,衣冠连称,是古代士以上的服装,所以“衣冠”引申为指士族、士绅;“闽”即今福建。《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则说晋代从中原入闽者共13姓,即林、黄、张、刘、杨、郑、邱、何、詹、梁、钟、温、巫。其实远不止这13姓,主要是从洛阳出发迁往江南。《晋书》、《南史》等书的人物传记中,对中原许多名人的南迁时间、南迁后的活动都有详细记载。鉴于两晋时期流亡到南方的人太多,东晋政府专门制定侨寄法,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逃来的士族和民众。侨州有司、豫、兖、徐、青、并等6州,侨郡、侨县为数更是繁多。
唐朝初期,福建南部的泉州与广东东部的潮州一带,畲族酋长蓝奉高、雷万兴等集结人马,劫掠城乡,为害百姓,即志书所云“蛮獠啸乱”。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廷派归德将军、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府兵3600名、战将123员,入闽平乱。由于长途跋涉,水土不服,士兵多病,初战失利,陈政军退守九龙山待援。朝廷又派陈政的哥哥陈敏、陈敷率领58姓军校前往增援。陈政的母亲魏氏,带着陈政14岁的儿子陈元光随军前往。赴闽途中,陈敏、陈敷相继病亡,他们的母亲魏氏代他们率众入闽。仪凤二年(677年)四月,陈政病故,21岁的陈元光代父领军,经过九年战斗,平定了局势,报请设置漳州郡。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朝廷诏准建置漳州于绥安,辖漳浦、怀恩二县,任命陈元光为漳州刺史兼漳浦令,并准其自别驾以下官员可自辟置。当时的漳州一带,地僻人稀,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大部分地区基本荒芜。陈元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使漳州方圆数千里没有发生战事,群众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为南疆的开发和安定建立了丰功伟绩,因而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随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两次共64姓约7000人,几乎全部在福建漳州安家落户,参加军垦,有的与当地妇女结婚,有的把家属迁闽。据福建《云霄县志》及《唐开漳龙湖宗谱》记载,中原迁闽的64姓是: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庄、唐、邹、丘、冯、江、石、郭、曹、高、钟、汪、洪、章、宋、丁、罗、施、蒋、欧阳、司马;军眷有400余户、40姓,其中除与上述64姓相重者外,尚有卜、龙、尹、韦、甘、邵、金、耿、谢、宁、弘、名、阴、麦、种、上官、司空、令狐等姓氏。
唐玄宗时,由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前后历时7年多,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再次给中原人民带来极为深重的灾难,河南处于战乱的中心地带,受害尤烈,因之又有大批人移居南方,数量之多,无法胜计。这次南迁的河南人,有贤士大夫和农工商人,还有拥有先进丝织技术的手工工人以及其他人员;徙居地有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云南等。
唐朝末年,土地高度集中,赋役繁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寿州人王绪在黄巢起义的影响下聚众起义,攻克固始,固始人王审潮(一名潮)、审邽、审知兄弟三人参加义军,王潮被任为军正。后由于义军为蔡州刺史秦宗权所败,王绪被迫率众由固始南下,经江西,攻入福建。王绪心胸狭窄,滥杀无辜,引起将士不满。885年,义军至漳州,王潮与诸将囚杀王绪,被推为将军。王潮约束部下,“所过秋毫无犯”,886年攻入泉州,降唐,任泉州刺史;893年攻入福州,据有泉、汀五州之地,任福建观察使;896年升为威武军节度使;898年初死,由其弟王审知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尽有今福建之地。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他提倡节俭,减轻赋役,与民休息,境内安宁;又收用唐流亡人士为辅佐,建立学校,开辟海港,招来外国商贾,奖励通商,使福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在固始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共有27姓约5000人,全部在福建定居,为开发和建设福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这27姓是: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有关史书和谱牒里记有这27姓人入闽的事迹,还有其他姓氏入闽资料。此外,据《十国春秋》记载,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认为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一带距战乱中心最远,可以避难,所以有许多人徙居于此;还有唐代被贬谪到南方的一些官员的后代,以及在南方做官因战乱而无法回归的北方人,也都留居当地。除了两广及越南,还有迁入今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者。
北宋末年,金军攻破东京,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5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南宋开始。此后,南宋政府南迁扬州,又逃到镇江,最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从靖康之变至南宋定都后的一段时间,中原人主要是从河南开封一带出发,多次大规模南迁,成批行动者持续约40年左右,上自皇帝,下至市民百姓,包括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以及农、工、商等各行各业的人员,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都超过了以前各次迁徙,自然所包含的姓氏也难以胜计。此次南迁的中原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最多,其次还有迁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者。
在中原人历代南迁中,发生在唐初与唐末的两次固始向闽越大移民,在河南迁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对闽、台的影响尤为深远,因而闽、台许多姓氏的族谱里都有明确记载。由于陈氏父子、王氏兄弟及他们所率领的部众,都是以军人的身份入闽并为开发和建设福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皆以“唐朝军人”为荣;加之,唐代盛时,声誉远及海外,所以,他们的后裔移居台湾以及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后,便以“唐人”自称,海外各国也因称华人为“唐人”。既是“唐人”,大唐江山就是故土。久而久之,“大唐江山”简化为“唐山”,于是成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对祖国或故乡的一种习惯称呼,并由此生发出一些带有“唐人”的地名和关于“唐山”的一些故事。如海外华人的聚居地被命名为“唐人街”、“唐人町”,台湾人称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基为“唐山过台湾”等。
当然,从中原南迁的不一定都是客家人,但客家人却是因为河南先民的多次南迁才形成的。无论是三次、五次、六次、九次大迁移,均起自中原,主要是今河南。因此,说客家人祖根在中原或河南,都是言之有据、确凿无疑的。作者:谢钧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