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姓是怎样形成的,说法不一。南朝宋何承天《姓苑》说是“吴公子柯卢之后”。吴国为姬姓,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仲雍,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公子,本指诸侯之子,这里指柯卢。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柯卢是吴国的第10位君主,是西周时人,其5世祖周章,与周武王姬发同一时代,因柯卢是第9位君主余桥疑吾之子,又因吴国至柯卢的9世孙寿梦时才开始称王,所以,《姓苑》称柯卢为“吴公子”。柯卢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就是柯氏。南宋罗泌《路史》说:“齐太公后有柯氏。”齐太公即吕尚,亦即姜子牙,是齐国的开国君主。齐国在今山东北部,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故由齐太公后代形成的柯氏当出自今山东。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郑有柯陵,卫亦有柯,或有以地为氏者”。春秋时的郑国在今河南境,建都新郑;卫国的柯邑在今河南内黄县北。《春秋·襄公十九年》“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即此。所以,“以地为氏”之柯,出自今河南。此外,据《姓氏寻源》载,古代的羌(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及鲜卑(居住在今东北、内蒙古一带)都有柯姓;又据《魏书·官氏志》载,代北鲜卑族原有复姓柯拔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后,将其改为单姓柯氏。
以上情况表明,柯姓是一个多源的姓氏,早期分布即比较广泛。《百家姓》注柯氏郡望为济阳郡,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说柯氏“望出钱塘及齐郡”。济阳郡故地在今河南兰考县一带,钱塘即今浙江杭州,齐郡在今山东淄博一带。这说明柯氏曾是这些地方的大族,并曾于此涌现出一些名人,如南朝宋时钱塘有富豪柯降,齐有齐郡人柯益孙任南兖州典签。据《漳州府志》记载,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有中原柯姓将佐随从前往,后在福建安家落户。唐昭宗天复年间任太子校书的柯崇,即属此支柯氏。又据《柯蔡氏族谱》记载,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有河南光州固始柯姓人随从王审知入闽,居泉州元如观西水沟巷(今柯厝巷),至五代后晋出帝时(942年),柯宝自水沟巷移居莆田,后发展成为福建柯氏较大的一支,其留居观西者,历5世,至北宋的柯庆文时发展成为泉州望族,到了南宋时,家道中微,开始分散播迁。此外,据福建《柯氏族谱》记载,还有两支柯氏:一支是南宋时由河南济阳府迁入,居住在泉州东门外及永春诗山一带;一支是北宋末南宋初自贵溪县(今属江西)迁入,居于漳州府龙溪县都良村,后支派繁衍,遍于闽南,并有迁入广东者。柯氏的堂号为“瑞鹊”。
从清代干隆初年开始,福建柯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其中有文献可考的是柯清,他是福建漳州府南靖县脚桶头社石濑头人,于清朝嘉庆年间抵台,在今南投县鹿谷乡初乡村定居。现在,柯姓是台湾第38大姓,主要分布于嘉义、台南、彰化、台北等地。今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有柯姓华人,当是自闽、粤、台迁去。
见于史册的柯姓名人,大都在唐代以后,且多出自南方。北宋有南安(今属福建)人柯述,历知怀州,累官朝散大夫,赈饥有惠政。南宋有晋江(今属福建)人柯宋英,知梅州,以清勤著称,任职期间监狱无一囚。元代有书画家柯九思,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其书法雄健稳秀,画墨竹笔墨苍秀;还有戏曲作家柯丹丘,作有南戏《荆钗记》。明代福建莆田人柯潜,精于文学,有名士之风;其曾孙柯维骐,为明代史学家,门人前后达400余人,所着《宋史新编》,合宋、辽、金三史为一书,还着有《史记考要》及诗文集等。清初有医学家柯琴,浙江慈溪人,着有《伤寒来苏集》,对六经分证有特殊见解。清末有台湾抗日武装首领柯铁,台湾人,曾与陈发等领导台湾农民和手工工人武装抗日,屡次歼灭进犯的日军。近代有史学家柯劭忞,山东胶州(今胶县)人,清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等职,有史学著作多种。
柯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188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5%;分布较广,以浙江省居多,该省柯姓约占全国汉族柯姓人口的49%。此外,裕固族卡勒嘎尔氏,汉姓为柯;维吾尔族仿汉姓,取本名第一字母为姓,有柯姓;满、彝等民族也有柯姓。
台湾柯姓及旅居东南亚等地的柯姓华侨,与当地的蔡姓,由于绝大多数的“老家”都在闽南,所以这两姓一向具有联宗关系,而且在许多地方都建立有联宗组织。在台湾的台北市、基隆市、新竹县、台中市、台南市、嘉义县、云林县、高雄市等地,都设有规模庞大的“柯蔡宗亲会”;菲律宾、香港等地的“柯蔡宗亲会”也都是当地极负声誉的民间社团。作者:谢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