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诗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有诗云:“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展转来海滨。俭啬崇唐魏,盖犹三代民。”还有诗云:“筚路桃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这些诗句,简要地叙述了客家人的迁移史,明确指出客家人的祖根在中原。客家人的族谱家乘中也都记载着来自中原或根在河洛,例如:
《蕉岭赖氏族谱》云:“赖氏居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晋移治今河南许昌),已更数代……西晋永兴间,列室官浙东,从东海王越,讨成都王颍,卒于军,一子元公,公二子:长厚,次庄,迁松阳家焉。”
《嘉属刘氏族谱》云:“先主次子永公,初封鲁王,继封甘陵王,魏咸熙元年,东迁洛阳,遂家焉。自五胡乱华,永嘉沦覆,晋祚播迁,衣冠南徙,永公之裔,亦迁居于江南。”
《崇正同人系谱》卓氏条云:“晋五胡之乱,中原望族相率南奔,粤有卓祎者,为建安刺史,后因家焉。”同书吴氏条云:吴氏“世居勃海,散处中州,其后有随王潮入闽,而入于粤之潮嘉等处。”同书陈氏条云:“故陈氏郡望称颍川,宋末中原士族纷纷南随帝室播迁,有陈魁者,率其族众九十三人,移居福建汀州府之宁化上杭。” 同书郑氏条云:郑氏“世居中州,南宋孝宗时,有郑清者,以太师贬官福建上杭梅溪司巡检,遂家上杭。” 同书凌氏条云:凌氏“世居河南,至唐有凌孜,为会稽太守,迁居余杭;宋时,凌吉由余杭迁江西会昌。”
《梅州丘氏创兆堂记》云:丘氏“先世由中州迁闽”。
《蕉岭汤氏族谱》云:“迨黄巢乱后,汤氏从中原南迁。”
《道光五华蓝氏谱》云:“我蓝氏,系出汝南(今属河南)。”
蕉岭《程官部黄氏家谱》云:“侃公,由江夏而迁光州(南朝梁置,治今河南光山县,唐移治今河南潢川县)之祖也。仅方数世,锡祖字天与,因寇乱,由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入闽,卜居邵武之和平。”
《古氏重修族谱序》云:“汉魏齐梁之间,以古著姓登朝者,不乏人;迨及唐季,散居河洛……至宋由北而南。”这里所说的“河洛”,即黄河与洛水,指这两条河之间以洛阳为主的河南西部地区。
客家由中原大批南迁始于何时,说法不一。一说始于秦代,如吴炳奎等人的《梅州客家简说》云:“梅州客家先民来到梅州,最早始于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驻岭南戍边的五十万大军,其中一部分留在梅州地区安家落户。”一说始于东汉,认为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及军阀混战时期,自中原流亡到江南的许多士族,有一些即是客家的先民。一说始于晋代,认为《闽书》所云“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及《台湾省通志·氏族篇》中所说晋代从中原入闽者13姓中,就有客家先民在内。还有说始于唐者,始于五代者,始于南宋者,因而形成客家大迁移三次说、五次说、六次说、九次说等多种说法。
提出客家人“大迁移五次”的,是现代史学家、客家问题研究专家罗香林教授。他在其所著《客家源流考》中说:“客家先民原自中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尝再度迁移,总计大迁移五次,其他零星的迁入或自各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至的,那就不能悉计。”该书所附《客家迁徙路线图》(附后)及《客家迁徙路线说明》,对五次迁徙的原因与路线,作有如下阐释:
第一次:自东晋,受五胡乱华影响,由中原迁至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南北岸,以至赣江上下游,为迁移之第一时期。(由西元三一七年至八七九年。)
第二次:自唐末受黄巢事变影响,由皖豫鄂赣等第一时期旧居,再迁至皖南,及赣之东南,闽之西南,以至粤之东北边界,为迁移之第二时期。(由西元八八0年至一一二六年。)
第三次: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南下元人入主之影响,客家先民之一部分,由第二时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东部北部,为迁移之第三时期。(由西元一一二七年至一六四四年。)
第四次:自明末清初,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之影响,客家先民之一部分,由第二第三时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中部及滨海地区,与川桂湘及台湾,且有一小部分更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为迁移之第四时期。(由西元一六四五年至一八六七年。)
第五次:自同治间,受广东西部事件,及太平天国事件之影响,客家一部分人民,分迁于广东南路与海南岛等,为迁移之第五时期。(西元一八六七年以后。)按:“广东西部事件”,指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广东西部的台山、开平、四会一带土著与客民因争土地而发生的械斗事件。
从“图”中可知,客家迁徙的始发点有四:一支自洛阳迁至上蔡、新蔡(均属河南);一支自灵宝迁至光州;一支自长治(今属山西)迁至新蔡;一支自开封(今属河南)迁淮阳(今属河南),再迁颍州(今安徽阜阳)。这四支移民,除一支自山西出发迁入河南境外,其余三支均是自河南出发向南迁移的。以后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迁徙,均是以前一时期旧居为出发点的“再迁”。
实际上,中原先民的大规模南迁,并非只在晋代,而是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以后历代不断,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深远者,晋代一次,唐代三次,宋代一次,共五次。当然,从中原南迁的不一定都是客家人,但客家人却是因为河南先民的多次南迁才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