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鹤壁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鹤壁

“有山在而水自流——探访浚县泥咕咕系列”之六 泥咕咕:老调新声交织共鸣(2)

2013/4/16 17:16:30 点击数: 【字体:



  但宋庆春的作品韵味十足。从艺术特色上说,他的泥塑略貌取神,注重塑造人物的脸、手、脚,所捏的泥人面容亲和、憨态可掬,深得浚县泥咕咕的神韵。

  宋庆春童年时,家里并不怎么捏泥咕咕,他看别人捏,特别喜欢,就跟着人家干活,慢慢学会了各种手法。上初中时,他开始自己捏泥咕咕,这时他还没学会上彩,不知道都要加什么东西,最后上清漆时,常弄得各种颜色混杂,泥咕咕只剩下一片黑。但他在这方面有着过人的天分,很快便掌握了窍门,自己做出了很可爱的泥咕咕,拿到庙会上卖。第一次拿着自己辛苦制作的泥咕咕去卖,他收了一张五元的假钞,气得在山上哭了起来。一位赶庙会的妇女问明情况后,给他换了张真的,那个少年最初的“咕咕梦”才没有成为噩梦。

  1999年,家里送宋庆春去学修摩托车,学完后他对修车没啥兴趣,就到安阳一个钢厂上班。他姨父是股东又是厂长,安排他给钢筋打捆,这活儿比较轻松,月工资1000多元。但他在那儿干了18天就不想干了,他姨家人很关心他,常去嘘寒问暖,颇有个性的宋庆春觉得十分不自在,就跑回了村里。

  不久他跟着别人到宋学海家玩,一看宋学海的泥咕咕就喜欢上了,觉得干这个最适合他,好玩有趣,能挣钱又不受别人约束。于是托人说情,拜宋学海为师。两三年后,根据老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兴趣,他开始主要创作泥人。

  2003年,河南师范大学一位美术教师到村里买泥玩,看到宋庆春的泥塑“丰收”(老农卖粮查钱),很感兴趣,得知他压根没受过美术训练,就邀请他到学校学一段时间。

  随后,宋庆春到了河师大,边学素描,边教学生泥塑。一位老师看了他的泥塑,认真地对他说:“小宋,你不用学了,你的功夫可以!”宋庆春觉得,既然去了,不能没收获,还是很用心地画石膏素描。他似乎是那种天生不爱受拘束的人。画室里不允许抽烟,而他烟瘾大,忍了一个星期,实在受不了就回了家。

  在学校他画了十来张素描,回家后又坚持画了四五个月。这时他还到大 山上为游客现场捏人物肖像,不收钱,就是为了练手。开始捏一个肖像要四五个小时,后来一个小时就能完成。这段经历,让他受益很大。

  2004年他出师后自己干,几年的修炼,如今已有不少成功的作品。他的作品很受城里人喜欢,比传统的泥咕咕售价高出许多。2007年春节,他随宋学海在河南人民会堂参加文化庙会,作品大受欢迎,文化庙会没结束,就大多被订购了,每件二三百元不等。

  宋庆春现在年收入两三万元。他捏泥人全看心情,心血来潮多捏几个,心情不好一个不捏,捏也捏不好。

  宋楷占与宋庆春是同龄人,如今也主要捏不上色、吹不响的泥人。这两人经历相仿,都是在十来岁时,赶上泥咕咕兴盛期,村里到处是捏泥咕咕的,感觉好玩就学着捏。他曾跟人到郑州参展,看到别的摊位有捏泥人的,回来就开始试着捏。后来他也外出打工干过别的,2003年开始专业做泥塑。作品“360行”,主要表现老行业、老风俗,受到好评,被鹤壁淇河文化博物馆收藏。

  大山上有个文物征集部,主要经销民间艺术品。宋楷占的作品主要通过这个征集部销售,“我捏的,盖了我的章,他们都要。”

  老调重弹依然受欢迎 

  在杨玘屯,尽管泥咕咕整体上不太兴旺,但现有的艺人水平很高,泥塑给他们带来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加。不单宋庆春、宋楷占等人的新尝试很受欢迎,味道纯正的传统泥咕咕其实更受追捧。

  这几年传统文化热潮涌动,浚县泥咕咕走到了更多人的面前。很多人刚一接触,马上就被泥咕咕灵动传神的艺术风格吸引。但真正吸引人的,是杨玘屯泥咕咕特有的神韵,是古拙质朴中闪烁的灵性。很多人认为,新类型的泥塑,不管怎么变异,如果没有了这种积淀上千年才形成的神韵,那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著名老艺人王蓝田的作品一直畅销不衰,他家所有的泥塑都上色,都能吹响,尽力保留最纯正的传统味道。当然,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形式的东西,而是他家的作品形象生动、夸张简洁,不求形似而神采毕现,有着能代表泥咕咕传统的灵动和神韵。如今85岁的王蓝田仍然每天捏泥咕咕,对于他来说,这不只是生计,更是快乐和兴趣。为了生计,杨玘屯人将泥咕咕传承千年,但不只为生计,杨玘屯才积淀了至今能征服众人的魅力。

  在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中,村里手艺较为出色的人有了更大的热情。30多岁的熊学祥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捏的泥咕咕传统味道很足。前些年泥咕咕销路不畅,他到砖窑上给人开砖机,偶尔有人找上门要的时候,捏几个玩玩。这几年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捏泥咕咕上,“做的东西在家搁不住,都买走了。浚县泥咕咕宣传出去了。”熊学祥说,他从2006年春节开始专业在家捏泥咕咕,除了在庙会上卖,平时也有人要。2007年春节前两个月,他主要做礼品类,每套一二百元,没到春节就全部销出去了。

  这几年,浚县庙会越来越红火。2004年4月,这个古庙会被财政部、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浚县人对庙会的热情也十分高涨,每年的社火热闹非常。我们在大山下巧遇北杨玘屯会首熊文岭先生,热心的他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据他介绍,从他记事,村里就起会,这个村很大,整个村分五个会,东杨玘屯两个,西杨玘屯两个,北杨玘屯一个,从老辈传下来都是这样。到正月十五上山闹社火时,整个村一起上,算一个村;下了会各是各,相互竞争,每年都要分个名次出来。

  北杨玘屯起的是武术会,村里有习武的传统,几乎每家都有人练武,代代相传,代代都有高手。平时每天晚上大家凑在一起打几趟拳,上庙会的时候,玩的都是真刀真枪。

  为了让我们亲身感受一下,熊文岭专门召集了一场排练。那晚8时许,骤然响起的锣鼓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老“队(生产队)部”前的场地,很快围满了大人小孩。热了场子,十多位农民轮番操练起来,很快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杨玘屯流连了几天,村民们的绝活让我们惊奇赞叹,深深沉醉。村民对往事的诉说,让我们知道,泥咕咕可以做得极简单,搓几下就成;也可以做得很复杂,精工细作;可以是小孩子的玩具,也可以是富贵人家珍藏的艺术品。善于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变化是一种坚守。泥咕咕所具有的韧性,或许是它能够传承千年、生生不息的内在原因。

  近些年,在有些人看来,泥咕咕是生机萌发,在另一些人看来,它却是生存艰难。而它所具有的那种生存的韧性,让我们坚信,泥咕咕绝不是传统的残渣,而是深植传统的“老根”。民族文化如绵延数千年的连绵高山,只要有山在,泥咕咕就有源头活水;既然在无数次沧桑巨变中延续至今,它也必然可以在今天、在未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担任浚县泥塑艺术研究会会长的宋学海告诉我们,县里和村里计划将杨玘屯建成“原生态文化村”,准备在大伾山和杨玘屯之间建一个10米长、6米宽的大泥咕咕,里面塑瓦岗军群像和争夺黎阳仓的战斗场面,目前他们正收集史料,做前期准备。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 2007-6-19 作者:姚伟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