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人在天地之间,一年四季,春气生病,多在头部;夏气生病,多在心脏;秋气生病,多在肩背;冬气生病,多在四肢。由于人体气血运引直接受四时变化的影响,所以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也必须因时因地因病制宜。阴阳辨证是中医学说的灵魂。《周易》道阴阳,也就是说,我国讲阴阳之书始于《周易》。《内经》也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表明治病必须从阴阳为根本去辩证施治。阴阳在人体之内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偏胜,阳气必然受伤害。如果阳气偏胜,阴气必然受损害。热极生寒,寒极生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之生病在于阴阳失衡,治病的目的是在人体内外阴阳趋于平衡。“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治病如此,养生也如此。人在天地之间,人体的阴阳平衡无时无刻不受天地阴阳变化的影响,养生的目的就是要人体顺应天道阴阳的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五行观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思想。五行观即以《周易》五行配与人体五脏,即木主肝,火主心,土主脾,金主肺,水主肾。五行在一般情况下相互间保持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行是阴阳的具体应用。《中藏经》:“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始终。非阴阳不能为天地,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五行以阴阳为体,阴阳以五行为用。正是五行生克循环,运行不息,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如果在某环节上相克不及或是相克太过都会引起身体自我调节失衡。所以中医治疗要通过脏腑反映出的信息,治本治表结合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医易同源孙思邈仰人明堂图 唐代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说:“阴阳虽备于《内经》,变化莫大乎《周易》”。阴阳是中医的核心理论,《周易》是阴阳的鼻祖,没有《周易》,便没有中国的阴阳文化,更没有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