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姚伟 特约撰稿 贾宝倩 文图
引子
PREFACE
这段日子,奔走在郑州的河岸,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郑州的河越来越美了,一条条河,成为这座城市一道道风景线。
十年前,我们曾寻访郑州的河。那个时候,贾鲁河、索须河、七里河等惨不忍睹:河岸堆着各种垃圾,河中黑色的淤泥裸露,残留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臭气……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北方有河皆干,南方有水皆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中,郑州的河流一一断了水源,一个个成了无源之河,河道密布的郑州开始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仅240立方米,为全省的1/2、全国的1/10。高速发展的郑州,因为缺水黯然失色。
而今重访郑州的河流,我们看到了迥然不同的景象:河岸上芳草萋萋、绿树婆娑,河中清水缓缓流动,营造出空灵生动的环境,看上去赏心悦目。
最美的河道,在郑东新区。进入郑东新区后,贾鲁河、金水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都变得宽阔起来,水面浩渺,波光潋滟,有一种恢弘的气度。乍一看,每个人都会感到震撼:郑州有这么大的水面?!
感谢郑州生态水系的规划者和建设者,他们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水的灵性、水的美丽和水的滋润。
生态水系建设于2007年启动,短短六年时间,即打破所有质疑,取得如此成就,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郑州临近黄河,母亲河为郑州水系提供了水源;二是郑州拥有北方城市少见的丰富河道,十来条自然河道穿越城区,汇聚于郑东新区。
生态水系建设的最大动力,其实源自内心,源自郑州人对往昔水乡泽国的怀念和向往。古代的郑州,河、渠、滨、汊纵横交错,湖、塘、池、泽星罗棋布,并曾拥有两座上百平方公里的大湖——荥泽和圃田泽。
生态水系建设仍在继续,终将形成河湖相连的水网,打造“水域靓城”,这种城市建设思路,因承载着地域历史记忆,越来越被人们看好。
甘甜泉源 汇流成河
郑州地处豫西山地和豫东黄淮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郑州的河流,均发源于西南部,顺自然地势,向北、向东逶迤而来。
豫西山地形成的无数山泉,成为郑州河流的源头。据古代地方史志记载,这些河流大多水质很好,金水河“清水潺潺,两岸成荫”,风景很美;索须河清澈见底,且河水清冽甘甜,当年郑州“双桥酒”颇有名气,就因为是用索须河水酿造。如此上佳的水质,是郑州西南山地对平原的慷慨馈赠。
在郑州十来条河流中,贾鲁河是“老大”,除枯河注入黄河外,其他河不管流得多飘逸多自由,最终都投入了贾鲁河的怀抱。看看这位“老大”的出身,我们大约就能了解郑州河流的来历。
贾鲁河上游主要有两支,西边一支叫贾峪河,源于新密市袁庄乡南湾长里沟,因流经春秋时著名的京邑,这个支流古代被称为京水。东支有三个源头,西源在新密白寨镇圣水峪,中源在二七区侯寨乡三李村的冰泉、暖泉,东源在侯寨乡刘家沟九娘娘庙泉。
贾鲁河的这些泉源中,圣水峪和冰泉、暖泉最有传奇色彩,令人向往不已。
圣水峪有一天然水池,中间盆口大的泉眼,汩汩翻花,常年流量0.25立方米/秒,是贾鲁河的主要源头。
冰泉、暖泉都位于侯寨乡三李村外的一条深沟中,尽管相距不远,两个泉的秉性却迥然不同,冰泉极凉,三伏天也近不得;暖泉之水则常年温暖,三九天可下去洗澡。
有郑州网友曾只身探源,找到了圣水峪和冰泉、暖泉,据当地老人讲,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些泉眼渐渐干涸,曾经喷涌而出的泉水,全没了踪迹。如今圣水峪的泉眼,形似一口不规则的井,深不见底。前两年,一位曾看着泉眼消失的老人下洞探险,到达地下70多米处时,听到远远有水声,至此洞口变小,无法通过,老人只得折身返回。
对于水资源的变迁,新密人感慨最深。过去山里到处是泉眼,随处有溪流小河,如今泉干河干。在郑州水务局河道处采访时,专家们告诉记者,这些泉眼,不是植树造林涵养水土就能恢复的,无序的煤矿采掘,破坏了山区地下结构,山区地下水资源,可能再也难以恢复旧貌。
水患曾令郑州人头疼
如今缺水的郑州,很难想象以前曾饱经水患。如今靠着黄河水补给才得以复活的各条河流,历史上都曾一夜暴涨,为患匪浅。
发源于西南诸山的大小河流,平时水势平稳,有的甚至如同溪流,水势弱小,如金水河等。但一到汛期,大小河流都会改头换面,波涛汹涌,形成水患。
五六十年前,贾鲁河水量充沛,可通舟楫到中牟,1974年,在中牟花桥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4.67亿立方米。这条河汛期“暴怒”之时,水势相当浩大。据郑州市水务局提供的资料,按照洪水痕迹测算,1935年这条河最大洪峰流量达到3590立方米/秒,这个数字很是惊人,超过如今黄河汛期的流量。
在郑州的河流中,索须河的历史最大洪峰流量排在第二,1871年,索须河发生大洪水,按照洪水痕迹测算,最大洪峰流量达2500立方米/秒,也约略相当于如今黄河洪峰流量。
潮河是郑州河流中的“坏孩子”。这条河发源于新郑市郭店乡徐庄,泥沙含量极大,汛期时常泛滥,郑州东南的沙土地,多是由这条河冲积而成。相比之下,七里河是“好孩子”,这条河也发源自新郑,经水磨周北流祭城,历史上这条河利于灌溉,并且沿河适宜建造水磨,是造福一方的“好河”。但后来因下游不畅,“好孩子”也有了脾气,曾泛滥为患。
因河流流量变化太大,郑州东边的低洼处形成了诸多湖、塘、池、泽,成为调节水量、减轻水患的天然“水库”。
塘陂、湖泽星罗棋布
古代郑州池塘湖泽极多。
过去郑州城面积不大,城内却也很有几座池塘,如浮波池、硝滩池、北大坑、黄殿坑、柳叶坑等,都不大,但常年有水。老城之外,更是多有湖泽,如城湖、梁家湖、螺蛭湖、五龙池等。
五龙池又名五龙口,位于今农业路与桐柏路交叉口北,地下水喷涌成泉所形成。相传此泉有五龙,能兴云降雨,每逢大旱,常有人来此祭祀。
螺蛭湖位于郑州经济开发区第五大街一带,此处地势低洼,每逢夏季水流汇聚,形成浅水湖,以盛产螺蛭闻名。陇海铁路曾在此设有螺蛭湖站,至今仍有螺蛭湖村。
梁家湖位于螺蛭湖东,也是夏季地表径流汇聚而成,几百亩大,可以种植莲藕、养鱼。至今此处仍名梁湖村。
城湖位于今未来路货站街口一带,与凤凰台相对。这个湖历史很悠久。隋唐之前就存在,东魏曾以此湖赐仆射李冲, 故称仆射陂,又因位于郑州城东, 被称东湖。
这个湖面积较大,明清郑州史志和文人诗作中,有的说“方圆十里”,有的说“十余顷”(即1000多亩)。这个湖不仅面积大,而且种有大量荷花,风光旖旎动人。康熙《郑州志》记载,“城湖……广可十余顷,水光如鉴。前对凤凰台,如屏如幛。夏月荷花盛开,香风袭人。一郡之胜概也”。而康熙二十九年郑州学正徐杜则在其《郑州览胜赋》中写道:“东郊有湖,方可十里。澄澈如鉴,一泓清水。”“翠鸟翔于波上,锦鳞游于渊底。迎岸弱柳垂丝,满塘鞭蕖放蕊。秔(音jing,通“粳”)稻离离,恍若南国莳种;渔舟泛泛,疑是沧浪停舣。君子亭边,可以乘兴纳凉;东山脊上,得以极目眺视……”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郑州城湖之风采。
乾隆年间,郑州知州张钺主持张罗出“郑州八景”,其中“凤台荷香”就是这城湖风光。张钺的七言绝句《凤台荷香》专写城湖景致:“台荒不见凤来翔,路转回廊得小凉。十里薰风三尺水,红云擎出翠云乡。”
新中国成立后,省会迁郑,人口剧增,已被淤浅的城湖逐渐被平整为农田。后来郑州城市框架拉大,昔日的城湖如今已楼房林立。
城湖并不是郑州最大的湖。郑州最大的湖在现高铁站以东区域,名叫圃田泽,面积数百平方公里。此外郑州北郊还曾有著名的荥泽,这个湖的大小,今天已没人说得清楚。
荥泽和圃田泽,在中国历史上名声赫赫,沟通天下的鸿沟,和后来的隋唐大运河,都曾借重郑州水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