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工作,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隋唐大运河考古队于2010~2011年对郑州段做了全面的调查工作,基本弄清了运河河道的走向,并对部分地段进行了勘探和试掘等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
隋唐大运河故道郑州段是通济渠的重要一段,它西起洛阳市,沿洛河自偃师与郑州市巩义交界处入境,经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5个县(市、区),东南与开封县境相接,全长150余公里。现今运河故道伊洛河段尚存,邙山以北河段已全部被黄河所夺,郑州北部及东南部中牟境内运河故道亦多淤埋地下,仅部分地段还依稀可见运河遗迹,如惠济区惠济桥段、丰硕桥至贾鲁河段索须河、杨桥、万胜等还保留一段河道遗迹。
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初期,郑州市就加强了境内的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发现了一批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产及运河遗迹。2007年,河南省八市启动大运河申遗项目。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全面了解大运河的现状、具体走向和沿线现存文化遗产状态,2008年郑州市向国家文物局报送了大运河项目材料,2009年10月制定郑州段大运河申遗方案,全面开始收集、调查、整理工作。2010~2011年,在省、市文物局的支持和指导下,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大运河考古队开始对大运河沿线进行全面调查,并在工作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在采取传统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等手段的基础上,并结合人类学的有关调查方法,对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进行了立体扫描,获取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和民间传说。洛口仓、惠济桥段河道、水溃等遗迹是这次调查重要收获之一。
洛口仓,亦名兴洛仓,是隋朝最大的粮仓,建于隋大业二年(606),与大运河有密切的关系,各地的漕粮,通过庞大的水运网络输送到这里蓄积,成为当时调剂东西南北的粮食物流中心。2010年下半年在巩义伊洛河入黄河处东南角的七里铺岭上对汉代将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整个城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150~300米,高1.5~4.5米,城墙系挖槽夯筑而成,夯层明显,厚8~12厘米,圆形平夯,夯窝平整。对城墙解剖了解到,该城始建于汉代,到隋唐时期对局部进行加固修补并继续使用,结合《隋书· 地理志》《唐书·地理志》《西征道里记》《读史方舆纪要》等文献资料确认,将城与隋唐时期的洛口仓城位置相符,应是当时保卫洛口仓的驻兵所在地。另外,在其附近还分布有“军粮道”和“烟坡”等与洛口仓有关的遗迹。
2010年底,通济渠荥阳故城段(即丰硕桥至与贾鲁河交汇处的索须河段)进入大运河申遗“立即列入项目”,通济渠荥阳故城段与索须河重合,西自丰硕桥,东至祥云寺村与贾鲁河交汇处,全长约15公里,目前索须河河道部分河段河面宽达40余米,河堤基宽20余米、顶宽近7米,河床宽200~300米不等。为弄清通济渠出荥阳后从邙山头向东南至荥阳故城段河道走向,2011年初,经向国家文物局申报通济渠荥阳故城段发掘申请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在惠济桥南北两端对该段进行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工作。惠济桥是一座三孔石桥,桥面长14.44米,宽5.08米,建于元末明初。惠济桥建在惠济河上,惠济河在不同时期曾有通济渠、汴河、运粮河等叫法。由于黄河的多次泛滥,大运河故道大部分早已湮没在地下,地面多无存,部分河段因后期治理也变成了不同的名字。《顺治荥泽县志》载:“隋堤,在汴河故道,隋炀帝所筑。” 《顺治荥泽县志·山川》载:“汴河,在旧县南二百五十步,即裴侍中耀乡立其汴渠。开元二十三年,分汜水、荥泽、武陟三县地,于轮场东置,以便漕运。郦元注云:‘大禹塞荥泽,开渠以通淮、泗。’《汉书》云:‘初,平帝时,汴、河绝坏,明帝永平中,乃令王景理渠堤。’《坤元录》又云:‘自宋武北征之后,复皆淹塞。隋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汴口堰在县西,又名梁公堰。隋文帝开皇七年,使梁睿增筑汉古堰,通河入汴也。”根据惠济桥所在的位置,结合上述文献资料记载及现存大运河河道索须河段,我们开展了对惠济桥南北两侧的河道进行了勘探,经勘探所知,从黄河南岸大堤至丰硕桥段发现一段隋唐大运河河道,略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在丰硕桥处向东折向索须河,河道宽150~200米,深15米不见底,两侧发现有路堤(河堤),宽4~8米。在惠济桥南侧及南部河道经过试掘,出土有唐、宋、元、明、清时期堆积层及大量文化遗物,尤以元明时期遗物最为丰富。河道西侧河堤经过解剖,发现其时代最早到元代,晚至清代,元代以前河堤已不清晰。
2011年初,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郑州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郑汴物流通道工程中,对位于中牟县官渡镇水溃村西北约500米处的一段运河遗迹进行发掘,并对周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勘探。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勘探和发掘难度较大,在发掘过程中采取了降水方法,向下发掘至7.5米,发现深灰色淤积层,出土有少量宋元时期的陶片、瓷片等。结合发掘的地层剖面,在周边近30平方公里范围分布着一处呈东西向的沼泽地。而在发掘区以西部分,在勘探中发现一些奇特现象,每间隔三四百米,青灰色淤积土层总会出现约一百米的断档,而这近百米内堆积着较为纯净的黄褐色土层,在这百米黄褐土层过后再次出现青灰色淤积土层,这种断档的黄褐色土层共发现有三、四段。这些现象表明此处应是用于调节水量的大型水利设施,即“水柜”。据当地群众介绍,在发掘区东北部不远处郑开大道与长青路交叉口南部,2007年修建长青路时在西侧取土曾挖出一个带有铁链的铁锚,铁锚出土位置距地表约6~7米,结合该区域地层堆积情况,应属宋元时期。而铁锚的发现也印证这里曾行驶过大型船舶。同时,结合勘探、发掘和文献记载,对中牟段大运河作了详细的调查,并基本搞清其走向。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调查取得了重要收获,发现了多处与运河有关的遗迹和丰富的遗物,对大运河申遗丰富了文献资料,提供了实物证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顾万发 汪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