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走进郑州 >> 印象郑州 >> 浏览郑州

岳家绣阁深几许 蓝砖黑瓦百年霜

2013/7/10 9:39:24 点击数: 【字体:

 

  郑州南大街西侧,有一个小院子。它的名字很特别,叫“南门西拐”3号院。

  院里,有一栋小楼,始建于清代,坐西朝东,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一间。蓝砖黑瓦间,楼前一根手臂粗细的葡萄藤盘旋向上,枝叶倒还茂盛。

  这栋硬山式的二层小楼,静静地矗立在老城墙的北侧,述说着老郑州的记忆。

  曾经有多少的缠绵,发生在这里,又有多少香艳的诗文,让人浮想联翩。

  这里有红娘的故事,有怒沉百宝箱的传说。这一切,让“绣楼”和一个个唯美和传奇女性,悄悄地联系在一起。

  这栋二层小楼,如今正坐落在一个文化用品厂内。小院里的房子,因为修建古城墙都拆迁了,最深处的这栋二层小楼却保留了下来。

  现在的小楼,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崩裂,二楼顶上两个唤作墀头的龙头砖雕倒还完好,一南一北,龙头昂首空中做吐水状,龙须飘动,活灵活现。

  小楼山墙上有精美的砖雕门罩,屋顶是片片黑瓦,虽有部分脱落,总体保存完好。楼内内檐结构十分考究,门楼、墀头、荷叶墩、雀替等雕饰精美,做法独特,艺术性强,墀头八字墙做法,应是省内目前发现的首例,梁架上用蝉肚雀替的做法,也十分罕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这栋小楼,就是郑州市区仅存建于清末的绣楼,人称岳氏绣楼。

  郑州市管城文物局的郑晓旭说,这里原是岳家大院的所在,绣楼是岳家大院仅存的一部分,“这个楼是清末建的,至少有120年了。当时是岳家大院。岳家是老郑州南门出名的富户,祖上是做药材生意的,非常富有。大院原来大门朝东正对着南大街,曾有好几进的院子”。

  而这栋绣楼,原本是岳家大院中最后侧最不起眼的建筑,是安排家里未出阁的女子的住所。

  试想,一名女子能安安静静置身绣楼,本身就是家庭富裕的体现。她们衣食无忧,才能沉醉于女红之中,绣楼对于女人,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位75岁的刘姓老爷子,从小就生活在这附近。他说,南大街以前可是郑州的富人区,这儿人们的穿戴,在郑州是出了名的。以前,郑州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穷东街,富西街,穿靴戴帽住南街,挑挑担担是北街,搽脂抹粉衙前街。”

  这位老爷子介绍,在他很小的时候,南大街还有一样,也是出了名的,那就是槐树:春天里槐花飘香,夏秋季枝叶茂盛、绿荫掩映,淘气的孩子们会爬上槐树撸槐花吃。一直到城墙重修前,城墙上还有槐树,现在商城路那一段城墙,春天的时候还是槐花飘香。

  满头花白的老人,在讲起过去的这一刻,他那发亮的眼神,似乎是他已经穿越回了童年。他可能正在城墙撸槐花,可能正在老饭馆里打牙祭,抑或是和他的爷爷一起正在逛着繁华的南大街的“骡马市”。

  老人、绣楼、岳家大院和这高高的城墙,可不就是老郑州岁月的见证吗?(记者 邱琦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2013-05-2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