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走进郑州 >> 印象郑州 >> 浏览郑州

荥阳油坊村:见证豫商兴衰的秦家大院

2013/7/8 14:36:23 点击数: 【字体:

 

       中原网讯(通讯员 蒋士勋)高村乡油坊村地处高村乡西北,人口1902人,7个村民组、2个自然村,土地1910亩。主要姓氏有秦、闫、刘、李等。油坊村地势平坦,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为生活主要来源,道路畅通,荥马公路在该村绕过。

  油坊村,是目前荥阳市保存古代民居砖木建筑最多的村庄。二十多年前,村里高楼林立,故居成片,村外还有几尺厚的城墙,随着时间的推移,整片的故居已经被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所替代,仅剩十余个庭院保存较为完整。故居的主人基本都姓秦(油坊村95%都姓秦),油坊的秦姓源于山东郓城,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山东举人秦景瑗到当时的河阴县(现荥阳境内)任教谕,落户到现在的油坊村,整个村庄都是秦家的地盘,繁衍出了整个村庄的秦姓。

        油坊秦府大院建成时间比康百万庄园(巩义)还要早。据考证,秦府大院约建于明末清初,距今有几百多年的历史,与巩义康百万庄园一样,荥阳的秦家大院也见证了一个“豫商”家族的兴衰成败,秦府大院为了解和印证“康雍乾”时期的社会情况提供了一份最生动、最真实的画卷,是研究当时北方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秦府大院有无法估量的抢救和保存价值。

        油坊秦姓家族兴起,应该归功于明朝一个叫秦川的后裔,他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周定王府上的女婿。明朝土地集中非常严重,秦家依靠着官方关系,通过聚敛土地迅速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然而这些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留下,具体真正的发家史无从考证,不过据说当时整个秦姓家人非常勤奋,曾经的家谱记载都是:某某某,巨富,故能留给后人如此雄伟的建筑。村中人曾这样形容当时的秦府大院主人富裕,秦姓的生意遍及全国各地,尤其是河南到北京,沿线都有秦姓自家的商铺。“马行千里,不吃别家草,日行千里,不走别家路”,据说解放后,国家实行公私合营,秦姓在北京一家经营珠宝生意的店铺掌柜连夜来到油坊村,征求东家对“公私合营”的意见,但是到达后,竟然找不到东家的门,不认识东家。

  故居建筑格局都是“前客厅,后楼院”,典型的中原四合院格局,村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当时一代武学大师秦承宗(秦承宗是荥阳苌家拳创始人苌乃周的弟子)的家,乾隆初年修建。以此处院落为例,院子由4所均为一层的房屋组成。具体为临街房(含大门楼)、左右厢房、正方(客厅)。正房之宽、高,明显大于其他房屋,屋内用粗大的上好木材做梁柱,前檐下的斗拱上均饰彩绘图案,檐柱及廊柱的柱础石别致精美,雕刻动物等图案。

       从秦家大院步行不到五分钟,会看到一座坐北向南,楼房三所,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20世纪20年代为秦和尚所有,30年代卖于天主教会,期间曾办过教会私塾学校,1944年秋至1945年春,中共在此建立地下联络站,以加强嵩山抗日军分区与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联系,80年代,重新恢复天主教会至今。中共地下联络站工作期间,曾护送过中共许多重要党政领导和工作人员安全渡过黄河,对扩大党的影响,保证地下交通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建议,依据当地老人的回忆,结合中原地区民俗建筑风格,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对该村现存古建筑进行修缮。拆除周边现代民居建筑,恢复古村落原貌,把附近村庄的古建筑迁到该建筑群内,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古建筑群。同时利用秦府大院距离黄河近,以及位于楚河汉界风景区附近的区位优势,如能抢救开发并对外开放,对宣传中原文化和黄河历史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3-07-0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