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窑洞,也许你最先想到的是陕北。其实,咱们河南的一些地方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窑居历史。据说,郑州西南的人们从前住的大多都是窑洞,如马寨、荥阳,都是窑洞密集的地方。因为这里的土质较密,适合打造窑洞。
只是如今,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世代生存在窑洞里的人纷纷向砖瓦房和高楼大厦中乔迁,如今以窑洞为居者已是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势下,窑洞人生即将成为历史。
地点:郑州西南马寨镇 人物:张本立,58岁
张河村的窑洞,相当于他们村的休闲公园
位于郑州西南的马寨镇属丘陵地带,几个村子都有窑居的风俗。在张河村,已经废弃的窑洞随处可见。
今年58岁的张本立是张河村人,去年,他在自己砖厂的原址上开始修建张家湾。如今,张家湾已经成为本村和附近村庄村民休闲娱乐、宴请宾客的好地方。
“这里就相当于是我们村的公园、广场,已经有不少乡亲都习惯晚上来这里散步。”张本立算是村里思想很新锐的人物了。上世纪90年代,兴起楼房热,他开了砖厂,村民们建楼用的都是他的砖,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村子里的楼房越盖越高,废弃的窑洞也越来越多。如今又兴起休闲热,他便策划要建张家湾,还把世代居住的窑洞当做一大亮点。
张家湾的窑洞确实很有特色,张本立称之为“宫殿窑”,顾名思义就是窑洞中的豪华版。
小时候住过土窑洞的张本立告诉我们,以前穷,也没什么可用的材料,都是直接在半坡上打土洞,然后用玉米秆一挡做门,这就是一个家了。只有个别条件好一点的才自烧土砖把土洞圈起来。窑洞冬暖夏凉是不假,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还是慢慢从半坡搬向了岗上。“建的都是楼房,现在四五层的都不少”。
也还有恋着窑洞的,当仓库储存东西,也有用它致富的,当花房养花。“窑洞恒温。不会忽冷忽热,夏天最高温度24℃,冬天最低温度14℃。”
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虽然很普通,但是在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圆弧形更显得轻巧而活泼,这种源自自然的形式,不仅体现了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在冬天时可以使阳光进一步深入到窑洞的内侧,从而可以充分地利用太阳辐射。我的导师刘加平先生曾这样评价窑洞建筑:窑洞冬暖夏凉,住着舒适、节能,同时传统的空间又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朴素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也是别具匠心。
“土打的窑洞丈二宽,夏天凉爽冬天暖”。窑洞大体上可分为土窑洞、石窑洞和砖窑洞。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石窑洞是用石头做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
“土窑的安全性没有保障,下暴雨时容易有危险。而用砖或石头圈过的窑洞,则可以使用上百年。”
正如园林之于苏州,山水之于江南,提及窑洞,人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陕北。其实,我国是一个窑居比较普遍的国家,从新疆吐鲁番、喀什,甘肃兰州、敦煌、平凉、庆阳、甘南,宁夏银川、固原,陕西乾县、延安,山西临汾、浮山、平陆、太原,河南的郑州和洛阳以及福建龙岩、永定和广东梅县等地区都有窑居的历史。郑州地势西高东低,从西到东地势起伏复杂,高低悬殊,山地、丘陵、平原之间分野明显,为窑居提供了基础,本期《城市故事》带你走进郑州的窑洞人家。
登封大冶镇朝阳沟村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因豫剧《朝阳沟》而红遍大江南北。这个位于山地的村庄,一座座依地势而建的农家小院充满着现代气息,其实,这里的很多村民还保留着住窑洞的习惯。
提起窑洞,村民杨德成邀请我们去他家里看看他的“冒牌楼”。这是一座颇有现代气息的农家小院。院子里辟出一块菜地,小楼整个用白色的瓷砖包裹着,显得特精神,和我们一路看到的低矮的瓦房似乎隔了很远的光阴。杨德成神秘地笑着,邀请我们进屋,门厅里,杨德成的老伴正和三个亲戚邻居玩“斗地主”。
过了厅,我们惊讶了。原来门厅后面竟然是三间窑洞。4米高弧形的窑洞顶,让人立刻感到室内的空旷和舒服,带着喜庆红色的地板则彰显着主人对红火日子的渴望。
“住惯了窑洞,宽敞自然,冬暖夏凉。当村里人都盖现代的小洋楼时,我舍不得,就采取了这种土洋结合的方式,从外面看是小洋楼,进到里面还是我熟悉的窑洞。很多人都把我这楼称作‘冒牌楼’。”杨德成的语气中充满着自豪。
先富起来的杨德成有条件既赶时髦又保留本来的居住习惯,当然,还有一些村民停留在较原始的窑洞生活中。一进张大妈的院子,我们有些愕然,略显沧桑的窑洞,没有院墙的院子,院东紧临悬崖,如若不是坑洼不平的地上跑着的那只猫打断了我们的思绪,我想我们会呆呆地站上好一会儿。
门没有锁,推门便入。窑洞共三间,和杨德成的窑洞相比,这里太过简陋,没有什么太像样的家具,唯一相同的是正堂上挂着的毛主席像。张大妈的孩子在山下建了现代气息的小楼,要接他们去住,可他们住不惯,还是喜欢住窑洞。
俗话说:“没窑光房不算宅”
郑州窑洞人家
民间的窑洞情结
巩义素来以八大庄园闻名,其中不乏大规模的窑居。“状元府离我们很近,虽然破败了,但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张沿的父亲是旧时的私塾先生,张沿也算是知识面相当丰富之人。“父亲去世后,留下两个窑洞两间房,我们弟兄四个一人一个,我要了房子。但因为受‘没窑光房不算宅’的传统观念影响,建窑洞一直是我的愿望。开始是土窑,到了一九七几年的时候才用石块砌起来。”
提起当年用人力架子车从山上运石头的经历,张沿感慨不已。“用锤子打开,几十斤的一个人搬,一二百斤的就得两三个人抬。”
建窑也是门学问
讲起建窑,也是门学问。窑洞的方位确定之后,开始挖地基。如果门前有沟洼,可用架子车把土边挖边推进沟里,这样扔土方便,就比较省力。如果要挖地坑,经济不好的家庭或者地形不利于机械施工的,则完全要靠人力用筐一担一担地担上来,非常辛苦。过去人们修庄子,只有利用农闲、雨天挖土运土,起早贪黑地干活。饭前饭后地挤时间,能担一担是一担,肩上的皮脱了一回又一回,双手上的茧子磨起一层又一层。常常是老幼不得闲,这一辈人完不成,下辈人接着干。地基的大致形状挖成以后,就要把表面修理平整,当地人叫做“刮崖面子”。刮者的眼力、技艺、手劲和力气好的话就能在黄土上刮出美妙的图案。
其次是打窑洞。地基挖成,崖面子刮好后,就开始打窑。打窑就是把窑洞的形状挖出,把土运走。打窑洞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窑洞打好后,接着就是镞窑,或叫“剔窑”、“铣窑”。从窑顶开始剔出拱形,把窑帮刮光,刮平整,这样打窑就算完成了。等窑洞晾干之后,接着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泥窑的泥用干土和才有筋,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顺。湿土和的泥性黏不好用。泥窑至少泥两层,粗泥一层,细泥一层,也有泥三层的。日后住久了,窑壁熏黑,可以再泥。
第三步是扎山墙、安门窗。窑泥完之后,再用土坠子扎山墙、安门窗,一般是门上高处安高窗,和门并列安低窗,一门二窗。门内靠窗盘炕,门外靠墙立烟囱,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有利于窑洞环境,对身体好,妇女在热炕上做针线活光线也好。
经过这几步的挖掘修整,窑洞基本挖成。由人们劳动挖掘出的窑洞,有着独特的居住价值和文化内涵。它比较坚固、耐用。在当地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窑洞。民间也流传着:“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
窑洞拱顶式的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极强的稳固性。为了住着放心,也往往在窑洞里使上木担子撑架窑顶。经过几辈人,风雨过来,几易其主,修修补补,仍不失其居住价值。
“现在农村还有专门建窑的人,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少,不知这种挖掘方式会不会渐渐失传。希望在这些窑洞存在的时候,还有一些挖掘窑洞的人时,能保存下来一些资料,希望的是这种精神能被人继承,让我们这些中华子孙了解我们的文化,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