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庄园又名“柏茂住宅群”,位于巩义市新中镇的新中村。嘉靖癸丑(1553年)县城被水淹,柏茂家族来到缸窑沟,后改琉璃庙沟(现称新中村)。从此,柏茂家族在巩县繁衍生存,一代扎根这里。清朝道光年间(约1835年前后),十六世张辉明和叔叔张宏道开钱庄,看到自家窑头古柏树苍劲挺拔、枝叶繁茂,取“柏茂”作为钱庄字号。
走进庄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庄园原有院落30余处,占地约100余亩。现保留下来的院落有13处,房屋86间,窑洞90余孔,其中5、6、7号院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一、二院为两进式四合院,主体建筑为三座庑顶式楼房,砖木结构,歇山抹角,四坡七脊,筒瓦盖顶。中间楼房共用,其前后墙壁有门有窗,其东南西北四面畅通无阻。每座楼西侧依山面东建三层窑楼,每层窑楼砖券三孔窑洞,第一层楼房和窑洞均出檐2米,檐下置石柱,石柱上刻有文字、花卉和人物图。第二、三层窑洞为安置阳台,均依次后退3米。三层窑洞间有砖砌耳道相通,上下窑洞间有砖砌台阶相连,迂回曲折。庄园西南角建有“看家楼”,方形,四层,壮观至极。
登高眺望,整个庄园可谓气势雄伟、雍容华贵、山水相依、天地互映。站在这片具有官宦气派的庄园面前,品味着楼阁耸峙,挑角飞檐,气势凌空,窑楼层叠,曲径回廊的独具特色。
在巩义,位于巩义市东25公里处的新中镇新中村,是巩义七大庄园之一的张祜庄园。庄园建筑风格中西结合、豪华气派,且又不失于典型的北方民居依山筑窑洞,临街盖楼房的建筑特点。整座庄园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雄浑庄重,是一座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大型封建资本家庄园,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巩义播报 陈振翔 文/图
花瓦坛成就百年传奇
清朝道光年间,“柏茂钱庄”开张的时候,有个卖煤人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6串钱存入“柏茂钱庄”,存钱的契据带回家后放在抽屉里,急忙赶着毛炉卖煤去了。年迈的老母亲不小心碰裂了盛面的旧瓦坛。由于日子过得艰难,没钱买新的,心想找些纸糊一下对付着还能用。于是,老人到处找纸,翻出抽屉里一卷纸,老人不识字,用这卷纸把破瓦坛里外糊得结实严密。
晚上卖煤的儿子回来,抱起“花瓦坛”细看,存钱的契据墨汁淹得一坨坨、一片片,哪里还能分清字迹,想着这几年的血汗钱一下子完了,便失声痛哭起来。此时,老人知道由于自己不识字闯下了大祸,后悔莫及。要抱上“花瓦坛”去“柏茂钱庄”尽力为儿子挽回损失。儿子觉得根本没有可能,不让母亲去,甘愿吃这个亏。
老人抱着糊满了6串钱契据的“花瓦坛”来到“柏茂钱庄”,正如儿子说的一样,钱庄“伙计”说:“这哪里是契据,什么字据都看不清了怎么给你兑换?”僵持之时,钱庄掌柜张辉明来到柜台前,问明了事情的原委,先招呼老人坐下,再仔细看了看“花瓦坛”,说:“这纸很像我们的,你们查查存根!”经过查阅,得知老人的儿子确实在钱庄存有6串钱,便吩咐“伙计”给补办新的契据。“伙计”心想,再拿来完整的契据怎么办?不然的话要多兑出6串钱!因此迟迟未动。辉明明白“伙计”的心事,说到:“在新契据上注明时间、原因就行了,做生意贵在诚心。”
这是一件小事,但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柏茂钱庄”掌柜张辉明就是靠诚信经营,赢得了民众的信任,“柏茂钱庄”得以发展做大。
豫西红色政权的摇篮
抗日战争时期,柏茂庄园曾是豫西八路军一支队司令部和豫西一专署所在地,为八路军抗日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4年,“陆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三团司令部”、“八路军豫西行政专员公署”曾在这里驻扎。1944年4月,日寇发动河南战役,毛泽东同志发出《关于向河南发展的指示》后,成立了以皮定钧为司令员,徐子荣为政委的“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开展豫西革命工作。抗战时期,张祜庄园曾是“陆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三团司令部”和“八路军豫西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八路军曾在这里大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政权,动员各界人士捐钱、捐物,筹粮、筹款,支援前方抗日斗争。
作为黄土高原较为典型的建筑群,位于巩义市新中镇新中村的张祜庄园兼具文化、红色、生态等特色,是中原地区庄园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庄园1、2号院为馆舍,布有展室50余间,其中窑洞20余孔、楼房20余间,展览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通过大量图片和展品再现了当年豫西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恢弘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