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召开了“成吉思汗后裔校姓历史文化与发展高峰论坛”。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政协中牟县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的五十余位领导嘉宾与专家学者参加。
论坛由全国校氏联谊主要负责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校姓委员会会长校凤岭主持,并致欢迎辞。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党总支书记刘翠兰致辞。她讲到,近年来我系多名专家教授参与了校姓的研究,以及成吉思汗后裔校姓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和研讨活动。今年我们系赴河南中牟县参观考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成吉思汗后裔校氏文化的这种认同感和亲近感,加深了情感,加深了友谊。今天我们举办高峰论坛,最主要目的就是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对于木交园的规划与建设,形成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今天的高峰论坛变成推动成吉思汗校姓文化研究和木交园项目研究最有效的科学动力。
政协河南省中牟县委员会主席张书勤致辞。他讲到,一是祝贺第三十七届北京那达慕大会胜利举办,那达慕大会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体育盛会,是历史与文化的积淀结晶,体现出蒙古民族 特有的热情、豪迈,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凝聚着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祝福草原,共创美好家园的时代特征,本次北京那达慕大会也呈现出祥和喜庆团结奋进景象。二是祝贺校姓厘清源流通过专家研究讨论一致认为校姓先祖为蒙古族,乃成吉思汗嫡系子孙,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孙,撒立答的后裔,其渊源脉络为成吉思汗-术赤- 拔都-撒立答-校氏宗族,在中原腹地发现蒙古黄金家族术赤的后裔实乃民族文化的一件幸事,也是中国民族融合史上的一段佳话。三是祝贺校姓文化与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召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行程,寻根问祖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怀旧的感情,也是后人对先祖的认同,又是后来者对历史的反思,更是继承者对未来的探索,姓氏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研究姓氏文化发展,对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全国校氏联谊秘书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校姓委员会秘书长校文学介绍成吉思汗后裔校姓历史文化概览。
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杜荣坤讲到,中牟县正在筹建蒙汉文化园,我希望把蒙汉文化园建设成为历史性、纪念性、永久性的陵园,成为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基地。校姓作为钦察汗国的后裔在中国发现还是首次。钦察汗国远离中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较少,故在我国正史中也很少有钦察汗国的记载,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史学界对亚欧蒙古史的研究很薄弱的一些原因。钦察汗国虽然远在亚欧,但是通过丝绸之路的沟通,他们和祖国的联系还是很密切的。在我国河南等地,发现了钦察汗国的后裔校氏,光是河南中牟县就有5000多人,加上河北、江苏、湖北、陕西、山东等地方近两万人,这足以证明钦察汗国虽然远离祖国,但与祖国的关系并没有隔断。这主要归功于古丝绸之路的作用。对于蒙汉文化园的建设,杜荣坤说到,要把蒙汉文化园建立为永久性、纪念性的教育基地,对其建设应不同于一般的景点,除了选择景色秀丽的环境以外,对其内部的布置应予以设计丰富的内容,要具有自身的特点,具有地理环境特色、历史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生产与生活特色等等。通过以上特色的展示使人们真正感到蒙汉文化园内容丰富多彩,有看头,感兴趣,使人受益匪浅,流连忘返。要把宣传工作和广告工作做好,让国内外都知道在中国河南中牟境内首次发现远在亚欧的钦察汗国蒙古族的后裔并正在修建欧亚风格和民族融合的蒙汉文化园。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崇岳讲到,从2011年起我就参与了校姓的源流考察认定工作,跑遍了河南、河北、江苏、湖北、陕西等地校姓居住的地区收集了大量碑碣、家谱、正史、方志中的有关资料。并反复请教于杜荣坤、白翠琴教授才得出了河南中牟校姓是成吉思汗后裔的判断。令人感动的是这支校姓蒙古人受到了河南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先是校姓茔墓被定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牟县委县政府领导又批准建立有蒙古特色的木交园,做为弘扬优秀蒙古族文化的场地。任崇岳讲到,术赤的陵墓就在今天哈萨克斯坦境内,至今犹存,如今已成为中哈两国友谊的见证。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教授哈斯额尔敦讲到,河南校姓蒙古族在2012年10月经过专家的论证,已经认定为是成吉思汗术赤的后代。他们加入我们蒙古族大家庭这些年来,做了很多工作,成立了研究会,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出版了相关书籍,筹建了木交园,取得了很大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翠琴讲到,对于蒙汉文化园的建设,我想可开拓为三部曲,两结合。第一部曲就是沟通落实;第二部曲是放眼世界,助战规划;第三部曲是汲取国内外相关经验教训,重在经营管理。建成以后,能不能发挥就文化,经济各方面的效益,重在管理。她说,我们要总结国内民族文化园建设方面的成败经验,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待园区的建设。两个结合就是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就是以木交园为核心突出蒙古族文化的特点,结合河南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展示丝绸之路沿线与蒙古族有关的特色风光。动静结合就是在建设蒙汉文化园沿线的基础上可邀请丝绸之路沿线的文艺团体来文化园进行动态表演。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教授金刚讲到,《成吉思汗后裔校姓源流》这本书中介绍的校姓族人认定书和相关的论文分析深刻,论据可靠,考证合理,结论可信,认为这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一个专著。这本书不仅对校姓家族的族人确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整个蒙古史、元史、蒙古四大汗国时期乃至中亚地区与中华民族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斯钦朝克图讲到,通过姓氏研究,对民族学,犹其对民族识别都有重大的意义。现在DNA研究都来自姓氏,从而去补充民族学。今后你们要通过历史文化、语言文化的研究,还要通过DNA的研究。你们校姓人口全国不到两万,从中国民族和民族识别上来讲,也不是小数目。你们跟汉族大姓氏一样,民族交融和交流文化搞得非常好,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另外,关于校姓文化园的建设,我很赞成杜荣坤、白翠琴教授的观点。“木交园"的建设不是一般的建设,你们应该高瞻远瞩,要重视,向着更高的眼界去考虑。以"木交园"文化为主,建设涵盖欧亚中亚文化、蒙汉文化、校姓文化这三个主线为结合点的世界性文化园,里面还可以包含姓氏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等。这样对当地经济发展乃至文化发展都有很好的作用。名称以"木交园"为主,这样一看就知道是以祖先为线索而建,内容肯定是交融的典范。论证内容时,多让专家鉴定,多让专家参与。我赞成把校姓明代、清代、民国以及近期的名人精英都可以一个一个地展现出来。
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局原局长伊德尔讲到,去年我到木交园参观,得到了校姓委员会的热情接待,作为一个蒙古人,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民族情感都是血浓于水的,虽然我们都是第一次见面和接触,却建立了很浓厚的情感。今天,我看到校凤岭会长他们对校氏文化发展的坚持和做的各种工作,我非常地钦佩,我也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全国妇联老干部局原局长张志敏讲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融合的民族,我们要跟各民族团结在一起。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母语很关键。他讲到,咱们校姓要多跟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系的专家学习一些蒙古的语言。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教授满都呼讲到,语言是一个民族群体联络感情的纽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母语来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他建议在语言上,校姓族人要多学习一些母语;在教育上,要加入一些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课程,编一些有关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基本常识性书籍,让我们校姓族人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文化。
国家民委文宣司原副司长宝斯尔讲到,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很多贡献,他打通了东西方,把东方的文化理念,生活状态,甚至科技发展一直传送到西方,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来推动现代国家的发展。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别的东西替代不了。信仰是一种力量的源泉,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格和生命,所以信仰在生命里面起着一个支撑的作用。我们看到了校姓后裔的信仰为家族事业起到了一个非常刚强的支撑,这点我非常钦佩。那么信仰也许不给你们带来什么希望,但是信仰给你们带来了前进的方向,这是很重要的,你们没有信仰,就做不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我衷心希望你们坚持信仰,发展校姓文化,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宝成讲到,我希望咱们校姓跟我们蒙古语文学会的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有一个常态化的沟通,在我们每年的学术研讨会上可以经常去切磋。他建议,一是加深沟通,二是可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做一些文化项目。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讲到,从姓氏学上看,校姓是一个血统比较高贵,血缘相当纯正的姓氏。校姓乃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次子拔都之后,墓碑铭文、历史文化记载、家族传说相互印证,乃元代皇室贵胄,属于黄金家族,血统特别高贵。这一点经过研究认定,已有明确结论。校姓全国只有接近20000人,形成姓氏的历史只有600多年,另外校姓形成之后就进入明代,作为蒙古族受到打压,外姓窜入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校姓的血缘比较纯正。从民族学上看,校姓文化是民族大融合的典范,是蒙汉文化的结晶。大家都知道蒙古族原本是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因此留下的文化遗迹比较少,成吉思汗陵到今天仍是一个历史谜团。但是校姓族群因为迁居于中原腹地,逐渐接受了农耕文化,安土重迁,聚族而居,虽然全国只有接近20000人,在中牟一带就聚居了5000多人,他们不仅采用了汉族的埋葬习俗,还刻制墓碑,编纂家谱,因此留下了木交园祖先陵园,也留下了族群来源的历史线索,成为国内发现的唯一一支拔都后裔,即历史上著名的钦察汗国的王室后裔。所以校姓虽然人少势微,却是中华民族民族大融合的典范,意义特别重大。校姓族群是历史上蒙汉文化的结晶,在他们身上流淌着蒙古民族的血液,同时也植入了汉民族的文化基因。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看,河南中牟县的木交园具有很高的保护与开发价值。首先,继续研究挖掘校姓历史文化,希望会有新的墓志碑刻等新材料被发现,推动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予以开发。其次,应依托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交园打造蒙汉文化园区,在园区内筹建中华校姓大宗祠,中华家谱馆,蒙汉文化博物馆等,使之成为郑州人的休闲娱乐园区,蒙汉文化的集中展示园区,校姓族人乃至全球蒙古族人的根亲文化圣地。2017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实施意见》。2016年9月3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并把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作为重要战略定位。木交园和校姓文化的研究开发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和战略意图。
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张文瑞讲到,加强校姓谱系的研究,建立起来一个包括成吉思汗、术赤、拔都连接起来的谱序,完整的序列证据链更能体现出我们校姓的家族文化。他建议到,一是加强校氏家族墓群的考古文化研究,推动校氏家族族源、谱系发展脉络的探索。二是加强校姓历史文化发展研究。三是加强校姓家族文化与蒙元文化的研究,把校姓家族文化融入蒙元文化的研究范畴,才能突出校姓文化研究的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主任朝格图讲到,高峰论坛是第三十七届那达慕的延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今天的高峰论坛内容跟我们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有直接的关系。“木交园”是一个大工程,我非常赞同杜荣坤研究员的观点把木交园,建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一个蒙汉民族团结的教育基地。我觉得“木交园”是一个很重要的基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是民族团结的基地,祝愿“木交园”早日建成。
校凤岭做总结发言时数次哽咽,他动情地说到,我被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的领导和教授,被所有参会的嘉宾学者们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为校姓谋划了未来,指明了方向,这都是对校氏家族的支持与鼓励,也是鞭策和期望。今后,我们将带着大家的支持与期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论坛召开前夕,全国校姓代表团成员校红举、校文学、校延福、校天奇、校飞、校增仪、校松涛、校军海、校雪林等还与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杜荣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翠琴,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研究员孙英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崇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政协河南省中牟县委员会主席张书勤,政协河南省中牟县委员会党组成员任文利,政协河南省中牟县委员会文史委主任杨红莉,政协河南省中牟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杰,政协河南省中牟县委员会常委委员、郑州市商会副会长校丙戌,建业集团嵩山根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平,国家一级演员校毅之等领导、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参加。
座谈会上,建业集团嵩山根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平讲到,一是非常感动;二是非常激动;三是非常心动;四就是行动。前一百个大姓,像张、王、李、赵、刘等78个,73个发源于河南,还有五个绝大部分其中的一支也发源于河南,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立足这一点,省委省政府要把河南建设成一个文化高地,为河南打造一张文化名片。河南建业集团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发扬光大优秀的姓氏文化,立足于祠堂建设,积极投身于根亲文化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研究员孙英民讲到,从第一次到河南省中牟县国家农业公园,发现校姓祖墓地,看到了几通有文字的碑刻,那是经过多位专家考证过的校氏文献后,又增加的物证。省文物局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把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说,祖先的优秀文化要得到传承、发扬、光大,诚然需要有一个载体,而不是让其埋在地下,令世人不能见。打造"蒙汉文化园",可以再给中原地区增加一个亮点项目,特别是中原地区本身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大集体、大融炉,不仅有历史,有文物,更重要的是有人气。所以倾力打造一个蒙汉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河南乃至中国的一大幸事。
参会的嘉宾学者与校氏族人代表们共聚一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方面对校氏家族今后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及建议。
本次论坛结束后,校姓代表团一百余人于10月31日上午,参加了在成吉思汗陵举行“丁酉年成吉思汗秋季舒日格大典”。
舒日格大典为成吉思汗“四时大典”之秋祭。“舒日格”汉语意为马驹嘴上戴的禁奶叉,“舒日格大典”即“禁奶大典”。从这一天开始,母马禁奶,人们不再挤母马的奶,盘收练绳,将马驹从练绳上解放出来,使马驹自由地吃母马的奶,所以对于马驹来说,是“开奶节”。
在祭拜过程中,达尔扈特的族长会用蒙语告知祭祀人的姓名,并告知祖先保佑每一位祭拜者事事顺利,并保佑他们幸福平安。祭祀的时候要准备白酒、哈达、秀斯(整羊),在经过膜拜洗礼之后,会将“祭酒”、“秀斯”向所有祭拜者分享,这个祭祀的过程也是来源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祭祀礼节,在黄金家族内部,要坚持事事团结,贡品是用来分享的原则。
大殿祭祀圣主之后,在成陵管委会负责人组织下,校姓族人到阿拉坦甘德尔敖包祭祀。敖包,是祭祀苍天、山水神灵和祖先的圣地。阿拉坦甘德尔敖包是为纪念成吉思汗而设立。
祭祀活动结束后,媒体采访了校凤岭,了解校姓的族源、人口分布情况及组织族人参加蒙古族活动情况。
2012年10月,校姓被来自权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四个部门的五位专家认定为成吉思汗后裔,并且这一事实得到了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发布。自此之后,校姓族人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到成陵参加祭祀活动,今年已是第七次。本次成陵祭祀,再次使校氏族人深入地感受了草原文化,加强了与草原同胞的联络交流。
在论坛召开之前,来自全国的校姓代表于10月28日还参加了“第37届北京那达慕”。来自河南、河北、江苏、湖北、陕西、北京、上海、新疆等全国各地的一百四十多位校姓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校姓族源在2012年得以认证之后,校姓族人便积极参与此类活动,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这是全国校姓族人第二次大规模参与北京那达慕盛会,对照第34届北京那达慕大会的参会经验,校姓族人对这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做的更加充份。购买蒙古袍、设计族徽、统一服装、制作会旗等等,校姓族徽也在这届那达慕大会上首次亮相。日月火、马匹等设计使整个族徽充满蒙古族元素,下面哈达两侧是“校”字的篆体拆分,中间蒙文意思是:术赤后裔。族徽图案简洁明了又意义非凡。
校姓族人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交流民族感情,传承民族文化,共同畅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新时代。(本篇图文由印象河南网整理,图片和文字素材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校姓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