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郑州

阴姓发源于河南 东汉两位阴皇后性格命运各不同

2014/6/20 10:16:22 点击数:383 【字体:

阴姓发源于河南 东汉两位阴皇后性格命运各不同

阴氏族谱 资料图

    阴姓是发源于河南、繁衍于河南、兴盛于河南的姓氏,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如今阴姓人却不多见。

    据了解,郑州市区及周边近30个村庄里都有阴姓人,他们都是“槐西阴氏”。

    在荥阳市的一个村庄里,仍存留着一座用来表彰阴姓族人的牌坊,这是荥阳境内现存的唯一古代石牌坊。它是用来纪念谁的?

    读者来电 郑州阴姓人可能同宗同源

    郑州市北三环附近有一个沙门村。该村村民阴先生说,在这个村庄里,阴姓人“占了一条街”。

    他说,遗憾的是,村子里并没有相关记载留下来:“郑州上街区以及荥阳等地也有阴姓人,字辈上也能论到一块儿,应该是同宗。”

    而据荥阳槐西村一支阴姓人的《阴氏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是明朝初年时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迁出的村庄叫槐树洼,称为“槐西阴氏”。

    上面记载,“槐西阴氏”分散居住在郑州市区或其周边的槐西村(社区)、阴赵寨村、小阴沟村、瓦庙村、小寺沟村、大阴沟村、阴台村、胡沟村、草庙岗村、安口村、楼院村、廿里铺村、狼窝刘村、寨园村、八里庙村、皇帝岭村、虎地顶村等地。根据这种记载,郑州市的阴姓人几乎都同宗同源。

    “槐西村这个村名,也许就是祖先为了纪念迁出地而起的。”居住于该社区的阴先生猜测,这支阴氏的祖先,可能曾经生活在大槐树以西的地方。

    阴姓起源 阴氏的“正宗”和“别宗”

    据介绍,如今大多数阴姓人尊管修为得姓始祖。管修,何许人也?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记载:“阴识的先祖出自管仲,管仲七世孙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因而氏焉。”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是周文王姬昌第三子管叔鲜的后裔,他曾辅佐齐桓公完成霸业。公元前380年,齐国发生了著名的“田代姜齐”事件,管仲的七世孙管修被齐侯“驱逐出境”,其逃到楚国后被封为“阴大夫”。他的后裔中,不少人以他的封邑“阴”为氏,后来演变为阴姓,这支阴姓出自姬姓,与管姓同宗,史称“阴氏正宗”。

    有“正宗”,当然也有“别宗”,与其他很多姓氏一样,阴氏也有诸多来源。

    应劭的《风俗通》记载:“阴氏,阴康氏之后,周有阴不佞。”阴康氏是传说中女娲的后裔,曾在今陕西商洛一带建立阴康国。后来,阴康氏演化为“阴氏”和“康氏”。

    另一说法称,尧帝的儿子丹朱是当时的贤士,他死后葬于苍梧山阴。丹朱的子孙中有人以他葬处的地貌特征作为姓氏,称“阴氏”。

    第四个说法称,阴氏与吕氏同宗同源。春秋时期,晋国有位大夫名叫姬贻甥,他的封邑原本是阴邑,后来因功被改封到吕邑。他的子孙中,有人以阴为氏,有人以吕为氏,他们都源于姬姓。

    河南阴氏 “娶妻当得阴丽华”

    从古到今,阴姓人主要在河南居住、繁衍。其中,安阳汤阴县是阴姓发源地之一,南阳则是阴姓人发展壮大的地方。在东汉一朝赫赫有名的阴丽华,便出生在南阳一个阴姓大家族里。这支阴姓人,便是阴大夫管修的后裔。

    史料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年轻时给别人放牛。那时,他常骑着牛到阴家后院攀墙头,远观令他魂牵梦绕的阴丽华。流传甚广的“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正是出自他口。

    刘秀虽然家贫,但模样俊俏。钟情阴丽华的刘秀,等了她将近10年。他29岁时,终于如愿以偿。

    历史上,阴丽华出于丈夫的事业考虑,竟准许他搞“政治联姻”再娶郭圣通;后来刘秀封后时,阴丽华又再三谦让,将后位让给了并不如她的郭圣通。

    而在后世史学家眼里,刘秀和阴丽华是一对“模范夫妻”:刘秀素有君子之风,阴丽华理性、平和、宽容、慈爱。在这个历史时期,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后宫更没有发生由争风吃醋引发    的“宫斗”,东汉后来的三位废太子都得以保全,甚至其中一位后来能继承帝位,这都与阴丽华的宽仁、庇护分不开。

    阴氏皇后 与阴丽华截然不同的另一位阴后

    东汉一朝出过两位阴皇后,一位是阴丽华,另一位是她哥哥阴识的曾孙女阴氏(史书未载其名),曾被汉和帝册为皇后。虽然同出一个家族,两位阴后的性格却截然相反,命运也各不相同。

    阴氏13岁入选后宫,因为聪明娇美、多才多艺,深受汉和帝宠爱,17岁时便被册封为皇后。也许是年轻,加上出身名门,当上皇后的阴氏逐渐骄纵。史书记载,在阴氏被册封为皇后的同时,邓禹的孙女邓绥被册封为贵人,时年16岁。邓绥深明事理、善解人意,逐渐得到汉和帝的宠爱和敬重。

    在姨母的怂恿下,妒火烧心的阴氏做了一件傻事:利用巫蛊诅咒汉和帝和邓绥。

    汉和帝得知后十分恼怒,以大逆不道罪将相关人员逮捕入狱,并认为阴氏“失德”,让她迁居桐宫。阴氏追悔莫及,很快就病死在桐宫,终年23岁。她死后,邓绥被立为皇后,这就是后来临朝称制17年的邓太后。

    荥阳境内的石牌坊是纪念谁的?

    在荥阳市乔楼镇秋社村东头,有一座坐北朝南的石牌坊,高3米多,宽约6米,由青石嵌成。横眉南北分别刻有“旌表已故儒童陈让妻阴氏节孝坊”、“赐进士出身署荥阳县事山右张翼立”字样,浮雕精美。

    《荥阳县志》记载:“阴氏,儒童陈让妻,庠生阴起女,夫亡誓以身殉。其父曰:尔从夫于九泉,汝姑老子幼何?阴氏幡然收涕,奉事老姑,晨昏定省。”这座牌坊,便是为纪念、表彰阴氏的节孝、贞烈而修建的。

    郑州市古民居保护志愿者介绍,这座节孝石牌坊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是郑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荥阳境内现存的唯一古代石牌坊,是后人了解、认识封建礼教的实证。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商报(2014-06-2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