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户村在潩水岸边,过去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现在,一处古文化遗址让它名闻天下。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一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上世纪70年代,村民们在平整土地时,时常挖出他们谁也看不懂、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石盘、石棒、陶盆、陶罐等“古董”。开封地区、郑州大学和新郑文物部门专门在该村联合办班,一边进行文物考古知识培训,一边实践发掘,且发掘出一批两周墓葬和仰韶时期、龙山时期及夏、商、周时期的文物,由此,唐户村进入考古界人士的视野。
此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前往该村,从西、南两个方向沿潩水河四面扩展调查和试掘,发现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早期遗迹达54万平方米,出土文物不计其数。考古专家们遂初步认定唐户遗址“与传说时代黄帝氏族的重要中心聚落有关”。
2006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唐户遗址再次进行全面调查、勘探和发掘,确认遗址面积达140余万平方米。其中唐户村西南部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逾30万平方米,往南直抵潩水河与九龙沟的交汇处。如此规模宏大、年代久远、地位重要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大型聚落群址,就是在全国考古界也极为少见。
更让人惊叹的是,唐户遗址堆积的文化遗存丰富异常,含上下8000年的几乎每一个时代,文化链条异常完整,一环不缺,仿佛一座天然的地书博物馆,无声记载着数万年来这里发生的一切,诉说着人类的昨天和今天。
新郑市博物馆馆长杜平安介绍,八九千年前,这里气候适宜,水域条件优越,土质肥沃,使唐户人得以走出洞穴、山林,来到潩水河畔,依地势构筑房屋定居,耕作农业,制作陶器,向原始农耕文明进发。
裴李岗时代的都市、豪宅和农业
八九千年前就有人住豪宅或两居室,绝非天方夜谭,唐户遗址里就大量存在,最少有63座之多。
主持唐户遗址发掘的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松林,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发掘现场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当一排排房基遗址呈现在人们面前,露出它古朴、简约,甚至有些稚嫩的尊容时,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们没有欢呼雀跃,只是忙着查数房址。最终数得裴李岗文化房基遗址63座,占地6000多平方米,分三组分布,每组中的房址基本为20座左右,每组间隔50到100米,在每一组房址中心区域,出现的所谓“双间式”房址,极有可能属于族群重要人物的栖息地。双间式样的房边上多出的小间可能用于保管整个族群的重要财产生产工具所用。除“豪宅”外,其余均为单间式,房址形状呈椭圆形、不规则形和圆角长方形,面积在3~5平方米。土穴周围一圈小圆坑是土屋的木桩基,糊上泥巴干草,就是栖身避雨的房子。发掘的房屋聚居情况和石器加工作坊,是当时已初具家庭形态和生产组织雏形的铁证。
更令人兴奋不已的是,在一处朝阳坡地,一排排半地穴式房屋基址房基之间,竟赫然分布着排水沟遗存!项目考古负责人信应君为此惊叹不已:排水沟可能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排水系统,这在全国裴李岗文化遗址考古中绝无仅有!
杜平安满脸兴奋与自豪,说唐户遗址创下了几个文物考古之最:一是文化延续年代最长、最完整;二是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0.80~1.8米,最后达3.0米以上,为我国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之最;三是一次就发现大面积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居住基址,在全国尚属首次;四是在全国发现的130座裴李岗文化房址中,仅新郑唐户遗址就有63座,远远超过裴李岗遗址发现30年来考古发掘房基的总和,属嵩山地区特大型聚落遗址。
2007年9月,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安家瑶和国家级考古专家安家瑗、赵朝洪、宋豫秦、周昆叔及省市考古专家云集唐户。专家们认为,这些房址布局合理,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且房址面积差异明显,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房屋建筑方式等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对深入研究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的性质、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驻足潩水河畔的这些房基遗址,细细品读眼前这座8000年前的繁华都市,它是那样遥远,又近在咫尺……
姬水河、仰韶文化遗存和轩辕黄帝
潩水河,位于新郑最南端,发源于具茨之山(现称始祖山)。春秋《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考古学家张维华考证后认为,文中所言姬水,即为今潩水河。
至于姬水改潩水,有专家考证说,潩水原名阴水,在母系氏族时代,以女为主,“阴”字加女字为“姬”,所以潩水为姬水。到了父系氏族时代,姬字又去掉女字,加上三点水,改姬字为潩字,就变成了潩水河。而据当地民间传说,秦灭韩之后,只因汉初三杰张良刺秦未果,遭灭姓报复所致。张良原也姓姬,是五世相韩的显赫贵族,为报秦灭韩之国仇家恨,于博浪沙锥击秦始皇不成,遂隐名埋姓继续反秦。暴君秦始皇大开杀戒,凡姬姓人家多遭横祸,为躲避杀戮,姬姓改为姓张,姬姓遂几近绝迹,也留下姬水改称潩水的千古之谜。
潩水河全长22.5公里,上游有黄帝文化遗址和黄帝文化祠庙遗迹10多处,其中心地带就在自然山黄帝饮马泉和少典祠一带。《天下名胜志》和《山川志》记载:“自然山黄帝饮马泉,在河南新郑县西南25里。”相传自然山沿河两岸,是黄帝、风后研兵法,制干戈,作弓箭,造指南,装战车,聚将练兵的根据地。中上游,春秋之前就有少典祠屹立河畔的高崖之上,当地人称“太古祠”、“太古爷庙”。
年过七旬的新郑市黄帝文化研究专家赵国鼎依然清楚地记得,他上小学时,老私塾先生常带他到自然山,说就在自然山发明了指南车。当地渔民也吃惊地发现,只要驾驶铁皮船划到自然山前,船身必定下沉,起初都不知何故,后来经勘探技术人员解释,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水下有磁石。
沿潩水河顺流而下,东南四十里,有村潩水寨,有人称它黄帝口。它南依陉山,北傍沂水,与长葛搭界,自古是新郑县南有名的商贾会集之地。虽处一隅,却别有一番世外桃源的风光,秀林中村舍掩映,晨曦里缕缕炊烟,清晨时鸡鸣鸟啼,落霞间人声相闻。或许是时过境迁,如今它已村野风光不再。
风雨沧桑数千载,5000年前的地形地貌之变迁,今人已无从得知,然此为黄帝率兵出山的关隘渡口的民间传说,却代有流传。若仔细观察这里的冈峦、沟壑及河道,你会相信此话并非妄言。这里的一位老人亲口讲述黄帝口的故事。
黄帝遵父亲少典之命,接任有熊氏部落首领不久,便有从阪泉(今扶沟)逃来的一群炎帝部族的难民向他哭诉:炎帝为消灭黄帝部落,倾一国之力在阪泉集结上万兵卒,手下那帮官员,不管百姓死活,硬逼着人们当兵送死,非但如此,还到处抢掠,稍有反抗即遭砍头、腰斩等酷刑等苛政。素以百姓为念的黄帝怒不可遏,随即召集军师风后、大鸿、力牧、常先等众将,议决亲率大军南下,进攻炎帝伐无道。军师风后细观天象,排演八卦后,建议黄帝率军沿潩水河出关,直逼阪泉与炎帝会战,再拿下炎帝都城陈丘(今淮阳)。黄帝依计而行,择吉日出兵,大军浩浩荡荡沿潩水河,出黄帝口,南下大战炎帝于阪泉,经过十天十夜激战,全歼敌军,活捉炎帝。黄帝念兄弟之情,反复劝说,终使炎帝俯首称臣,并结成炎黄之盟,共同北伐蚩尤。从此,黄帝口之名就一直在潩水河周围流传。
上溯潩水二三里,便是唐户村。这里三面环水,村东潩水西北而来、村西之石洞寺河东南流去,交汇于此。看两河崖峰壁立,芦苇摇曳,水鸭凫戏,草肥水清,鱼虾腾跃,每每雨后,但见云蒸霞蔚、紫气升腾,气象万千。令人称奇的是河崖壁石形状各异,孔如血管,人称上水石,采来可制盆景中的假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始祖黄帝庇佑,不仅造就出唐户的秀丽景色,而且给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宝藏。1975年始至今的30多年里,文物部门先后多次在唐户村南两河汇流处发掘,一处面积达140多万平方米的囊括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到夏商周时期长达近6000年的历史遗迹,终于完完整整地展现于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