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诗经·郑风》的人,自然忘不了里面的诸多爱情诗篇,2700多年前的郑国青年男女,来到溱水洧水河畔,游玩戏耍,谈情说爱,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2700多年,一个漫长的时间段,让人觉得诗境遥不可及。而站立在溱洧汇流处,方知2700多年前的诗篇发生地就在我的脚下,我仿佛能闻听诗人的鼻息。
“溱与洧,方涣涣兮”,“出其东门,有女如云”,于喧闹嘈杂的现世,这简直是梦的所在,让你仿佛听到心的原始梦语。
2700多年,世间物事几经更迭,然而溱洧二水还实实在在地流淌着,流淌在今日新密的土地上。同时流淌着的,还有那千古不绝的情思。
“溱洧河谷,可以说是中国的爱情谷。”新密黄帝文化研究会成员杨建敏先生说。“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描绘的溱水洧水两岸在阳春三月里的美丽繁华景象。农历三月三,男男女女来到溱洧河边,他们忽而“褰裳涉溱”,提起衣裳过溱水,忽而“褰裳涉洧”,提起衣裳过洧水,情深处,“赠之以芍药”,以表爱慕。这可谓当时国泰民安,乐享太平的真实写照。
美情蕴于大阳谋
提到《诗经》,人们自然会想到其中的“郑风”。而谈到郑风,必离不开郑国的建国史。
新密黄帝文化研究会张怀洲先生对郑国历史研究甚笃,他说,“郑风”的形成,源于郑国的强盛。
当时周朝司徒(六卿之首)郑伯友是个有雄才大略的诸侯,周宣王封他的时候,天下已基本上分封完毕,无奈之下,把他封在畿内郑地(今陕西华县)。而此时,周王朝已经衰落,加上周幽王只管日日淫乐,不顾国家安危,西周的灭亡只是早晚的事。郑伯友与其他忠义之臣一样得不到幽王重用,他感到前途十分渺茫,又恐祸及己身,焦虑不已,为此,他曾向太史伯阳父问计,他说:“王室不安定,早晚要出乱子,我想离开这里,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你看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太史伯阳父说:“周朝三纲已绝,危在旦夕,必将亡矣。”他同时分析说,“也许济水、洛河、黄河、颍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可以容身,这里的子男类小国,以东虢国和郐国为大,东虢国国君虢叔、郐国国君郐仲凭借着险要的地势,都有骄侈怠慢之心,而且又很贪婪,您若以成周(洛阳以东)广大人民的名义讨伐他们,将没有征服不了的。若征服了这两个城邑,那么周围的鄢、蔽、补、舟、依、历、华(新郑华阳故城),都将成为您的,如果前有颍河,后有黄河,右有洛河,左有济水,以浮戏山、大隗山作为主祭之山,以溱洧流域广大地区的出产为食,内修典刑,努力经营这个地方,这样才可能取得稳固。”
实际上,郑伯友早就看中了这块地方,太史伯阳父的策划正好与他不谋而合,更进一步强化和推进了他的东迁计划。
早在公元前779年,即郑伯友任周司徒的前五年,他就伙同晋文侯征伐郐国。那一年,还是周王子的郑伯友率领虎狼之师来到郐国城下,讨伐小小的郐国,郐国战败后,保留了自己的名号,但一个地方——郑父之丘(新密交流寨一带)便堂而皇之地归胜者居住。郑父之丘于郐国是一个十分破败荒凉的地方,而对于郑国却是进军中原的第一个立足点,于是郑伯友在这里烧掉荒草,盖起茅屋,筑起城堡,把自己的家眷和财物逐渐移到这里,此时,新的郑国和老的郐国还保留着一种看起来十分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