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的西华县和“羲皇故都”淮阳县相邻,号称“娲城”。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她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被学者称为人文始母。她和伏羲与西方的亚当和夏娃,同为造人之神。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又用藤条和泥浆,造成了人,中华民族由此诞生了。 为了让人类永远繁衍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是:女娲与伏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经天作云和,他们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女娲补天的记录见于《淮南子》:在洪荒时代,不周山崩裂了,天倒下了半边,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洪流。经过女娲辛劳整治,天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女娲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与自然抗争的创造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的和平崛起,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同时也能对西方文化的创世说起到对应作用。
周口境内西华县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女娲故城,是人们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圣地。据宋《太平寰宇记•卷十》载:县西二十里,旧传女娲之都,本名娲城。《读史方舆记要•卷四十七》载:“娲城在西华县西,女娲之都也。村内有古刹名“龙泉寺”,寺今尚存。存清代大殿一座,殿前有明代碑刻二通,述“西华治北十五里有城遗址,半就湮没,传为女娲故墟也”。
据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女娲故城,经采集标本,考古调查确认是一处春秋时期故城。1980年根据文献记载,到实地调查发现女娲坟、龙泉寺古建筑、古碑刻。1981年,周口地区文物考古队对女娲故城试掘,发现女娲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北7.5公里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西北,系春秋时期的古城。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城,内城每边长400米,外城每边长1000米,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墙多分层夯筑而成,今残存城墙高约3米、宽8米,夯窝清晰可见,直径4厘米。夯层平均为10至15厘米,城墙外有护城壕沟。城内出土有釜、罐、鬲、瓮、瓦等器物残片以及春秋时期陶地下水管道、明代“娲”字城门额砖、春秋时期“蔡妇子”铭文瓮等。城址下还发现有仰韶、龙山及商文化遗迹。城址周围密布着春秋到明清时期的墓葬,距城外西南600米有女娲坟。
从考古发现看,女娲故城时代跨度大,从新石器延续到春秋时期。从城市布局和城市配套设施看,这是一处祭祀人祖女娲之场所,经历代修葺,到明清时期所筑之城已形成规模,后因朝代更替,历经兵燹战火,渐废弃,成废墟。1986年,女娲城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发现对研究历代祭祀人文始母 “女娲”的盛况提供了资料,它文化底蕴深厚,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典籍,是华夏民族融合的会聚点,是一个民族文化沟通的融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