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周口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周口

“寻根淮阳”系列之“人祖圣眠之地——太昊陵”一 太昊陵,中华第一陵

2013/5/20 17:29:18 点击数: 【字体:


“寻根淮阳”系列之“人祖圣眠之地——太昊陵”一 太昊陵,中华第一陵
 

    图为淮阳太昊陵。太昊陵,全称淮阳太昊伏羲陵,又名伏羲陵,俗称人祖坟,淮阳城北约1.5公里处。 

公元2009226日,农历二月初二,一如往年的同一时刻,河南淮阳再次被推到聚光灯前,再次吸引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眼球。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刻,这一天,一年一度的公拜伏羲大典在淮阳太昊伏羲庙内举办,同日,为期一月的淮阳古庙会也隆重开场。

不用说,祭拜是为伏羲,而庙会,也是因了伏羲才延续了几千几百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陵依旧,喻示着华夏民族人文的原点;庙故我,盛装着人们不尽的膜拜之情;庙前的古老蔡河依旧流淌,裹挟着无尽的历史碎片。不同的是,今年的公拜似乎显得更特别:轻的雪花,不及落地便羽化成了缭绕不尽的祥瑞之气;陈中等一批奥运冠军的上香乃至头炷香99万元的竞拍,更增添了人们对“人文初祖”的恭敬之情。

太昊伏羲,是这一天被人们恭颂得最多的名字;太昊陵,是这一天被一遍遍膜拜的圣陵。  

虽然年年人不同,但心情却是一致的:重拾民族记忆,温故古老往事,记取祖宗恩德,弘扬华夏精神。  

神圣、辉煌…… 

在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时刻,走进龙都淮阳、走进太昊伏羲庙,走进人祖龙根之地,打捞太昊伏羲文化,让记者感受到一种难以承受之重。

太昊伏羲陵源于何时?

从淮阳城往北约1.5公里,便是太昊陵了。这座“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坐北面南,是将陵和庙融为一体的文物群。 

这是个让你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无可挑剔的圣地:庙门前是不知流了几千几百年的蔡河;越蔡河,往南行数十米,是波光荡漾的龙湖;“寻根淮阳”系列之“八卦台”篇中伏羲画八卦的八卦台,与太昊陵庙隔河相望;从太昊陵庙向东南不过几公里是平粮台古城,而这座古城据说就是伏羲都“宛丘”的宛丘之地,也就是说,伏羲建都的地方。

从画八卦到建都,再到长眠之地,这些密集的遗迹锁定了淮阳是龙都之地的地位。在这些伏羲遗迹中,唯太昊陵最有人脉,也最牵动人心。陪同我采访的当地作家董素芝说,按史书记载,至迟在春秋时这里便有伏羲的陵寝了,而祠,在汉以前也已存在。 

现存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的《御祭碑》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陵墓在此相去年岁极远。”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有陵,汉以前有祠。《孔子家语》中有:“孔子自卫之陈,陈侯起陵阳之台。”“陵阳之台”意思就是在陵的南面建台。这些记载,都与当前伏羲陵的建筑位置相符合。

 “有关太昊陵祠建造的更多证据有没有?”我问董素芝。“由于年代久远,陵庙建造的确切年代不大好确定,但我们从相关的史料中可以得到更进一步证明。汉代蔡邕在《独断》一书中说:‘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也就是说,古人没有墓祭的习惯,在陵前建陵寝、陵庙,是从秦始皇才开始的。而‘举行陵前朝拜祭祀之礼,是从东汉明帝开始的’。早在‘西汉元帝、成帝时,除祖宗以外,由国家修建的祠庙就有八百余所。王莽无独有偶,在淮阳,也有陵庙为东汉刘秀所修的民间解读。说是王莽末年,作为西汉王朝后时代,祠庙最多时达一千七百所’。因此,作为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陵墓的陵祠始建于汉是毫无疑问的。”董素芝说,“在古代,不论太庙、宗庙还是家庙,都称为‘祠’、‘祠堂’。‘祠’与‘庙’在意义上是相同的。所谓祠,《说文》中说:‘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支词也。从示,司声。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带。’《尔雅•释诂下》说:‘祠,同祭也。’”

山东曲阜孔庙“圣迹殿”里,陈列有明代刻石《孔子圣迹图》,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孔子降生后的事迹,其中有关于“陵阳罢役”的记载,说是陈侯建陵阳之台,还未完工就杀了几十号人,还要杀监工的三个官吏。孔子与陈侯上台观看,陈侯问:“周朝建灵台杀人了吗?”孔子说:“文王建灵台,老百姓像儿子给父亲干活似的争先恐后都来了,哪里还用着杀人呢?”陈侯很羞愧,就放了被抓的官吏,停止了工程。

关于伏羲陵建筑源头的民间说法是这样的:说是春秋之时,现在的伏羲陵处本是一爿空旷的平地,后来适逢黄河决口,大水汹涌奔腾,冲去了不计其数的田园和村镇。当洪水来到陈州时,水势相对已小,人们看到湍急的漩涡里漂着一颗金光闪闪的人头骨,头骨漂到淮阳蔡河段时一下子沉了下来,刹那间,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一夜工夫,水便退了个干净。后来蔡景公疏浚蔡河时,挖出一颗人头,金光闪闪,头上还长着个角。人们便想起来发水时的那颗人头,就说是当时在黄水中漂的那颗人头。怀着好奇,人们请当时在陈国讲学的孔子考证。孔子仔细察看后,肯定地说:头上长角,这是太昊伏羲人祖爷的头骨呀!孔子一句话惊醒四座,人们一起跪下给人祖磕头,并在蔡河之阳为人祖爷修陵。此后,人们经常给人祖爷上香,上香时,还不忘带一兜乡土为人祖添坟,这样伏羲陵墓越来越大,成为一座小山丘。

孔子是大学问家,应该也颇具考据之功,不管百姓的传说是否真实,但有一些史实是与传说相吻合的。按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曾三次到达陈地,前后历四年余。而孔子在陈地时,黄河确实决过口,淮阳也发过洪水。这是不是一种巧合呢?

最初,太昊陵也许就是一土堆,但到后来,随着中国祭礼文化的发展,显然有了更多的需要,于是,开始有了祠。

但往古之时,无论太庙、宗庙还是家庙,都称为“祠”、“祠堂”。现代学者丁宏伟在《中国古代的祠堂建筑》中考证称:“‘祠堂’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但当时的祠堂均为建于墓地的墓祠,自南宋朱熹著《家礼》,立祠堂之制,始称家庙为祠堂。”这说明太昊陵“汉有祠”是有根据的。

裔的刘秀,为夺回失去的江山,举兵讨伐王莽,因刘秀兵少将寡而败,被王莽穷追不舍。当追杀到淮阳城北一带,只剩他孤身一人,后有追兵相逼,他只好躲到人祖庙里避难,躲过了追兵。最终刘秀收拾残部,东山再起,打败了王莽。登上皇帝宝座后的光武帝刘秀,想起人祖爷的恩德,就为人祖爷修起了大大的祠庙。

陵祠始建于汉代什么时候,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历史上却记载了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在淮阳的史实。历史上著名的“固陵之战”、刘邦缉韩信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淮阳县志•大事记》上更是赫然记载着“建武十九年(公元43)九月,光武帝刘秀巡淮阳”,足见淮阳在汉室中的地位。

太昊陵有现在离不开朱元璋

走进太昊陵,你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明代文化气息。从建筑风格到碑文颂额,从流传的故事到史料记载,几乎就是有明一代的博物馆。

要说起来,太昊陵庙的庞大规制,乃至其后的繁盛祭奠,都离不开有明一代。

其中的重要人物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说到朱元璋,淮阳人会感到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太昊陵重修碑文里,有明代的碑刻,其上有“我太祖高皇帝开国初年,驻跸于兹,制文致奠”的记载,在太昊伏羲陵的寝殿里,如今还保留着洪武四年朱元璋的御祭碑。按现今掌握的史料,朱元璋开了皇帝亲临致祭人祖伏羲的先河。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的光临和前无古人的厚祭,使历经宋、金、元战火毁坏的太昊陵,得到了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也就有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建设,现今宏大的建筑格局基本就是那时的结构。

朱元璋也许没有想到,他的厚祭在数百年以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血脉归根的精神华庭。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并且要亲自前往祭拜人祖伏羲呢?他和太昊伏羲陵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渊源?

董素芝说,论起来,朱元璋能够成为一代皇帝,与太昊伏羲陵所在的陈地好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或者说朱元璋成大事与淮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说,当时的陈州伏羲陵,其实是明教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早在五代时期,当时被称为陈州的淮阳就是明教徒起义的根据地。公元920年秋,淮阳人母乙、董乙,利用明教组

织群众,宣称其法为上乘,号上乘宗,率众攻乡夺寨,劫富济贫,屡破后梁兵,势力遍及陈、颍、蔡三州,被推为天子。400多年后的1337年,“陈州人棒胡(闰儿)又宣称弥勒佛要来治天下了,烧香会齐教友,武装起义,打下了归德府、鹿邑,烧了陈州。这年朱元璋10岁。”由是,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说:“朱元璋这几年内所到的地方,息州、陈州、信阳和淮西,前三个是弥勒佛教徒起义的场所,淮西地区则是彭莹玉秘密传教的地方。”

朱元璋洪武元年称帝时,有明王朝的疆域其实小得可怜,大概也只占据了现在的湖北、湖南、河南东南部和江西、安徽、浙江等地。其后20年的征伐,才让他完成一统中国的大业。洪武元年正月前后的三个月,朱元璋平定了山东,三月份又派大将徐达收取陈州,五月份朱元璋

从都城南京到达汴梁开封,大会诸将,重新研究战局和决定下一步南征北战的战略。在路过陈州时,他做了短暂的停留,这期间他到太昊伏羲陵拜谒了人祖。

奥妙很可能就在朱元璋这一次对太昊陵的拜谒上。面临四分五裂、局势难定的局面,朱元璋是否请求人祖保佑他成功,并许下了重愿?这成为了一个谜。陈州人在城北蔡河之滨朱元璋停留的地方,建有驻跸亭,但现已不存。其时有《重过驻跸亭》诗,诗云:

 “高皇奠寰宇,六合为一家。东巡过陈项,驻此曾宣麻。至今宛丘人,犹能思翠华。亭荒但鸥鹭,树老啼错鸦。龙光终不泯,长照湖阴沙。”

实际上,史书之外,淮阳百姓中还流传着不少关于朱元璋的传说,有真龙天子朱元璋是要饭花子的传说;有他做和尚时,曾寄居太昊陵的传说;有朱元璋起兵凤阳,举起反元大旗以前曾到人祖伏羲庙前祈祷的传说;还有他起兵凤阳失利,藏匿于陈州做泥泥狗的传说以及他被元兵追杀,曾病困于太昊陵的传说。

朱元璋困于太昊陵的传说,大概与刘秀的故事异曲同工,说是元末年间,元兵追杀朱元璋,到陈州时,朱元璋身患重病,跑不动了,眼看就要被元兵所擒,一位法师从庙里出来,把他背到庙中,藏在伏羲像后。骗走官兵后,法师用飞针疗法给他看病,并配以草药。病愈后,朱元璋向老法师发誓:“今后不得帝,一笔勾销不提,如果以后得了帝,给人祖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我住什么修什么。”还信誓旦旦地说:“你的飞针疗法真是不错,以后要流传万代,你要为国为民行医治病。”

但朱元璋好了伤疤忘了疼,立业三年,不提回报,结果又害老病,御医再治不好,同军

师刘伯温回忆起当年怎么治好病时,刘伯温说:“你欠人祖伏羲爷的账该还了吧!”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派开国元勋徐达前往陈州监工修建,修成面积八百七十五亩的大寺院,并且封官祭的礼仪是“三跪九叩”,祭品是供果火烛、香案。为给寺院以地位和声望,他又加封黑红棍,如有官民不恭者,可用此棍伺候。

也许这就可以理解,朱元璋为什么会亲自到太昊陵祭拜,为什么会大修太昊陵,为什么会在洪武四年定陈州伏羲陵为全国祭祀伏羲的专祀地,其他祭祀地一律取消。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华夏经纬网 2009-03-13 作者:李红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