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安徽地图,可以看见在皖西金寨县紧邻河南省的地方有一坐大山叫金岗台,标注海拔1584米。我家就在山脚下,围绕这坐大山有些残缺的故事,故事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就变成了被神话了的传说。关于这些传说,肯定有人比我知道的更详细、更完整,只是没能收集整理出来。
占山为王
离我家不远有一条从山上流淌下来的河流,元朝末年在河的傍边生活过一对了不起的兄妹,后人为了以示纪念这对兄妹,便把这个地方叫着妹子河。岁月变迁,妹子河渐渐被人叫梅子河(还有一些上年纪的人这么叫),这些年改叫梅河。
兄即余少保,妹即余少保的妹妹。
相传余少保带着一批人马在金岗台半山一个地势险要的地方占山为王,称王的地点即被后世叫皇殿,余少保的妹妹则在山的另一侧建了一坐山寨,后世称为女人寨。
一日,余少保的老表朱元璋来到黄殿对余少保说:你在山上称王,而你的兵在山下很远的里老城,假如官兵来攻,你将怎么办?余少保说:我有一个大鼓,只要一敲鼓,里老城的士兵即会听令上山来援。朱元璋听后拿起鼓锤便敲,里老城的士兵听声上山,等士兵们气喘吁吁的赶到黄殿才知道虚惊一场,便下山而去。士兵们刚回到里老城,朱元璋又对余少保说:不知道如果再敲鼓你的部下还上不上来?说完拿起鼓锤又是一阵猛敲,山下还没来的急落脚的士兵听到鼓声再次上山,等筋疲力尽的赶到发现又被戏弄了,窝了一肚的气撤了回去。这时和朱元璋串通好的官兵真的杀了过来,余少保见势连忙击鼓求救,只到鼓都敲破了也没有一个上士兵来。经过一番恶战,余少保被抓了(好几人都和我说过他们亲眼看见现在黄殿下面还有累累白骨)。被压送的余少保在途中遇到从外地回山的儿子,他们相遇的地点因此得名遇子店,后该名余子店,又叫余店。余少保被处决(这段传说我忘了),朝廷在梅河贴了一张黄榜招告世人,帖黄榜的地方就改叫黄榜。朱元璋夺了权,占了山,后来当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余少保的妹妹得知哥哥被杀,迁怒之下杀死了里老城的全部士兵。然后用胳膊夹着两个簸箕从女人寨飞身追赶朱元璋,与朱元璋决战于红麻尖山顶,终因体力透支占败死牺牲。后人评说和余少保失败是因为他不应该占山、因为鱼离不开水,上山只有死路一条。而朱元璋开始住在一个有水的不吉利的地方(猪不能在水里),但后来抢了余少保的山才起死回生当了皇帝。
站在我家门前的院子往大山上看,能看见一块巨大的石头巍然耸立,这就是大石尖子,在大石尖子后面竖立的是另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叫小石尖子。据说余少保的宝剑就藏在上面,每年的阴历七月十五宝剑就会出来晒太阳,小石尖子上除了宝剑,还有千年的灵芝仙草。听说曾有人用三跟钢丝拧成钢丝绳试图攀爬上小石尖子采择灵芝,爬到一半的时候见一只巨大的青色蚂蚱咬断了两根钢丝,这人赶紧下来了。这只大蚂蚱就是守护宝剑和灵芝的。我本人曾经爬上过大石尖子,就是为了站在上面窥探小石尖子上的宝物,由于视觉角度的问题,结果一无所获。
铁瓦寺
金岗台上另一处神秘的地方就是铁瓦寺(俗名老庙),相传铁瓦寺由一群能洒豆成兵、剪纸成人的法术高强的和尚所建。建寺时缺49根柱子,一个和尚就把一块红布盖在水井上施以法术,然后拿开红布,一根根现成的柱子便从井里冒了出来,一直冒出来50根,还多了一根。某年冬大雪封山,寺里几乎断吹,如是派一个和尚下山化缘,这和尚摇身一转便不见了踪影,只在厚厚的积雪上留下一行麻雀的脚印(还有很多都忘了!)。
之所以叫铁瓦寺,是因为整个寺庙的瓦都是铁制的,后因寺庙年久失修,横梁经不住铁瓦重压,铁瓦寺庙轰然倒塌,铁瓦寺迁址重建,叫着新庙。
等我到铁瓦寺的时候,铁瓦寺已经破败不堪,只见到两间用石头垒起、盖着茅草的破房子,那个曾出过柱子的神奇的水井也只不过是一个清澈的水凼,到是残破的铁瓦依稀可见。
金刚台,位于商城东南部20公里处,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面积138平方公里。金刚台群峰林立,峻秀奇伟,千米以上的山峰近1o座,主峰海拔1584米,连“一览众山小”的泰山玉皇顶也自叹弗如。金刚台山势雄伟,群峰叠起,怪石幽洞比比皆是,瀑布深潭时映眼帘,珍禽怪兽出没其间,奇草异木琳琅满目。
这奇山奇水和独特的气候,使金刚台成为珍奇禽兽和植物的天然园林。动物有肥鲵、娃娃鱼、石化鱼、隆肛蛙、金钱豹、艾豹、择子、野羊、白冠长尾堆、猫头鹰、恨虎鹰等;植物有千头柏、龙须柳、植香、大别山五针松等,茶叶、枯梗、天麻、茯苓、生漆、板栗、木耳、弥猴桃、桐油、乌柏更是这里驰名中外的十大名产。
金刚台春季杜鹃遍山,鸟鸣婉啭,夏日瀑布高悬,云雾缥缈,秋天枫叶似火,野果垂枝,冬季披盔带甲,银装索裹。风光景点更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金刚台景点区,有两弯月牙比肩仰卧、如悬西天的大小月亮口,有海拔1351米的猫耳石,有位于皇殿山东侧的擎天石柱,有1932年曾被辟为红军医院的女人洞。水帘洞,悬于金刚台半山腰,宽7米,最深处5米多,高6米,水从岩头处流下,形成一边雨帘,雾光弥漫,水声喧喧。爬石岩、老鹰岩、豹子岩、仙人桥、秤佗石、石人观海、骆驼石、孔雀开屏石、婆婆石、稻仓石等形象j区真,栩栩如生;东河景点主要有仙迹石,此石位于苏仙石河段东岸,相传为苏耽成仙飞升处,苏耽留下的两脚印迹仍清晰可见。石船石3米大小,酷似舟船,船头尖尖翘起,船下清水潺潺,石船如同顺流而下。有夕L丈岩、九丈潭,岩上有飞流直下的瀑布,潭下清流跌宕,喷银吐玉,水花飞溅,煞是好看;西河景点有华佗庙,庙中原塑有华佗、关羽、如来,观音神像。传说三国名医华佗来此采药济民,百姓感其德,建庙祭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月持月初八为佛爷会,九月初九为华祖会,九月十九为关公会,其中以华祖会最为壮观,数千人拜佛、打醛、唱戏。头寨门、二寨门、白龙潭、死潭、黄龙潭、娃娃鱼石等景点也都各具特色。
金刚台
2005年8月份,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旅游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等部门成员在北京参加第5次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会议,经认真审定,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金刚台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滔滔淮河水,孕育了一个个美丽的历史故事,巍巍大别山,造就了一处处神奇的地质景观。有着“奇松怪石神斧凿,云遮雾绕天上来”之称的金刚台地质公园,就坐落在“青分楚豫天地小,气压嵩衡古今雄”的大别山脉中。
金刚台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东南,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仅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余座,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米,因奇石纵横、形似金刚而得名,为大别山豫内最高峰。金刚台地质公园由金刚台景区和汤泉池景区组成,景区纵横47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河谷、湖泊等各种地貌浑然一体,园区内名胜古迹、红色遗址、地质遗迹、生物资源和人文遗产等集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科研价值、健身疗养等于一身,尤其是奇特的火山地貌、典型的同源岩浆演化、大别山五针松、商城肥鲵等均为省内仅有,国内罕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
由北向南,园区总体地貌依次表现为丘陵垄岗、低山丘陵和中高山。各种地貌相辅相成,组成了青山与绿水一色、奇松与怪石同在的神奇景观。在地质现象上,更是火山地貌、花岗岩地貌相依相偎,新老构造运动遗迹星罗棋布。站在主峰,遥望河南、安徽两省,看不完那起伏多变的远峰近峦、险峻雄伟的悬崖峭壁、深邃幽静的山谷溪潭、神态各异的奇松怪石,听不够那松涛阵阵、泉音淙淙。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勇者乐险。金刚台的奇山雾峰、清溪碧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生物世界的绚丽多姿和寻宝人太多扑朔迷离的奇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山山有传说、景景蕴故事的奇妙。
当然,在金刚台地质公园,更能撼人心神的还是那犬牙交错的火山岩、代表火山活动的流动构造、奇特怪异的冲刷地貌、形态各异的奇石秀峰、起伏不定的重峦叠嶂。它们清晰地再现了金刚台地区地质发展和地貌的演变历史,令人仿佛能感觉到大地的呼吸,触摸到大地的心跳。
金刚台地质公园位于大别山中部,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拼合部位,又是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段,赋存着丰富、系统、完整的大陆动力学研究系统,是研究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拼合、增生、喷发、侵入等演化过程的理想场所。从中,科学家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个地质之谜——亿万年前的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的场景,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崇山峻岭的形成过程,都在这里得以真实而生动地诠释。
大别山为板块多次碰撞而形成的豫东南的天然屏障。距今25亿年前,这里是浩淼无垠的海洋,海底火山喷发频繁,历经数亿年之久,喷发沉积形成了大别古陆核。在距今 14亿~8亿年的中晚元古代,又一轮地壳沉降作用,形成了原始的大别山基底。
在距今4.3亿年左右的加里东晚期,华北、扬子两大板块发生拼贴,大别山隆起,大批逆冲断裂形成并造成志留纪地层缺失,从而奠定了本区以北东向构造为主体的构造格局。
到了距今1.54亿年左右的侏罗纪晚期,随着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大陆的俯冲,造成了本区强烈的火山喷发,堆起雄伟高峻的座座山峰,构成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火山喷发之后,这一地区又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形成了国内典型的同源岩浆演化商城花岗岩体。
进入距今0.65亿年的喜马拉雅运动,本区地壳运动以垂直升降为主,大别山迅速抬升,并处于强烈的剥蚀阶段,受物理风化、洪水冲击、河流侵蚀与重力崩塌等共同作用,奇特的冲刷地貌、绝壁悬崖、峰丛、峡谷、奇峰怪石等比比皆是,最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金刚台地貌。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金刚台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地质遗迹——悬崖峭壁、“仰视为峰、俯视为岭、平视为墙”的峰墙地貌、冲谷地貌与低山丘陵区、以花岗岩为基底的山前冲刷地貌,以及姿态万千的象形奇石。可以说,大自然的裂山断海,巨力万钧的新构造运动和旷日持久、锲而不舍的水动力作用,是丰富多样金刚台地貌的最好雕塑师。
金刚台地区的火山活动以中心式喷发为特征,其复式火山机构,由多个次级的锥状火山组成,在火山喷发的不同部位分别保存有火山流动构造、火山角砾构造。在后期不同构造作用下分别形成了陡峭象形的山峰和奇石,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在这里有许多著名景点,如猫儿石、豹子岩。猫儿石因山顶形似狸猫而得名,数十里之外可见,惟妙惟肖,气势雄伟。豹子岩,山石高耸,其形酷似一只豹子,威武地盘踞在山顶。此外,还有凌空飞架山端的仙人桥,长约20米,腾空2米多高,曲曲折折,沿山势依依而下;峰墙地貌,由于构造抬升,风化剥蚀,水侵冰劈,使得早期的火山岩冲刷崩塌,形成一道墙壁般蜿蜒曲折的山峰,令人感叹大自然和时间的力量。
由于构造的作用,使花岗岩侵入岩体、风化剥蚀,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地貌景观。侵入接触关系遗迹、花岗斑状结构、花岗巨斑遗迹、球状风化遗迹,水流冲刷和风蚀遗迹、捕虏体等地质遗迹,无不体现着地球演化过程中水与火的交融。
花岗岩地貌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风情。比如,石鼓寨,从不同角度看,有时如鼓,有时像海狮,有时似骆驼,有时似青蛙,十分有趣。在这里,无论是峻拔挺秀的山峰,还是蜿蜒曲折的山谷,处处都存在着风吹雨打的痕迹,一个个形态圆润弯曲的空洞,一处处形态各异的凹坑,无不记载着流水和风吹的声音,“水滴石穿”、“风如刀割”从这亿万年的岩石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园区位于华北、扬子两大板块的接合部,在不同阶段形成了一系列的区域性深大断裂,如龟—梅断裂、桐—商断裂等,保存了韧性剪切和后期脆性叠加的构造活动遗迹,特别是燕山期形成的近南北向商—麻断裂以及其派生的北东向断裂共同造成了汤泉池温泉的形成,使其成为闻名的疗养胜地。汤泉池位于商城县西南20公里的雷山脚下,水温 56℃~58℃,富含硫、镁、氢、氟、锶、钡、钛、硼等多种微量元素,对各种皮肤病、风湿性疾病等有显著疗效。汤泉池温泉出露于商城花岗岩体与变质岩的接触带,商(城)—麻(城)大断裂与北东向汤泉池断裂的交汇处。两大断裂为温泉水的补给、储存、运移、导入和涌出提供良好的空间和通道,从而造成了这一温泉的形成。因温泉周围重峦叠嶂,怪石嶙峋,湖光山色,景色宜人,自古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誉之为“神泉”。
金刚台,远处是山,山遥遥耸翠,近处是水,水悠悠流银。两岸田畦曲曲折折,梯田层层叠叠,插秧时碧绿连天,收割前金黄铺地。
这里是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因而,金刚台地区植被覆盖率高达 85%,动植物种类繁多为全省之最,达2750多种,被誉为“生物宝库”。
鲇鱼山水库,坐落在商城县县城往西 4公里处,它是淮河水系上大型水库之一,是省级保护湿地。库区内碧波荡漾,四周千岛竞翠,客轮、游船、渔舟行驶其中,从而构筑成和谐美丽的山水画卷。在大坝的左侧有一自然形成的岛屿,人们称之为鸟岛。鸟岛三面置入水中,岛上有茂密的松林,树梢上有上千只鹭鸟飞落其间,或鸣或嬉或歌或舞,在那里筑巢生息,繁衍后代。每逢夕阳西下,众多鹭鸟开始星星点点地落巢,其情其景,壮美无匹。
商城县地处吴楚大地,融汇中原和吴楚文化,留下大批的文化古迹,区内有古文化遗址7处,古城址2处,革命旧址101处,又是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红色资源丰富着这片热土,人文景观资源的主线几乎贯穿了从古至今的各个重要发展阶段。
汤家汇镇
简称汤汇镇、汤汇,属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位于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安徽省西部、金寨县西北部,西北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固始两县,是金寨县的西北门户,为豫皖两省的交通要道。镇区主要街道有笔架山路、金刚台路、赤南路等。
人口3.6万,面积197.3平方公里,下辖汤家汇、豹(迹)岩、木山、泗(道)河、笔架山、中铺、瓦基、大冲、蓟庄、斗林、彭畈、楼房、枣林、花岩、蓟庄、竹畈、茅畈、梅河、九峰等22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306个居民组。 邮政编码:237364, 电话号码:0564—7739XXX
汤家汇镇山青水秀,自然环境优美。山地面积占全镇的80.4%,森林覆盖率65.2%,境内豫皖两省交界处的“金刚台”海拔1584米,因奇石纵横、形似金刚而得名,为全县第二高峰。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天麻、茯苓、灵芝、木耳、香菇、松乳菇(雷打菇)、七叶一枝花等,是著名的西山药库、中药材之乡;广泛种植桑树、板粟、茶叶等经济作物;更有大鲵(娃娃鱼)、石蛙、野山羊等珍稀野生动物。境内有一条河经镇中心流过,是梅山水库、史河上游支流之一。花岗石、砂石矿产、水电资源蕴藏丰富。拥有全县最大的露天金佛—头灵寺、笔架山大庙遗迹、周祖培宰相墓、郭子仪四子——郭金五墓等人文景观遗址。
历史沿革
汤家汇镇地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留下了许多光荣历史和革命遗迹,无数儿郎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徐海东、洪学智、张劲夫、吴焕先、周维炯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了战斗和生活的足迹。这里是吴国璋、廖辉、周发田、周伯荣等革命先驱的故乡。
早在1924年,詹谷堂就在笔架山农校成立了“青年读书会”,同时发展“青年读书会”骨干周维炯、漆海峰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小组,是鄂豫皖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之一。土地革命时期是豫东南的政治、军事重镇。这里先后诞生和组建了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红四方面军,日后逐步发展为红军的主力之一。
1929年周维炯领导的“立夏节起义”胜利以后,汤家汇几度成为商城县和豫东南革命斗争的中心,如今依然保存的许多革命遗迹: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接善寺,红二十五军诞生地——胡氏祠,红军枪弹库——石氏祠,商南赤色邮政局——徐氏祠,赤城县政治保卫局——姚氏祠,红军医院、少共赤南县委驻地——易氏祠,中共商南县委、商城中心县委驻地——何氏祠,赤城县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列宁小学等革命旧址,其中多处是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列宁小学是全国仅存的两所以"列宁小学"命名的学校之一,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基村境内,其前身是1929年由红32师创办的"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讫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其光辉的的历史已录入《中国教育大辞典》。现为六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4月16日,红25军和红28军在汤家汇的豹子岩(豹岩)会师,并在胡氏祠完成了整编,合编后的红25军由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于195年9月16日胜利与刘志丹率领的红26、27军会师,成为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被誉为“长征先锋”。1981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发展
这片红色的土地、革命老区、将军的故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开展红色旅游、缅怀革命历史等活动。2005年5月23日,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安保险)的安徽分公司以对汤汇镇列宁小学的帮扶助教活动来庆祝开业。2006年,中央新华社、央视一套、七套、海南电视台、湖北黄岗电视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记者先后深入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红二十五军诞生地——胡氏祠进行拍摄采访。上海复旦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部分学生先后到此开展“探访红军故里、共塑红色青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瞻仰红色旧址,聆听老红军、老战士们生动的革命经历。《鲁豫有约:专访汤汇学校留守儿童守望温暖》节目,中央电视台“奥运城市行 金寨爱心行动”等活动纷纷走进老区,为增加革命老区的知名度和促进老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汤汇镇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已初步形成了以蚕桑、板栗、茶叶、药材、食用菌为支柱的特色农业。汤家汇镇中心学校是金寨县第一所六安市示范性初级中学。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镇内村、组公路四通八达,丁(埠)商(城)省际公路纵穿境内,交通十分便捷。35千伏变电所、移动、联通基站设施完善,小城镇已建面积1平方公里。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融为一体,旅游开发前景广阔。已日益成为豫皖两省边界物流、人流信息中心,是您投资兴业、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文明、开放的汤家汇人民打特色农业牌、唱生态开发戏、走招商引资路、热忱欢迎天下客商投资这片红色的热土、创业的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