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hóng——共氏加水形成的姓
洪姓出自共姓,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共工的后代,一说是古共国王族的后代。
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洪,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洪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引林宝语并加以发挥说:洪氏,“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推本水德之绪,加水于左”。共工是古代神话人物,相传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书·尧典》郑玄注:“共工,水官名。”《史记·五帝本纪》则称共工是尧的臣子,试授工师之职,后与驩兜、三苗及鲧并称为“四罪”,被流于幽陵。按:幽陵即幽州。幽州为古“九州”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共工的后代先是姓共,后来又在共字左边加水,成为洪姓。
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洪氏列入“以国为氏”之类,说:“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又说:“共氏,亦作恭,商末侯国,今河内共城即其地也;文王侵阮组共,其子孙以国为氏。晋有左行共华,或言共氏共叔段之后也。”据史书记载,古代有两个共国:一个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是商末诸侯国,为周文王姬昌所灭,即《诗·大雅·皇矣》中“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的共。一个在今河南辉县,是西周时共伯的封国,亦即《左传·隐公元年》中“太叔出奔共”之共国。太叔就是春秋时郑武公之子、郑庄公之弟叔段,因发动政变失败,逃到共国,又称共叔段。《元和姓纂》云:“共,共工氏之后,或云郑共叔段后,今河内共城是其地也。”这里的“河内共城”,即今河南辉县。位于辉县的共国,在太叔奔共不久被卫国所兼并,成为卫邑,其支庶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共氏;后因避仇,又改为洪氏。因此,以国为氏的洪姓出自河南。郑樵既说共氏是“共叔段之后”,“河内共城即其地”,又把此共国与“文王侵阮徂共”之共拉在一起,显然是混淆了不同时空的两个共国的地望。
洪氏形成后,直到汉代,主要是在其发祥地今河北、河南、辽宁一带发展繁衍。据《元和姓纂》记载,“吴有庐江(今属安徽)太守洪矩”,为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有“清河丞洪孝昌,代居舒州,状称矩后,生厚,监察御史”。舒州即今安徽舒城。由此可知,三国时期洪氏已有徙居安徽者。该书又说:“监察御史洪察,常州(今属江苏)人,本姓弘氏,避孝敬讳,改姓洪氏,生子兴,起居舍人。生经纶,谏议大夫。”由此可知,唐代居住在常州的洪氏,系由弘氏所改。洪经纶是洪察的孙子,唐德宗建中年间为河北黜陟使,后授太常少卿。这说明常州洪氏形成于唐朝中期。此外,有据可考的洪氏在唐初和唐末还有两次迁徙,一次是自河南直接迁往福建,一次是自安徽迁往江西。唐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南开辟漳州,随从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两次共约7000名、64姓,其中有洪姓(据《云霄县志》),落籍于福建,这当是洪氏入闽最早者。又据江西洪氏族谱称:洪氏“世居徽州婺源(今属安徽)黄荆墩,唐末避乱,徙居饶州(治今江西波阳)乐平之东,曰岩前,曰洪源,七百余家,世业读书耕桑”。《姓氏考略》说洪氏“望出敦煌(今属甘肃)、豫章(今江西)、宣城”。望即郡望或地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这说明在唐代及其以前,洪氏不仅称盛于安徽、江西,而且甘肃还有一支比较兴旺。五代以后,由于任官、游学、避仇、避难等原因,洪氏播迁比较频繁,如广东花县《洪氏宗谱》云:“十一世祖皓公(即南宋洪皓)……以论事忤秦桧,谪知饶州,移英州。”又说:“相传戴祖妣来程时,珩公尚幼,为仇家所忌,欲危珩公,人皆畏仇势,莫亏义仆范公,潜奉珩公母子来程,遂家焉。”至清末,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福建、台湾等省的许多地方,以及北方的河南、河北、甘肃、新疆等地都有洪姓居民。由此可见,洪氏繁衍比较昌盛,分布相当广泛。
洪氏移居台湾最早者是福建人洪应兴,时间在清朝康熙年间。清仁宗嘉庆15年(1810年),又有福建漳州洪氏祖孙三代同乘一条船,到达今台湾草屯、茄荖一带开基。此后,闽、粤洪氏入台者不断增加,发展至现代,洪姓是台湾第17大姓。
为了进一步求发展,从清代开始,闽、粤、台洪氏有不少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新的事业,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先秦至五代十国的漫长历史时期,见诸于史籍的洪姓人物廖廖无几,且知名度不高。从宋代开始,载入史册的洪姓名人日益增多,既有外交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学者,又有农民起义军领袖等。宋代最著名的洪姓人物均出自鄱阳(今江西波阳)洪氏家族。洪皓,徽宗政和进士,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奉命赴金,被扣十余年。他拒绝金人所授官职,多次秘密派人回南方报告金王朝的虚实,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被释归宋,授徽猷阁直学士,因被秦桧所忌,遭贬。洪皓的长子洪适,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为著名金石学家,亦工文词,与弟遵、迈并称“三洪”。洪遵,为钱币学家,所著《泉志》,为现有最早的钱币学著作。洪迈,绍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使金,几被拘留。他学识渊博,自经史百家以至医卜星算,皆有论述,尤熟于宋代掌故,所撰《容斋随笔》五集,至今盛传不衰。清代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洪姓人物是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洪秀全,广东花县人,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形式进行革命活动;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行起义,宣布成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国军占领南京,改称天京,建立农民革命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等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政策,此后,势力扩及18省。后因清王朝与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共同镇压,1864年7月天京失陷,太平天国革命遂致失败。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农民革命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革命,它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因此,作为这次革命领袖的洪秀全,对社会的进步是有突出贡献的。在太平天国举行起义前夕的清道光年间,台湾嘉义农民曾举行武装起义,其领导人是天地会首领洪协。此外,清代还有戏曲作家洪昇,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史学家洪钧。
在近现代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洪姓人物有洪镕、洪业、洪深、洪式闾、洪灵菲、洪诚、洪游勉等。洪镕(1877——1968),安徽芜湖人,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工科,回国后曾与蔡元培联合举办过学术演讲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级工科人材的培养颇有贡献。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61年将个人收藏的珍贵古籍图书1338种、14157册捐赠给芜湖市图书馆,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洪业(1893——1980),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早年留学美国,获俄亥俄卫斯里扬大学神学、法学博士。1923年后,在燕京大学任教授、系主任、国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并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夏华路大学客座讲师。1958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后在美国病逝。洪深(1894——1955),江苏常州人,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从事戏剧活动,并在复旦大学等校任教,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与剧场艺术水平的提高有较大贡献。建国后,主要从事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洪式闾(1894——1955),浙江乐清人,1920年赴德国留学,回国后,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建国后,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和浙江医学院院长等职,是寄生虫学家。洪灵菲(1902——1933),广东潮安人,现代小说家。洪诚(1910——1980),安徽青阳人,建国后在南京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语言学教研室主任等职,是《汉语大词典》副主编。洪游勉,台北市人,建弘国际集团负责人,拥有财富4.3亿美元;香港实力电子集团主席洪建生,拥有财富1.1亿美元,二人均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
据《六桂丛刊》载:“宋初,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子六,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长子处厚,分姓洪。”兄弟6人,同列进士,皆富贵显达,因有“六桂联芳”之美誉。于是,洪氏便以“六桂”为堂号。
洪姓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华姓氏中排名10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6%,分布较广,以浙江、江苏居多,这两省洪姓约占全国汉族洪姓人口的28%。洪姓不仅是汉族常见姓,而且也是一些少数民族姓氏。例如:清代高丽人、满洲人均有洪姓;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后有部分改为洪氏;裕固族克孜勒氏,汉姓为洪;蒙古、满、壮、土家、苗、黎等民族均有洪氏。作者:谢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