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新乡

天下林氏 根在新乡

2013/5/17 18:07:34 点击数: 【字体:


    新乡是一个历史厚重的城市,古称牧野,春秋属卫,汉为获嘉,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依稀可辨,八百诸侯会盟讨纣的牧野大战古迹依存。姜尚卫河垂钓、比干剖心忠谏、张良仗义刺秦、曹魏官渡大捷、赵匡胤黄袍加身等经典史诗都源自这里。作为中原文明起源地之一,更有姜、林、卢、吕、王、孙、毛、封、汲等67个姓氏发源于新乡。新乡下辖卫辉市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殷太师林氏太始祖比干的茔葬地,也是林姓始祖林坚公的诞生地,是中华林氏后裔的故里。

    林姓的起源

    林姓起源于3100年前,先祖是殷商纣王的忠臣——比干。商朝末年,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道,杀害忠良。比干做为纣王的叔叔,对纣王丧尽天良的行为一再劝阻,纣王从来不听并且怀疑比干是否忠心,于是惨无人道地剖开了比干的胸膛,挖出他的心。比干被害的消息传到家中,比干的夫人陈氏担心纣王再来加害,于是不顾怀孕在身,带着奴婢逃到朝歌(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一带的长林山中避难,就在当地生下了一子,因常喝泉水便起名字叫泉。周武王灭商朝后,厚葬了比干,并四处寻访比干后人的下落。陈氏带着儿子泉去见周武王,周武王有感于比干的儿子在山林中所生,其父坚贞不屈,便赐他姓林名坚。从此,以周武王赐名林坚为标志,林姓正式诞生。林坚成了林姓的得姓始祖。

    林姓的迁徙和分布
 
    自周武王赐名后,林坚公被封地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子孙世袭其爵。春秋时期,林姓由于官职调迁与避乱隐居,散居于周(今陕西、河南一带)、鲁、齐、卫等地。战国时期,赵国宰相林皋,居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因父子均十分贤德,被称之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后来因为赵王妒其才能欲加害,迫使林姓举家迁至西河避难,称为“西河林”。秦灭赵后,这一支林姓又迁徙到齐、邹二郡(今山东淄博)。汉朝时,林姓子孙历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职,从而在济南地区成为名门望族,故称为“济南林”。至此,林氏主要集中在以中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东汉末、三国时期由于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大批南迁,迁入今江浙一带。至西晋末年,林姓已渡过长江、越过岭南和武夷山,进入了两广与福建。其中林坚八十一代孙林颖之长子林懋曾任下邳太守,分出了“下邳林”;次子林禄曾任晋安(今属福建省)太守、晋安郡王,为林姓在福建开基始祖,其后裔散居侯官、福唐、长乐、惠安、龙溪、漳浦等地,称“晋安林”,成为林姓最大、最著名一支。“晋安林”又派生许多支派,最盛的有两支:一为侯官世系(今福建省福州),民族英雄林则徐即属此支后裔;一为莆田世系,此支自林禄之孙林绥始,林绥的十三世孙林披生九子,俱官刺史,号“九牧林家”。
 
    唐宋之后,林姓主要以东南沿海为中心。唐朝末年林姓随王审知南迁,定居福建各地。唐宋之时,林姓族人已遍及我国的南方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四川等地。明清之时,林姓已广播于全国各地,闽粤沿海地区的林姓也开始移居台湾,繁衍发展。如今生活在海外的林姓人,有些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迁去的,有些则由这些地方迁到台湾,然后再由台湾迁到别的国家或地区。
 
    宋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8%,排在第十九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浙江、广东三地,这三地林姓约占林姓总人口的 85%,福建为林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林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苏、江西三地,又集中了9%。以福建为中心的林姓聚集区已经形成。
 
    明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5%,为明朝第二十位姓氏。福建仍为林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林姓人口的38%。在全国的分布仍集中于福建、广东、浙江,这三省林姓大约占林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广东三省,又集中了10%。福建仍为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
 
    当代林姓在大陆人口已达1510多万,排在第16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1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人口1%的十九个姓之一。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林姓人口由79万增加到1510万,人口增长近19倍,林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台湾三省,大约占林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浙江、广西、四川三省,又集中了林姓人口的15.3%。广东居住了林姓总人口的23.7%,为林姓的第一大省,福建紧随其后,为22.7%,两省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

    林姓古今名人
 
    自始祖坚公始,林姓的历史已有三十个世纪。三千多年来,林氏后裔共出现了11位文状元和10位武状元,并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人物。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森:福建林森县(闽侯县)人。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幼居福州,入英华学堂,因反清被开除,后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并加入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率会加盟。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并促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革命大局,被举为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1932年起接替蒋中正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是著名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
 
    林伯渠:湖南安福(今临澧)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和吴玉章并称为中共五老。
 
    林默娘:福建莆田县湄洲岛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世称妈祖、天后。自幼熟悉水性,有高超的行舟技能;通晓天文气象,能预测天气变化;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深受乡邻敬爱。因生前救助过很多渔民海船,被尊为海神,是中国三大女神之一。
 
    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著名文学家、建筑学家,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其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
 
   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翦拂集》、《京华烟云》、《孔子的智慧》等。

    比干庙林氏宗亲祭祖活动
 
    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四,新乡市举办比干诞辰纪念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9届融纪念先哲、旅游观光、学术研讨、经贸合作于一体的比干诞辰纪念活动,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比干后裔和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前来寻根谒祖、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2007年“比干祭典”。入选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比干诞辰3100周年纪念大型庆典取得圆满成功。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已真正成为国际国内著名的姓氏寻根文化活动品牌之一,成为广大比干后裔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比干诞辰纪念活动的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成果日益丰硕,有力的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比干文化与比干精神
 
    比干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比干文化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被深深地打上“爱国主义”的烙印。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讴歌的永恒主题,也是检验一种文化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比干文化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谏文化。比干是我国忠谏文化的始祖,他的事迹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大忠大义之臣,立刻与比干联系在一起,忠谏文化促使政治走向了开明,形成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的奋进之歌;二是忠文化。比干精神的核心是舍生忘死的果敢实践,杀身成仁的理想境界,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操。比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楷模,对屈原、岳飞等民族英雄以及历代直言敢谏的名臣贤相有着深刻的影响;三是德文化。为保社稷,比干爱国爱民,以死谏君,呼吁德治,终因殷纣“德之不治”,人心向背,使殷亡于“前徒倒戈”的牧野之战。比干旨在推行“德礼文化”,达到以德施政、以德育民、强国兴邦的主张。比干是我国德礼文化的先躯;四是财神文化。后代怀念和崇敬比干的心地纯正、率直无私,于是将他奉为财神。比干是我国最早、最经典、最正宗的财神。财神文化使比干文化本身成为历史积淀深厚、雅俗共赏的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比干精神的内涵包涵五个方面:一是忠,二是爱,三是仁,四是勇,五是公。所谓忠,过去叫忠君,现在就叫忠于国家;所谓爱,就是爱祖国、爱人民;所谓仁,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义,孔子称颂比干为“三仁第一”;所谓勇,就是勇敢,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比干在谏诤纣王时曾说过:“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过则谏不用则死”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勇敢?所谓公,就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若是当年比干公过多地考虑身家性命之事,怎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谏阻纣王。在比干公身上,集中体现了忠、爱、仁、勇、公的高贵品质,这些高贵的品质构成了比干精神的基本内核。
 
    孔子称比干是殷之仁人,孟子称比干为殷之圣人,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就连商纣王也称比干为“圣人”。不仅比干后裔以拥有这样的先祖而荣耀,而且从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看,比干文化与比干精神已经超越了姓氏文化这一层面,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干不仅仅是林姓之人的比干,他更是中华民族的比干。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 2013-02-24 作者:林仙丹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