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新乡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新乡

七世同居石牌坊

2013/4/11 9:46:53 点击数: 【字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自古以来,社会的和谐总是以家庭的和谐为基础的,没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谐,也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家庭这一社会“细胞”和谐了,整个社会“肌体”也就和谐了。

  现在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社会安定,既包括宏观的制度建设,也包括微观的家庭、社区建设,其中,和谐家庭的构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明清时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也要社会的和谐,只不过与现在讲的和谐不一样,认识也不一样。

  家庭是不是和谐,在过去,重要的是看这个家庭单位的大小,有多少代同居。所以,有清一代赵家,因为有七代同居,被皇上恩准建造了牌坊。

  “牌坊其实是与中国大文化相关联的,追求一种和谐精神。”文物专家贺晓露先生说,“新乡的七世同居坊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贺先生说,七世同居坊无论在形式和内涵上,都体现了这样一种和谐的社会追求。

七世同居石牌坊

  从形式上来说,和所有的牌坊相类,七世同居坊阴阳纹饰有着明显的区别,朝南为阳性,朝北为阴性,朝东为阳性,朝西为阴性,一般阳面雕牡丹,阴面雕荷花,正是以这样的阴阳调和,构成了一个牌坊的布局。

  从内涵来说,七世同居坊是因为赵家七代同堂被皇帝赐予建坊的,这也体现了对家庭和谐的追求。

  闹市里的孤独坚守

  一边是车水马龙的宽阔街道,一边是气派别致的住宅小区,七世同居坊便坐落在这里。

  据赵家的老人们说,七世同居坊曾经是新乡市饮马口村一带的标志性建筑,但现在,在现代化的高楼和宽阔的马路衬托下,它显得冷清和孤寂。

  有些冷清的,还有跟它为邻的商贩摊子。

  过往旧事总归如烟,这是自然规律,最终,它也只是作为信息符号,作为一段凝固化的历史,存留在这里。

  正如以它为标志存在的饮马口村,现今也被平原路一分为二,那长长的胡同和胡同两边,探头就能嘘寒问暖的人家,也都留在了过去。

  而留住的,是饮马口村的精神,一种和合亲邻的精神。

  七世同居坊坐落于新乡市平原路路南牌坊街北端,南为孟姜女河,北为平原东路,若以地理位置论,它的周边为饮马口村。

  从清道光四年(1824年)立在这里,如今已有180余年。虽然历经了一百多年的风雨,现在基本还完好保存,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牌坊坐北朝南,横跨街心,为三间四柱五楼式,青石结构,坊部脊吻、瓦垄、飞檐、梁架等构件,均仿古代传统的木构建筑雕刻而成,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通高8.6米,通体用青石仿三重檐的木结构牌楼雕刻而成,若在过去,这几乎就是高大的建筑了。

  牌坊明间为殿顶,刻有瓦垄、飞檐、梁架、斗拱等构件,正脊中部有一立狮,狮身正中有一圆形孔,赵家第十六世孙、66岁的赵长秋先生指着上面的圆孔说,那上面原有葫芦形脊饰,但不知何时不在了。

  站在牌坊下面,能够很清晰地看到顶层檐下正中立一匾额,阴刻“圣旨”二字,周围有线刻龙纹,匾额两边各有两组斗拱,下面有三根横梁,其间镶两面匾额,第二面匾额阳刻欧体“候选布政司经历赵珂七世同居坊”,右上题跋为阴刻小字“大清道光四年,岁次甲申”,右下边落款为“夏四月上瀚,毂旦建立”。匾额周围有线刻二龙戏珠和几何花边纹饰,两面相同,大小尺寸与第一层匾额相同。

  明间两边为造型对称的两个次间,次间为双层庑殿顶,每层顶上均有一个鸱吻。第二层顶上面的吻兽已毁,下有三组斗拱,斗拱下有两根横梁,中间镶一扇亮窗。第一根横梁,西次间横梁浮雕南面是一龙戏珠图,北面是牡丹凤凰图,东次间南面为一龙戏珠图,北面也为牡丹凤凰图,镶刻有变形龙纹图,东西相同。第二根横梁,西次间南面浮雕图案是花草双鹤图,北面为玉兰树飞鸟图;东次间南面为花草双鸭图,北面为荷花凤鸟图,两次间的立柱南北均浮雕有缠枝牡丹图。

  明次间四根立柱根部四面均有贴面石相抵护,立柱南北两面的贴面石均为抱鼓蹲狮石刻造型,大小相同,与立柱等宽,此贴面石底部为方形石基,石上为一鼓,鼓上蹲一石狮。

  四根立柱东西两面均有长方形贴面石,面上刻一圆窗,里面浮雕有玉兰花、荷花、葡萄、牡丹、凤鸟等吉祥图案。方形贴面石上方蹲一石刻小狮。

  “赵家七世同居坊是为旌表赵家七世同居和赵家的善行而造的,雕刻题材多取寓意富贵、吉祥的内容,所谓‘善以示后’,故群众称它为‘善人坊’。全坊浮雕、立体雕、镂雕、线刻人物故事和花草树木,瑞禽瑞兽、狮子等图像八十多幅,堪称是一座颇具时代特征的石刻艺术作品。”贺晓露先生介绍说,“该坊通体满镌各种图案,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空间,在技法上各种刻法混合使用恰到好处,收到了画面清晰、层次鲜明、形象动人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从雕刻的整体布局来看,装饰性图案多,人物故事集中在中坊门楣上,搭配协调,刻工纤巧细致,线条柔和流畅。整个画面有写实,有幻想,有静止,有飞动,不少地方采用透雕手法,如飘带、树木、龙须等,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赵氏家谱里的荣耀过去

  66岁的赵长秋老人、69岁的赵更来老人、52岁的赵青山老人分别是饮马口赵家第十六、十五世孙,当得知记者到村里采访的消息时,他们拿来了赵家现如今还保存着的家谱,让记者看赵家的过去。

  “牌坊是为赵家十世孙赵珂建的,他可是赵家了不起的祖先。”赵长秋老人说,“是为表彰赵珂七世同居的。”

  “就在平原路建成前,紧挨着牌坊,有一个老伙胡同,啥叫老伙,就是一个伙上吃饭,胡同里住的就是一家人,都吃一个锅里的饭。为啥那样,兄弟姊妹妯娌婆媳,关系都处得好啊,都不愿分家,大家和睦相处,都没有私房钱,穿戴也都一样,该买啥都买啥,该吃啥都吃啥,好着哩。”

  赵氏家谱,详细记载了赵家曾经七世同居的显赫过去。

  和很多河南人的家谱一样,赵家祖先也来自山西洪洞县,赵氏家族二世祖,名廷辅,生吉,吉生宏德,宏德生克仁,克仁迁居饮马口,也就是现在的赵庄,克仁又生三子,长子文辉,次子文耀,三子文煌。自文耀至舟、浚,同在一起烧火做饭,个人没有私有财产。

  这样,由举人、候选布政司理向、贡生等20余人共同推举,呈报旌表赵家,他们在呈报辞中说:

  为共同推举义气行为的详细情况,请旌表以显扬行善之家,是鼓励好风尚、改变恶习;是治理国家、治理家庭的根本。教育人,需先教育家庭,是以表彰良民,宣扬名人的标志。在大好的形势下,常悬赏好的典型,仰慕在乡村默默无闻、缘守本分的县校学生、候选布政司经历、钦加正六品衔赵珂及家族模范事迹,能够带给子孙的影响是巨大而明显的。从赵珂的高祖文耀迄赵珂之孙赵浈等,七世同居一门之内,自己和儿子、侄子及孙子发给麻布做的服装外,别的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们之间慈善孝敬、互敬互爱、延续继承,姑嫂妯娌之间和气慈祥温柔,屋内没有属于自己的用具,口袋内没有自己的私钱,吃的一样没有好坏之分,穿的一样没有差别。赵珂家处在耕田种地的乡村,而教育他们子孙,遵照文公的格言即孔孟之道,盖有遵循以德为本久已著名,所以家里装饰朴素,生活勤俭成风,即房内没有奢华的装饰家具,忠厚的风尚,在外没有浮漂的行为,家规很严,是群居生活之首。

  国家之兴旺,转化为家庭之和睦,可作为大家学习的楷模,从此在新乡一方仰慕他们的美名无可替代,黄河以北一带歌颂正义之声永不衰,望老师大奖人伦,宣扬正义于学校之中,互相勉励。乡里之间都知道且敬重此事,为此大家推举这一正义行为,望老师速转告详情并施行。

  实际上,虽名在旌表赵珂的牌坊,但它是由赵家数代换来的,按家谱记载,赵家至珂止,代代有不俗表现,比如八世赵荦(原名师胜、同居三世),县校学生,为人善良,济难周贫,毫无吝啬,晚年耳聋,人称赵聋,乡里远近都知道他是讲义气之人,一次乘船来到草坡,有几个匪徒上船行劫,赵荦有点儿恐慌,便叹气说:“我赵荦今天被抢劫了!”一匪徒听到便问:“你是新乡饮马口的赵聋?”赵荦说:“正是!”随即众匪登岸而去,并说:“咱们走,不能惊动讲义气的人!”他平时行善,感动匪徒。

  十世赵珂(同居五世),是赵家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76岁的赵家第十五世孙赵清汉老人说,赵家后代如今邻里和睦、宽厚淳朴的家风,并一度成为当地的旺族,与赵珂有很大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赵珂起到了好的示范作用。”他说。

  老人们给记者谈起赵珂的“发家史”。

  说是当时,赵珂在新乡开店,起初也很一般。一天,一个衣着破旧、邋遢的人推着一个平板车,车上堆着些破鞋来到赵珂的店前。

  在此之前,他已经走遍了整个街道,看他如此破落样,没有店家愿意留宿他。但赵珂不一样,他老远就迎住了这个客人,并帮他将车子推进门。

  客人进店后,客人问赵珂:“我穿过整个县城都没人愿留我,你大老远来接,为啥呀?”

  赵珂:“来的都是客,是客都一样。”

  赵珂迎进来的这位客人不简单,他是大名鼎鼎的晋商王泰来。

  感动于赵珂的热情和善意,王泰来以后有生意都关照着赵珂,从此赵珂生意一天比一天火起来。

  后来熟悉了,赵珂给王泰来交了底儿:“其实我知道你是干啥哩?他们看你是穷人,其实不是那回事儿。”

  王问:“当时你觉得我是干啥哩?”

  “当时我就看出你车上推的是元宝,不是破鞋!”

  “你为啥会知道呀?”

  “老辈人说推车看土,你那天推的车带起的灰尘大。”

  王泰来听如此说,对赵珂的精明更多了一分佩服,从此两人更是建起了良好的关系。

  随着生意越做越顺,赵珂把个赵家也越做越旺,财旺人丁旺,这也奠定了赵珂做善事的基础,更奠定了赵家七世同居的经济基础。

  赵珂后来做到候选布政司经历军功,钦加正六品衔,他一心培养人才,每年请教师在家办私塾,亲戚和本族中贫困子弟来此读书的,上学费用任意交,一点儿都不吝啬。赵珂的秉性,是孝敬长辈、真诚对待朋友,父亲患重病,煮好的药他必须亲自尝,直到终老,他五十多天没有脱过衣服睡觉。

  明朝万历年间,县城东车村铺前有哑道人名武夏,拾一袋金子,追还失主,因难以追上,急呼唤,忽然之间竟能说话,但这一呼唤,成了他一生的绝响,当即死去,后葬于卫河南岸骆驼湾,县侯(高其义)为道人建一墓塔,以表彰拾金不昧的行为,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塔顶损坏。道光二年(1822年),赵珂约同乡们捐一部分钱,自己单独出资八十多千文,重修了此塔。

  嘉庆十八年(1813年),滑县土匪猖獗,赵珂带领乡丁消灭了匪徒,立下军功,钦加正六品职衔。

  七世同居坊是道光二年(1822年)地方官府拨银三十两自行建造的,当时在世的有十世祖赵珂等。“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二世祖赵浚去世时,已有了十四世祖,当时赵家在一起生活的有70人左右,都居住在牌坊西侧的东西街内,该街被称为老伙胡同。”赵更来老人说。

  至于什么时间赵家分门另炊,现在的赵家人也说不清楚,若按赵浚去世的1887年向上推,到六世祖文耀(同居第一世)的1662年,算起来赵家同居生活的时间历经了225年之久。

  一个大家庭如此漫长的同居日子,实乃古今难觅。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原文化研究院 2012-03-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