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大量消失,为守护乡土文化敲响警钟
2012/11/15 10:24:07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新华网石家庄10月14日电(记者白林)古村落遭受破坏早已不是新闻,但7年间全国古村落消失近一半的消息着实令人咋舌。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率已超过一半的今天,代表着往昔农耕文明的古村落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呢?
中华文化的根、大量文化遗产的载体都在古村落里,如果没有这些村落,这些民间文化遗产也荡然无存。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古村落的价值和地位尤为突出。但在国人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经济时,大多数古村落就如行将就木的老者,与世无争,渐渐远去。
大自然的无情打击,房屋主人无力修缮和迁居,政府缺少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等已成为制约古村落保护的瓶颈。古村落的保护也并未引起社会足够重视,村民更对世代居住的古村落习以为常,未将保护自家村落、传承自家文化视为己任。受到“重视”的古村落因独具特色多数也已成为了旅游开发的“摇钱树”,遭受着超负荷运转带来的破坏。
其实,古村落的保护早就备受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中国古村落保护工作也于9月末正式启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首要工作是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和确认标准,尽快选定首批名录。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古村落保护修缮之后是否就会随之打造成旅游目的地?我们看到一些古村落大张旗鼓发展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似乎已成为各地采用的普遍办法。
日前,55亿元建山寨凤凰古城的消息曾一度引起争议,但透过这则消息,着实反映出了凤凰古城人满为患的现状,原本充满厚重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小城俨然已成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的闹市。人们身在其中,如何体味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风情呢?如果为了旅游开发而对古村落进行保护,或许就失去了保护的原真意义。
毋庸赘言,保护古村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当地文化,发展旅游并不是第一选择,更不是唯一选择。一些古村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古村落里自由嬉戏,抑或安静坐下聆听老人讲村里的故事,又或者过客能被眼前的风景吸引,驻足停留,仔细品味每一个角落时,或许这样才真正达到了保护的目的。
当务之急,各地政府应有意识地保护好以古村落为代表的“乡土文化”,既要让村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福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又要保护好古村落建筑和文化景观。保护古村落,不应仅视为当地政府的事,每一位村民更责无旁贷。(原标题:古村落大量消失,为守护乡土文化敲响警钟)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新华网(201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