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年长盛不衰的马街书会
马街,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物产集散”繁盛之地。近700年来,无论朝代更迭、天灾人祸,就在这片田野上,书会却生生不息,顽强地延续发展至今。
由于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 “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6年5月20日,马街书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便负鼓携琴云集马街。马街虽小,却是艺人心中的圣地。不论是曲艺名家,还是乡村艺人,到马街说唱,是一种化不开的情结。艺人们说书亮艺,以书会友,切磋技艺,争当书会状元。无论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溪畔河边,沟坎连着沟坎,戏台连着戏台,书摊挨着书摊。艺人们或脸对脸、或背靠背,打起简板,拉起胡琴,倾刻便陶醉其中了。在这神奇的乡音大舞台上,你唱你的,他唱他的,有人听时神采飞扬,无人听时自得其乐。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风刮不走,雨打不散,千余台书摊汇成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他们说古道今,唱者如在梦里,观者如痴如醉。在千把胡琴,万双简板的颤动中,艺人们演奏着世代相传的乡音大律,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
马街人热情好客,他们把远来的艺人请到家免费吃住,还送给“写”不出去(曲艺说唱交易未成)的艺人返程所需钱物。是这一世代相习的传统,使马街书会久盛不衰的秘决。书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观者有时可达10余万人。观赏者或蹲或躺或席地而坐,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喝口凉水,尽情地享受着旷野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民风。那份专注和惬意与身后的庙宇、农舍,远处的群山一起,共同组成一道浓郁的乡情风景线。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博得文人墨客和外国朋友的啧啧称赞:“马街书会真是太神奇了!”
马街书会起源十说
马街书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究竟起源于何时,为何起会,何以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历来众说纷纭,难成定论。现将几种主要说法加以综合整理,以供讨论,如有新说,欢迎赐教。
一、悼师说
据马街广严寺火神庙残碑推想,会因庙起,缘源于元延祐年间,距今有六百七十余年。据传,当时马街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卒于正月十三这天,他的徒弟们都来悼念他,为他献技献艺。这样年复一年,相沿成习。
二、穰灾说
夏禹王治水时,有一助手叫瘀伯,因治水有功,受禹王赐姓封地。伯筑“火台”,教百姓取火种引火,后人尊为火神。当时马街村东应水河常年泛滥成灾,据说是因黑龙潭中有妖魔作怪,为镇妖邪,马街人就在应水河畔,修建火神庙敬奉阏伯,以求除恶消灾。正月初七是火神生日,朝拜时人山人海,庙会因此而起,说书艺人也来助兴。
三、歌德说
传说早年马街有个姓张的贤士,平日爱扶琴吟唱,广交天下艺人。因带领村民治理应河,积劳成疾,于正月十三日谢世,村民为纪念张公,定于每年正月十三日为张公写书纪念,张公的各地艺友,也被张公之举所感,而群集于此,说书献艺,相传至今。
四、还愿说
很早以前,马街有一大户人家,一时间家中不断出事。无奈只好烧香许愿,求助神灵保祐,定于每年正月十三写书还愿,并对愿意来此献艺的说书艺人,务必给热情款待,提供食宿方便,久而久之,相沿成会。
五、会艺说
相传春秋时代,应国大夫张公(名舒),一生喜欢弹唱,且技艺超群,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张公不幸于某年正月十三离世,友人为纪念张公,于每年忌日,群聚马街以曲会友切磋技艺,年复一年,延续至今。
六、除恶说
马街有个张百泉,行善好舍人称赞。他的艺兄黄龙晏,大战恶魔胡蛟缠,除恶扬善治应水,造福后代美名传。正月十三他辞世,黎庶童叟心不安,为记恩泽起书会,万古千秋代代传。
七、祭祖说
早年马街有个大鼓书老艺人,收了很多徒弟,某年正月十三仙逝,弟子们为他送葬,围成一圈演唱,过了一周遇周年忌日,弟子们又来祭祀他,聚在一起演唱,之后,每年这一天,弟子又带弟子来,子子孙孙往下传,一代代形成祭祖习俗。
八、祈雨说
很早很早以前,马街一带干旱无雨,当地民众都到火神庙祈雨,因请不起大戏,就请来远近的说书棚班,年年祈雨,年年热闹,马街书会由此应运而生。
九、度荒说
农历正月十三,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冬好过春难捱,民间艺人为了打饥荒,就聚而成会,以便让周围村庄写走,巧度饥荒。
十、皇恩说
东汉中兴前夕,昆阳(今叶县)之战期间,王莽撵刘秀至此,汉军得以抢渡应水,转败为胜。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宴谢群臣,论功行赏。为嘉奖战难时乡民艺人相助之举,降旨免去马街一带三年皇粮,钦赐“三皇社”一面御牌,将应水此段赐名为“马渡河”,将皇王遇难时投宿歇过脚的店铺赐名为“马渡店”,对汉军屯兵的村寨赐名为“马渡寨”。自此,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起会,感念皇恩。从此,延续至今。
抢救马街书会刻不容缓
马街书会影响越来越大,这是文化的魅力。可政府和有关部门真的忙得连帮这些老艺人准备一碗热汤、一个热馒头的时间也没有?真的忙得对会场上越来越多的商业宣传视而不见?
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借助现代元素的推动,有商业宣传倒也无可厚非,但为什么不能有序管理起来?比如划定区域、限定宣传方式。
那不应该是对民间艺术、对老艺人最起码的尊重吗?
老艺人们诚心而来,倾心演出,他们对演出环境的建议不是在挑刺,他们对一碗汤、一个热馒头的要求也不是在找茬,而是一种最基本的需求。
撑起马街书会的,是这些不计报酬的老艺人,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也是这些老艺人,抢救性保护马街书会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