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新闻资讯 >> 浏览相关信息

马街书会:“世界纪录”之下的“盛世危言”

2013/4/23 10:54:46 点击数: 【字体:

 

马街书会:“世界纪录”之下的“盛世危言”

92岁高龄的三弦书艺人余书习老先生,在今年的马街书会现场演唱。

马街书会:“世界纪录”之下的“盛世危言”

艺人们住在张满堂为他们搭建的简陋石棉瓦房中。

马街书会:“世界纪录”之下的“盛世危言”

在马街书会的现场,艺人们往往都是“撂地”演出。(组图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赵岑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学良 赵岑 刘小草

    “笑语江南客,无声塞北人。宝丰有相会,马街赏书琴。”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拥有700多年历史的民间曲艺盛会“马街书会”,于今年的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当天的书会,以200多说书棚、1000余名艺人、多达10万人次的观众规模,获得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的世界纪录认证。

    因为冲击“世界纪录”的关系,很多艺人也感觉到“今年来采访的记者也比往年多了好多”,但这些并不能让他们兴奋起来。“记者多了有啥用?你回去再怎么宣传,爱听书的还是越来越少,想学书唱书的就更少了。别看今年书会这么热闹,那都是政府在那儿‘托着’咧。过几年你再来看,书会不一定是啥样子呢。”在书会现场,一位坚持不肯透露姓名的坠胡琴师,略带牢骚地向记者透露出了他对书会未来的担忧。

    张满堂:一个人的坚持

    这位艺人的担忧,并非没有依据。近年来,马街书会的参会艺人人数,都不容乐观。最少的时候,人数已不足500人。当年动辄上千艺人各显神通的场景,近年来已经很难再见到了。“今年说是来了一千艺人,差不多有一半都是各个政府机关今年为了‘世界纪录’想办法请来的人。真正自发来的艺人已经不多了。”一位专门为马街书会老艺人建立影像资料档的摄影师陈先生向记者透露。

    “艺人是书会的根本。没有艺人,书会也就无从谈起了。”已是花甲之年的马街说书研究会会长张满堂,已经赶了50多年的书会。对于马街书会,他有着很深的感情,也有很多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多年来,民间自发来参加书会的艺人,都是由张满堂老人来接待吃住,“有的艺人来这一两年,说老张人够朋友,到那去照顾得可美……越传来的人越多,我老张也招架不住了。”为了招待艺人,张满堂腾出自家菜地,盖了数间石棉瓦房,为艺人们搭建了一个“大本营”。“大本营”在马街书会演出场地的西南方向,距离只有数百米,艺人赶会十分方便。

    实际上,按照过去的传统,每年外地艺人来到马街书会献艺,都会得到马街村及临近村村民的热情接待。但在各种传统都在逐渐消亡的今天,马街书会自然也无法幸免。现在,肯自发招待书会艺人的村民,几乎只剩下张满堂一家了。

    张满堂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今年,老张的“大本营”里,艺人们依然只能睡在用木板和稻草铺成的简易地铺上,棉被也是几个人才能分到一床被。“早几年我想,要是生意做得好,挣俩钱把屋里都安上床,哪怕是双人床呢。这样艺人来也有床住有被子盖。有一年我在地里全种棉花,就想着能给大家装被子用……”老张没统计过他这里招待过多少老艺人,不过,令他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年,聚集在他家的艺人,一共吃掉了320斤的蒸馍。

    老张并不在乎被吃掉多少馍。他所担心的,是艺人不愿意再来赶书会了。

    “如果将来有一天您招待不动了,谁来接替您继续招待艺人呢?”听到这样的问题时,张满堂老人低下头,叹了口气,沉默了半天之后,才说:“会有的,肯定会有。”然而,老张的语气里也有些迟疑,“肯定会有,但是我也不知道是谁。以前没人想过现在会有张满堂来管,以后每一代都会有,人都不是冷血动物,我相信这一点。”

    断裂的“书会产业链”

    “青山相伴绿水长,玉柱顶天把口张。”67岁的王录中,用这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名字的“录”“中”二字。这位来自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的豫东大鼓艺人,16岁便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坠子、大鼓、山东琴书等曲艺。聊起天的时候,老王嘴里动不动就蹦出两句顺口溜,信手拈来却又显得妙趣横生。王录中会五六部长篇大书,其中《七剑八侠十六义》等书目,更属于鲜有人听过、濒临失传的节目。在马街书会上,像王录中这样“肚子里有货”的老艺人,还有不少。

    如果放在过去,这些艺人都将会是书会上的明星。“一个说书先生在书会上唱得好,可以被多家人先后‘写’走。艺人到了村里唱上几天,也许过来听的相亲觉得他唱得好,也可以接着请。有时候,一个艺人在一个村里唱上个把月,也是很正常的事儿。”平顶山学院音乐系副教授马志飞,描述了马街书会数百年来形成的一条独特的曲艺“产业链”——在马街“亮书”扬名,在村里“唱书”挣钱。但如今,这条产业链,已经支离破碎。

    在今年马街书会的当天,演艺区听书的观众中,近八成是中老年人。剩下的人当中,老人带的小孩子又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位观众,都得出了“没有单独请艺人回去唱过”这样的回答。“我年轻的时候还来书会请过先生。可现在家里年轻人都打工去了,没人请。就算请来,别人家也都只剩下老人,过不来,我们自己听个啥意思嘛。”一位63岁的周姓老人说。

    当然,并非所有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在书会,年轻人并不难找,但他们很多人都在书会外围的餐饮、游戏、娱乐区流连忘返。很多商贩因为借了马街书会的名气,聚集在这做起了生意。但越聚越多的商贩,让马街书会渐渐变得与普通庙会并无二致。“其实今年为了冲‘世界纪录’,政府这边在规划上还是比较用心的。他们把会场的整个中心区域都划归为艺人表演区域。前几年我来参加书会的时候,艺人和商贩都是混在一起的,很多艺人被商贩挤得连表演的地方都没有,能演出的艺人也被旁边的大喇叭吵得根本听不清在唱什么。现场真是乱糟糟一片。”来自安徽亳州的青年艺人郭云凤说。

    不过,每年书会结束一统计,能被“写”走的艺人,还是不少。但著名河南坠子演员,2001年、2005年书会状元邢玉秋向记者透露,每一年,政府都会让各个机关单位分配指标,让他们去“写”几个艺人回来给职工唱一唱,或者以慰问的形式去学校、敬老院等地方唱,这种行为也被称作“送书下乡”:“这其实就是一种‘救济’的行为,怕艺人没人‘写’走,以后就不想来了。但老是这样也不中,艺人们都得不到锻炼了。”同时,邢玉秋也坦言,各机关单位能给艺人的酬劳也很有限,价格比她在外演出低了不少。

    而据郭云凤说,即便是这些价格不高的演出费,也有些单位会对此进行一些克扣,能给到艺人手中的钱少得可怜。家住平顶山市新城区的坠子艺人老郑,每年都会被不同的单位请来书会亮书:“今年唱一天才给我100,说实话,明年我不打算来了。”老郑边说边摇头。

    说书不如打工,曲艺后继乏人

    听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说书的年轻艺人则更是难找。在书会现场,“老人唱、老人听”的情形,几乎随处可见。

    “我当年教过很多徒弟,最小的徒弟现在也就30多岁。不过现在除了一个50多岁的徒弟还在坚持说书,其他徒弟都转行去做别的了。”王录中说。

    原来的中青年艺人在转行,新鲜血液的补充也十分艰难。曾于1988年、1991年两获“书会状元”的宝丰县坠子名家王剑侠,自掏腰包购置设备,建了一个免费的曲艺培训班,想培养一些年轻人把坠子艺术传承下来。但现状却是“想教都找不到人想学”。去年一年,王剑侠的曲艺培训班只招收到了20多个学生。有的学生还因为种种原因,让王剑侠不得不坐几十里路的车到学生家里教:“原来我从小就喜欢曲艺,那时候我想学,我们宝丰县里就有培训班。现在,想学的也少了,培训的地方几乎也没有了。”今年书会,王剑侠把她的培训班招生广告带到了现场发放,但报名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现在很多艺人靠说书很难养活自己,大部分情况下,收入和打工没法比,一般只有正月二月收入比较可观。而学习曲艺的过程也比较漫长,不如打工来钱快。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曲艺。”据马志飞教授调查,目前,即便是坚持曲艺演出的艺人,其中大部分也都是“半职业”的——忙时打工、务农,农闲时候再去表演。专门从事曲艺演出的艺人很少。记者在书会现场看到的“鲁山县曲艺协会付玲说唱团”里的艺人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该“团”只有5名艺人,演出业务涵盖比较广,也比较现代,包括婚丧嫁娶、生日庆祝、开业庆典等。但团中的一位艺人坦言,他们每年只有正月才会有些演出业务,平时几个人都出去打工:“不过我们打工也都不会出河南省,如果打工期间有人约我们去演出,我们也能马上赶过去。”

    “当然,现在也有专门从事演出的艺人,他们一般都是唱得特别好的。”书会状元邢玉秋,便是马志飞教授所说的后一类人。在她看来,真正认真钻研艺术的话,收入还是要比打工高很多,而半打工半演出,反而会耽误事:“你说你一放半年都不开口唱,咋个能进步呢?唱不好,谁还来请你?”

    重振书会,更需要民间力量

    正月十二的晚上,曲协主席刘兰芳来到张满堂的“大本营”探望艺人们,看到艺人们的吃住条件也是颇为感慨,并希望随行的平顶山市、宝丰县的相关领导今后对艺人的生活条件能加以改善。不过,艺人们在会见刘兰芳的激动之余,却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判断。“其实刘主席这些年一直很关心我们民间艺人。但说句不好听的,她是曲协的主席,真正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只有当地政府机关的领导。如果没有一些硬性要求,我们这些艺人的生活依然不会得到什么改善。”郭云凤说。

    其实,在很多艺人看来,当地政府对于马街书会,不可谓不重视,但重视不到“点子”上。“他们会兴建很多建筑、雕塑等等,请一些全国知名的曲艺名家来演出,也可以制造一些诸如今年‘世界纪录’这样的新闻。这些事情可以扩大马街书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假,但对于书会的生存和发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郭云凤认为,马街书会需要更多从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的角度,来多做一些文章。而在这一方面,当地政府做的事情还很有限。

    张满堂则认为,马街书会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其各方面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光靠政府的“救济”:“很多传统的东西,到了现在肯定都会遇到困难。书会现在的困难是:听书的人少,写书的人更少,艺人生计成问题……书会有困难,政府肯定应该要想办法推动一下,但有的人说要政府包办,当成孩子似的背着,那就永远背着吧,一‘断奶’它就死,那能行吗?不能把它变成包袱背起来,要想法子推动它,让书会走向正常的发展轨道。”

    也有人认为,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应该成立一个公司来运作马街书会。张满堂对此同样不以为然:“什么样的公司能维持经营700年?书会它深植在人民群众当中,群众才是最重要的。”张满堂希望,对于马街书会未来的发展,政府和民间都要发挥作用。而且,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向,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应该是民间力量。

    “只要书魂在,书会就在”

    实际上,这几年,民间各方力量关于马街书会乃至传统曲艺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张满堂老人自己,就曾凭借自身对于演员的号召力,组建过一个民间曲艺团,希望探索出更多的演出市场。不过,由于经验不足,加上种种困难,曲艺团经营一直举步维艰。但郭云凤对于这个团的前景却是十分看好。27岁的郭云凤在安徽当地已经可以凭借自己的曲艺演出,保证每月万余元的收入了。郭云凤也凭借着自己的年龄优势,在许多省份的高校推广起传统曲艺来。“我这几年在各个地方演出,越来越感觉到:传统曲艺的演出市场,其实还是挺大的,但需要我们去发掘。”郭云凤表示,他今年会和老张商量一下,用一套更为科学的管理流程,重新把曲艺团搞起来。

    而在曲艺人才传承方面,平顶山学院音乐系的马志飞教授,已经开始着手在声乐专业建立“曲艺表演”方向了。在他的邀请下,书会状元邢玉秋和其他一些传统艺人,开始为平顶山学院音乐系的大学生教授河南坠子、三弦书、大道曲子等传统曲艺。而为了解除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马志飞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传统曲艺之外,还开设了器乐演奏、声乐、舞蹈等课程:“招进来的孩子大部分都没接触过曲艺,从头学起。刚开始不熟悉,陌生,排斥,还想转专业。到后来慢慢熟悉、喜欢起来,唱得还有点儿味道,这有个转变过程。学生演出过几次,觉得大学生还是能接受的。包括参加一些曲艺比赛的成绩也不错。我们现在也在摸索,如何让学生多去实践,多去经受市场的锻炼。”

    当然,四年的时间,对于传统曲艺的深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邢玉秋等授课艺人也曾抱怨过“课时太少”。对此,马志飞有自己的计划:“学生学这四年肯定不够,但是他们一方面可以选择类似专业的研究生去攻读,也可以去找一些艺人继续拜师深造。本科的教学,更多是一个引导和打基础的过程。”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以传统的“写书”的经济体系为基础的马街书会,已经不太适用于当今社会。但不少艺人都认为,在传统曲艺“转型”发展的今天,书会依然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作用。郭云凤就表示,自己来马街书会,不为“写书”,只为“亮书”:“艺人的‘知名度’很重要,你不能光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出名就行,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有了名气,才容易打开演出市场。”而很显然,“马街书会”这块金字招牌,如果利用好了,可以为艺人带来很多便利。此外,书会作为艺人的一次大聚会,也给各种曲艺之间的艺术交流,中青年演员的学习成长,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郭云凤说,他就曾在赶会期间,向传统老艺人讨教了《二十四孝》《十二月风歌》等不少传统节目。

    而更重要的是,马街书会,依然是众多传统艺人的“精神家园”。今年92岁高龄的三弦书艺人余书习老先生,已经参加过78年的书会了。今年,他依然在书会上精神矍铄地表演:“年年我都来,每次来我都唱。见一见诸位老朋友,亮一亮嗓子,心里可痛快哩!”

    而张满堂,把这些精神层面的追求,概括为“书魂”:“只要书魂在,书会就在。”

    马街书会是什么?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河南各地以及安徽、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成百上千的民间曲艺艺人,都会负鼓携琴,汇聚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说书会友,弹唱献艺。会上曲艺种类繁多,曲目丰富多彩,有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平话、徐州琴书、三弦书、大鼓书、评书、乱弹、道情等。这就是绵延700多年而不衰、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观的“马街书会”。

    艺人在书会上说唱为“亮书”,邀请艺人回家说唱为“写书”。“亮书”是指艺人们在浩瀚的书会会场上展示自己吹拉弹唱的技能。而“写书”一词并非指著书立传,它是随着中原民间文化的发展,自然形成的一种文化交流现象。在乡下如果家里有婚丧嫁娶等事宜,就来到书会上选择说书人,他们以质论价,即通过对演唱者水平的评估,选择自认为好的,便私下与说书人商议书价,或找经纪人在袖筒里比划价格,说定后就留下日子,请说书人到家中演唱。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2013-04-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