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冰冷的剪刀在他手中
如同被赋予了灵性般有了“神奇”的生命
2010年,“连德林剪纸”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民谣相映生辉
争奇斗艳的团花,张牙舞爪的龙,凌空飞翔的凤,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流光溢彩的双喜图案……对于剪纸艺术,连德林从孩童时的剪个小动物、喜花、喜字,逐步形成了喜庆团花、民俗故事的剪纸风格。2008年,“连德林剪纸”被命名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又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听说连德林老师已经很多年,一是因为他的剪纸,二是因为他时常有民俗文章见诸报端。待见到连德林老师之后,才知道,原来2008年其“民间歌谣”也和“剪纸”一起被列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民间歌谣”项目正在由市级申报省级。和连德林老师约定采访的那天,因为路生,频频向其打电话咨询,令我感动不已的是,这个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因为手机在室内信号不好,竟然一直在村上的路边等候着我,其认真、执著可见一斑。难怪他一个人能获得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者 苏瑜 文/图
小小剪纸大学问 探究剪纸艺术渊源
“在国内,一提到民间剪纸,都会把赞美的目光投向西北、东北和南方各省区。‘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剪,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历史学家、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曾作此诗评论南北剪纸。其实,中原地区的剪纸艺术,也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用场和众多的剪纸艺人。”说起中原剪纸,连德林劲头十足,丝毫看不出他早已步入古稀之年。
“地处中原的河南,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占了不少天时、地利、人和的光。也正是占据了诸多的有利条件,才使得民间文化的传播和流行较其他地方更胜一筹。就拿剪纸来说,中原地带的剪纸兼顾了北方的粗放浑厚和南方的玲珑剔透,形成了粗中有细的独特风格。”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镂空花纹的雕刻材料,多半是用树皮、兽皮和金银箔,再浮雕于陶瓷或青铜器上,这应是剪纸艺术的一个远祖。传说老子骑青牛过今灵宝函谷关时,用金箔剪春牛赐百姓为符,以驱邪免灾。至今,中原地区民间仍在沿袭,春节时有迎新春剪牛的习俗。”
“剪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河南籍大诗人杜甫的《彭衙行》一诗。“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直到现在,这种用纸剪成的“花幡”,还在丧葬中使用。唐代另一位河南籍诗人李商隐,也在《人日》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裁为人起晋风”。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人们剪彩为饰,以示健康欢乐度人日。到了宋代,许多小手工艺应运而生,剪纸也随之得到发展。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春那天,朝廷百官都会被赏赐金银质箔片的剪花,入宫朝贺完后带回家,作为纪念物保存。上行下效,赏赐剪花之俗由宫廷传至民间。明清时期,各种剪花技艺,在中原大地遍地开花。
边剪边唱多情趣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在郑州城南,有一个民风古朴的小村落——十八里河村。这里自古交通便利,许多南来北往的商客们在此交易、生活,使得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汇合交融,民间艺术十分繁荣。
76年前,连德林就出生在这个村落的一户普通人家。和中原大地上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连德林的母亲不仅擅长缝制虎头鞋、虎头帽和剪鞋样,而且还是三乡五里有名的剪纸巧手。不论逢年过节,还是乡里乡亲谁家娶亲生子,母亲和婶婶、姑姑们总会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剪喜花、窗花、鞋花,这些情景在连德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五六岁开始,连德林便跟着母亲学剪小鸟、小狗、花草。母亲虽然嘴上也撵他,觉得一个男孩学这些女娃们的手工难登大雅之堂,但并未强制。痴迷剪纸的连德林总是围着她们,学艺日精。
年轻时连德林做过三年电影放映员,之后在铁路部门做文化宣传员,他不但没有忽略剪纸,反而在工作中把剪纸艺术充分发挥,无论是办黑板报,还是画宣传画,他都巧妙地把剪纸作品掺与其中增强美化效果。
退休后连德林更是专心研究创作剪纸作品。近二十多年来,他把传统的剪花形式与现代剪纸技巧相结合,将深受民众喜爱、寓意吉祥的团花、喜花和民俗内容剪纸的搜集与创作作为重点。在他的剪纸作品中,更多的是用寓意、谐音和象征的手法,把民俗吉言语句和现代美学意识交织在一起,推陈出新,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纸吉祥图,来美化人们的生活。
“小剪子,明又亮,一年四季剪吉祥,剪得太平盛世景,剪来国富民安康。”连德林介绍说,在中原地区的农村,长久以来,许多妇女既是剪纸艺术的创作者,也是剪歌的传播者。剪歌的歌词不仅与她们手中剪的物品关系密切,而且还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使这些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的民俗文化能流传下去,他在探索剪纸艺术的同时,开始致力于搜集整理民间剪纸歌谣。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他以上百首流传在民间的剪纸歌谣为基础,撰写出《“剪歌”与民间剪纸》一文,把诸如:“正月里,剪彩灯,彩灯高挂堂屋中,妖魔鬼怪全照跑,一年四季都安宁。二月里,剪条龙,放在门前小河中,风调雨顺太平世,保佑五谷能丰登。”这些诙谐生动,充满生活情趣的歌谣呈现给人们,使不少人在传咏歌谣中,感受到瑰丽多彩的中原剪纸艺术和中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搜集千首歌谣 民俗文化小百科
同剪纸艺术一样,民间歌谣也是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普遍的一种民间文学艺术形式。民间歌谣属于普通百姓无意识的自主创造,具有更强的通俗性、原创性和口语化,形式上以短句为主,既能更好地为广大民众所理解和喜爱,又能真实地反映出长期以来中原地区的民风民俗以及人们的思想情感。连德林说,他感谢自己来自农村,这样才有了最直接和丰富的机会接触这些珍贵的资源。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1942年郑州闹灾荒,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我最小的姑姑被送到几十里外的祭城给人家当童养媳,人家给的彩礼就是几斤黄豆。”连德林说,他的小姑姑过得并不幸福,每次回娘家都是泪水涟涟,他去看小姑,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小姑就给他唱《小包袱》:
小包袱,圆又圆,挟起包袱走河南。
河南妞,好打扮,黑单裤,蓝布衫。
手里拿的芭蕉扇,走一走,扇一扇。
看不东,看不西,只见小燕在前飞。
小燕小燕等等我,咱俩路上比公婆。
你的公婆对你好,我的公婆打死我。
怨俺爹,怨俺娘,还怨媒人嘴头长。
贪财推俺入虎口,俺这一辈难抬头。
小姑的不幸遭遇和这首歌谣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记忆里。那一首首童年时学会的民间歌谣让他越来越难以忘怀,加上便利的工作条件,连德林萌发了搜集民间歌谣的想法。
“火车头,冒白烟,铁路两边栽线杆。电线杆,铁丝拧,上边挂着白瓷瓶。白瓷瓶,口朝下,北京南京打电话。北京打,南京听,东洋来了鬼子兵。鬼子兵,犯中华,逢村烧房见人杀。三光政策真凶残,咱们奋起保中原。中原人,不可欺,明里暗里打游击。游击战,麻雀战,日本鬼子要完蛋。赶快收复山河土,欢庆胜利‘八·一五’。”
这首歌谣连德林给起了个名字,叫《欢庆胜利“八·一五”》,是他当年在荥阳车站放电影时从一群孩子口中学会的,因为那个年代放映抗战题材的电影比较多,比如《平原游击队》、《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他有一段时间就特别留心抗战歌谣。就这样,连德林在铁路沿线把一首首民间歌谣收入囊中,直到多年后从铁路部门退休。 2009年,他把这些民间歌谣配上他创作的剪纸图案,汇集成了一本《中原民间歌谣》。
“歌谣是一种文化,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含义虽不算深奥,却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时代心声,不光表现了真善美的审视尺度,还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像《十二月花歌》,过去的孩子都知道每个月有什么花,但你问现在的孩子,能说出来的就太少了!而现在的孩子因为没有人教,根本就不会传统儿歌。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把搜集的中原歌谣整理出来的原因。”(原标题:一剪之巧 颂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