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变迁 与一个新旅游点的诞生

2013/12/11 14:53:13 点击数: 【字体:

 
    核心提示

  在时下的语言中,鲜见“公社”这个词,现在的“80后”们可能并不了解“公社”为何物。想当年,公社却是中国农村最普遍的制度模式,伴随着中国农民走过了20多个春秋。

  50年前,河南省遂平县的嵖岈山曾闻名全国,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在此呱呱坠地。随后,一颗小麦高产“卫星”从这里升空,一时间震惊海内外,使得此地3个月中就吸引了30万人前来参观。嵖岈山的“人民公社简章”,则成了指导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样板性文件……然而,“无限风光”的背后,公社的广大社员们却深受其苦,连肚皮也填不饱。

  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人民公社”成为过眼烟云,嵖岈山人民公社旧址却因为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被开发成一个别具一格的红色旅游景点,再次吸引着海内外的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第一个人民公社

  从遂平县城西行20多公里,来到如今的嵖岈山乡政府所在地,一座偌大的院落大门入口处,油漆斑驳的木牌上依稀可辨“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字样。

  走进院子,迎面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座坐北朝南的破旧楼房,这就是当年的公社办公楼旧址。墙皮剥落的墙壁上,“人民公社万岁”的标语、毛主席语录和画像已与墙体模糊成一片。院子东边,用围墙隔开的另一个小院里建有新式楼房,那是嵖岈山乡人民政府的办公楼。

  就在这一墙之间,历史的昨天和今天清晰可触。

  1958年春季,时任遂平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的陈丙寅向信阳地区(当时,遂平县属于信阳地区管辖)提出了合并农业合作社的想法,信阳地委决定先在遂平县进行试点。

  这个消息传出后,经过宣传发动的嵖岈山周围的数万村民,打着红旗,敲着锣鼓,拿着决心书,纷纷赶到杨店中心乡,向乡党委表决心,要求并大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成立农业大社,意在模仿苏联的农业组织形式,当时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描绘了“大社”的美好前景:“住的是楼上楼下,用的是电灯电话,使的是洋犁子洋耙,路上的喇叭会说话,苏联有啥咱有啥。”

  这样令人神往的情景,就是当时基层群众理解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模样。嵖岈山当地的干部还通俗地解释说:“共产主义就是天天喝羊肉汤、吃白面馍,顿顿吃扁食(饺子)。”

  那是一段不眠之夜。每天夜里人们打着灯笼、火把,锣鼓喧天地闹到天明,那时,几乎每个人都在急切地盼望着能一步跨入共产主义的大门。在这种心理驱动下,成立农业大社的想法很快变成了现实。

  “4月20日傍晚,杨店街彩旗飘飘,两万多名农民挤在主席台周围。天黑后开会,信阳地区行署专员张树藩高声宣布‘嵖岈山农业大社正式成立了’。”现年83岁的原嵖岈山人民公社的老会计钟宝华回忆说,“那天,群众就像疯了一样地敲锣打鼓、喊口号,震得脚下的地都在颤动哩!”

  大社是由嵖岈山附近的27个农业合作社、9369户人家组成的。此后不久,按照谭震林副总理的提议,“嵖岈山农业大社”正式更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公社所在地有座风景秀丽的嵖岈山,在周围小有名气,公社因此而得名。陈丙寅被任命为公社第一任党委书记。

  就这样,全国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在嵖岈山诞生了。

  人民公社建立后,在上级的指导下制定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根据章程规定,公社实行“一大二公”,社员家的粮食收归大队粮仓,猪羊入大圈,树木房屋统统归公社所有。公社设有幼儿园、敬老院、代销点(当时的商店)、缝纫组等服务单位,办有大食堂,社员们集体劳动、集体就餐,家家户户都不开火做饭。

  嵖岈山人民公社的横空出世,引起了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关注。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亲临遂平视察,在遂平火车站接见了嵖岈山人民公社的带头人蔡中田、陈丙寅。随后一个口号在全国流传开来:“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由此,一场人民公社化风暴席卷神州大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人民公社便迅速普及到了除西藏之外的中国内地所有的地方。嵖岈山的“人民公社简章”,则成了指导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样板性文件。 

  狂热而又苦难的岁月

  怀着对新生事物的满腔热情,嵖岈山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在干部的率领下积极投身于当时波澜壮阔的“大跃进”运动,开始“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许多事物在今天听起来就如同神话!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岁月。号召办工厂,社员们用小车推着各种工具,一天就办起了上百家工厂;要求搞绿化,几万人马齐上山,半个月时间就把荒山都栽上了树苗;那时还村村办大学,目标是每个村都要培养像鲁迅、高尔基这样的作家……

  这种冲天干劲被形容是“一天等于几十年”。于是,嵖岈山公社白天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夜晚则挑灯夜战,人们劳动不计报酬,干活不论点,吃饭不论碗,干活在哪儿就吃在哪儿住在哪儿。有人还创作了一首打油诗歌颂人民公社:“入了公社如上天,一夜等于几千年,利刀斩断私有制,开辟历史新纪元。”

  嵖岈山人民公社成立不到3个月,就再次“一鸣惊人”。

  翻开已经泛黄的1958年6月12日的《人民日报》,“遂平县嵖岈山卫星公社韩楼大队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小麦3821斤”的特大新闻,让记者的目光在此久久地定格。当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嵖岈山“率先放出中国北方粮食低产田高产卫星”的消息。

  嵖岈山公社放出的“卫星”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国内外的参观者纷纷慕名而来,3个月里来参观的外地干群就达30万人,最多时一天达3万人之多。

  回忆“卫星”上天的过程,钟宝华忍俊不禁:“开始,亩产只报了1800斤,需要县委和地委逐级签字,耽搁了时间,稿件还没有转走呢,许昌就报了亩产2400斤;只好改报2800斤,还是没转走呢,《人民日报》就登了安徽亩产3200斤的消息;产量只好接着‘涨’,就报了3300斤,最后,又改为3821斤!”

  放完了“卫星”,人们又忙着“大炼钢铁”。

  一时间,嵖岈山公社耸立起1000多座小高炉,社员们蜂拥着上山砍伐树木、采集矿石,就连中小学生们也加入了大炼钢铁的行列。

  然而,事与愿违,虽然热情很高,钢铁却没有炼出来多少,当时流传的一个顺口溜形容说:“说炼钢,就炼钢,无论工农兵学商。遍地筑起烽火台,人喊马叫砍树忙,商店关门改了行,农民背矿不收粮,学生运矿用衣兜,干部怠慢扯县长。矿石烧红就是钢,炼出民众‘好思想’。”

  由于劳动力都忙着上山砍树炼钢铁,群山转眼变成了秃山,地里的庄稼,却因为无人收割而烂在地里,粮食越发紧缺了。“那真是一阵风啊!”钟宝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1958年,嵖岈山的庄稼本来长得很好,可是丰产没丰收啊!放‘卫星’说粮食产量特别高,国家下达的征购任务就多,社员的口粮大部分都被征购了,加上秋粮没有收回来,大饥荒就来了。”

  没有了粮食,公共食堂的烟囱不冒烟了,一首顺口溜讽刺道:“食堂好处天天说,端起饭碗打哆嗦,正要张口把饭吃——哎呀,不好!碗中饿鬼要吃我。我吃他来他吃我,这回我怕不得活!”

  这时,嵖岈山的社员们才恍然大悟:肚子饿才是最大的真理,“人民公社”并不能当粮食吃!饿急了,社员们只得千方百计地找吃的:喂猪的糠,吃了;粮食种子,吃了;就连树皮也吃了,只吃得村庄里为数不多的树木相继死亡。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2008-05-3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