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县文化局调研员、原嵖岈山公社团委书记曹新志回忆说:“那时,别说群众没有吃的,干部也饿得发晕。”
付出了那么多热情与心血,可是梦想中的好日子并没有出现,如此情形下,公共食堂散伙了,群众集体劳动时没有积极性了,来嵖岈山参观的人少了,曾经热闹非凡的嵖岈山人民公社逐渐变得冷清下来。
人民公社纷纷摘牌
时光走到1983年,一场气势磅礴的改革开放大潮正席卷华夏大地,那一年,全国各地的人民公社纷纷摘牌,恢复乡镇建制,嵖岈山人民公社也走到了尽头。
当年10月,存在了20多年的“嵖岈山人民公社”毫无悬念地成为历史。
原嵖岈山乡人大副主席周留栓,当年曾任人民公社的通讯员,他回忆说:“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撤社改乡时,群众的情绪并没有什么波动。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这很正常。”
“人民公社”为什么会消亡?有一个顺口溜评价公社体制是“瞎指挥的班子,吃大锅饭的架子,一平二调的路子”,还有一个顺口溜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公社社员劳作的场景:“出工慢腾腾,下班一窝蜂,成天磨洋工,吹个哨子敲个钟。”群众的语言是丰富而深刻的,它形象地揭示了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弊端,从而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摘牌、换牌就势在必行。
“现在,很少有人记得过去。但是,教训不能忘记,到啥时候都应该实诚,不能说瞎话,说瞎话对国家对人民都不利!”思前想后,钟宝华心里五味杂陈。
撤社改乡之后,还是那片地,还是那些人,嵖岈山却是旧貌换新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过去的土坯房不见了,家家都住上了楼房或平房,拖拉机、电视机、冰箱、小轿车等高档用品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的日子正一天天地红火起来。
“我们乡现在发展得不错,经济实力一年比一年强。”嵖岈山乡乡长王建辉告诉记者,近年来,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多元,社会事业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长足发展。
一个新旅游点的诞生
历史长河的涟漪渐行平缓,嵖岈山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原嵖岈山人民公社撤销之时,作为纪念,公社办公楼院旧址被保留下来。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人民公社旧址,被誉为“天下第一社”。 2006年6月,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嵖岈山公社旧址紧邻国家地质公园——嵖岈山风景区,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嵖岈山风景区的日渐红火使当地人意识到,作为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嵖岈人的另类财富。于是,当地政府收集整理公社的有关文物资料,恢复公社旧址原貌,将其开发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景点。
2002年5月1日,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历史的见证,向游人展示着昔日的悲壮与辉煌,演示着历史的沧桑,使人们在这里深入了解人民公社的历史,感受共和国发展的艰辛历程。
旧址分3个展示区,是当时社会面貌的缩影。记者看到,在办公楼展示区,保留着公社当时设置的联合办公室、农业水产部、畜牧部、工业交通部、财政贸易部、劳动福利部、文教卫生部、人民武装部和计划委员会等“七部一办一委”。在图片文物展示区,展示有公社民兵胸章、周总理签名的奖状、1958年办大食堂及大炼钢铁的资料、文物、照片等1500余件。在实物展示区,展示有公社大礼堂、食堂、招待所等旧址及辘轱、水车、扁担、抬筐、耙、犁、耧、铁轮车、纺花车、织布机、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3000多件。
嵖岈山公社旧址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其中不乏国务院参事和名牌大学的专家教授,来自法国、俄罗斯的游客也千里迢迢前来参观。“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嵖岈山乡乡长王建辉表示,“今后,我们要通过旅游推介活动,让这个人文景点和嵖岈山自然风景区互相映衬,提高美誉度,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退休以后,周留栓就做了公社旧址的义务看护人,他还收集了满满两书架有关人民公社的文献。周老汉介绍说:“我从参加工作起就开始收集人民公社的资料,有的是从废品站买来的,有的是从老乡家中要的,日积月累,才有了今天这些资料,我要把这段历史完整地留给后人,让后人回顾评判这段历史时能够客观公正。”
对人民公社怀有朴素情感的周留栓,打算一直在这里当义工,把他的所知、所感、所思告诉更多的游客:“做事情靠头脑发热是不行的,过分讲究形式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作者: 本报记者 余英茂 文【原标题: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变迁 与一个新旅游点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