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舌尖上的中国》,拍的是中华饮食文化,实则在为每一个中国人铺陈各自温暖的心灵归途。
民以食为天,但对勤劳、朴实的中国人来说,“食”早已不仅仅于一种食物,更多是一道被寄存在岁月深处的记忆,难以尘封,刻骨铭心。
小时候谁没有过“吃”的记忆?那时逢年过节,尚在中年的母亲或祖母,她们日日在厨房里锅台边烹煮煎炸,蒸花馍、包花饺、打年糕、叠面糖,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年味,惹得猫在门外的馋孩子个个心咽唾沫、喉咙伸手。还有,每年秋后果蔬下架时,庄上闲下来的女人们会把闲置在墙角旮旯处的坛坛罐罐搬出来,一遍遍洗刷干净,然后日日在院子里腌泡冻晒。是呀,男人们要干活,孩子们要长大,作为家庭主妇的她们,总归要把贫瘠的收获与贫穷的生活料理得有滋有味才好。
中国人评价一道菜,讲“色、香、味”俱佳。其实,“色、香”是摆在酒桌上供宾客看的,一日三餐家常便饭,吃的法则里,哪个不是“味道”重于一切?
“味”还有超越了饮食的别一番滋味。人生百味,茶禅一味,五味杂陈,无穷回味,重口味,味外味……在中国人的字典里、生活中,一个“味”字,意蕴可谓精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也是一道“味”。这是人心感知到的“味”,是生活况味。酸辣苦甜,百味尝尽,这等人离“人上人”的高度和境界都不会远了。
老子和伊尹都曾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由此见,以“味”为灵魂的中华饮食文化还凸显治国之道,甚至邦交之理。
人的一生,归途在脚下,也在心中。脚下的归途漫长难行,心灵的归途却是时时畅通。有时吃一次家乡的小吃,就能“走回”故乡,“走近”母亲,重温老去的时光,一解心中渐行渐深渐浓的乡思、乡愁、乡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乡人相约,既是寒梅难见,不如同坐,品一品家乡的小吃,那是家乡的“味”道啊,是“舌尖上的家乡”……
舌尖上的家乡
家乡有一种风味小吃,每天天刚露白,这里已人群熙攘,这样不堪的“拥挤”,多半要持续到上午10点多,有时候还要更久。
每次回到家乡,宾馆的早餐不吃,也要去那里,在异常喧闹的食客中,耐心等一张桌子,耐心排队打汤回来,耐心让钱排队等待包子出锅,多要耐心等上半个小时甚至还要久些的样子。来这儿的人们,似乎都耐得下心等,铁了心等,好像等不到吃喝不到,这一天的胃肠你休想哄好。
这儿没有多少服务员,全是“吃”兴盎然的“吃货”们一趟趟自己来。很多时候是等不到凳子的,似乎这儿的凳子永远不够。但那些穿着光鲜的“爷”站着吃依然津津有味,并没见得斯文落地了。这儿卖得秩序井然,吃得也够踊跃文明。
这道风味小吃叫 汤,名字独特,写法也独特。“ ”,字典上查得到,键盘上却敲不出。这独特的叫法、写法,似乎本身就是一个定数,注定了它的源起独特、做法独特和风味的独特。
汤系河南著名风味小吃,河南省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汤独特的做法是,用肥羊肉或牛肉、母鸡肉为主要原料,配以煞米(麦仁)、调料、葱、姜、辣椒、食盐在甑中熬煮几个小时后封火焖盖几个小时,一夜的工夫哪,等第二天早晨5点钟左右起火烧开,点入芡汁、味精、胡椒即成。食用时盛入碗内,淋上麻油,撒上香菜或韭黄。不打鸡蛋的,3元一碗;打鸡蛋的,4元一碗。汤汁浓淡适宜,汤味入口鲜香。用筷子轻轻搅动,会看到筷头上绕起的肉丝,细细的,柔韧的,像母亲纺成的棉穗,含在舌尖,依旧是肉味,沁入心底,依旧是肉香。各种味道都那么香浓、绵长,都那么耐品、耐寻味。
3月16日,为了写这篇文章,记者特意回了一趟家乡夏邑,特意喝上一碗这家乡的 汤,细细感受这舌尖上家乡的气息,尤其是这一项省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厚度。采访了很多,也“寻味”了许多。
汤在家乡流传有很多故事,那些有史记载和散落民间的古代故事,无不预示着它的历史源起,文化渊薮。历史最久远的一个传说是,战国时期,兵荒马乱,有一大队兵马被困在山里,粮草吃光了,饥饿难忍时,士兵们猎获野牛、野羊,生起火,架起锅,一锅炖起来。由于倦乏,他们全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等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晨,士兵们赶紧看锅里,发现牛、羊肉已煮成一锅粥。无奈之下,他们往锅里放了点盐和作料,每人分一碗喝了。谁也没想到,这汤竟分外好喝,入口入胃特别舒服,饥饿解了,乏也解了。众人赞不绝口,纷纷谈论道:这叫啥汤呢?想来想去,有个士兵说,既然都想不出个合适的名字,那就叫“ 汤”吧。不久,士兵们又如法炮制,并向山里的老百姓要了些小麦放进汤里,煮好后味道更加鲜美。
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康熙皇帝南巡,路过栗城,今夏邑县城。天过午时,他路过一家包子铺,里面飘出一股浓浓的饭香,顿时引得他饥肠辘辘。他忙拐进铺子,问店家香从何来。店家指着一口大锅说:香味源自锅中的汤。康熙帝赶紧让店家盛了一碗,他一口喝下去,胃肠熨帖,神清气爽。他龙颜大悦,一连喝了三大碗,之后问店家汤的名字。店家也茫然,只说自家在煮肉时无意中熬成这种汤,求皇上给赐个名才好。康熙略加思索,说道:“既然不知道是啥汤,那就叫它‘ 汤’吧!”自此, 汤在民间流传下来。
关于 汤的由来,还真不好说明白。夏邑县县志上也仅记载有汤的工艺及传说。的确,一项优秀非遗要源起明晰,传承有序。然而,换一个角度看,历史仅供回溯,文化仅供畅想,优秀非遗主要还看当下,看当下它真真切切留下了什么。
店老板给记者讲起几件感人的小事。其中一件是一年冬天,已过上午10点,店里进来4个外地人,指明要买 汤,可惜汤已经卖完了。4人脸上现出失望的神情。其中一位请求说:“老板,俺是专程从郑州赶来的,能不能再给俺做点?”别的汤好做, 汤可要一夜的工夫啊!问他们咋那么喜欢喝夏邑的 汤,4人中的一个说,他们的母亲10年前来夏邑喝过这汤,现在病危了,想再喝一碗,他们兄妹几个是专程赶来,想了母亲这一心愿的。说着,几个人眼圈都红了。孝心感人,老人临终心愿成遗憾,就是外人也会觉得是个亏欠。还好,最后几乎跑遍了夏邑县城,总算买到了两碗 汤。
这让记者想起自己的母亲。当初母亲胃2/3切除,吃不下多少饭,也没多强烈的食欲。可每次问她想吃点什么,她总说,能喝碗 汤就好了……
这样或许就够了,一项非遗,不是因为历史,不是因为文化,而是因为它独有的真“味”,而能成为人们舌尖上的家乡、心头上的感动、精神上的归途,还要苛求什么呢?
还务必要有的“苛求”
有家乡,就有许许多多的老乡。有时老乡见面,会惊喜地爆出一句:市里哪哪儿有一家夏邑 汤店。即刻会有人接:是吗?那明天就去吃,看是不是那个老味道。
市里知道的有5家夏邑 汤店,可没有一家味道能像家乡的那么纯正,“ ”字也很少写对的。这不是吹毛求疵的批判和审判,而是实心实意的期许和期待。
这真诚的期待不仅给市里的小店,也给家乡百年的老店。如果依然要讲“他山之玉”,这个名称、做法、风味都不是一般独特的“ 汤”小吃,在做饮食文化上,的确不及安徽蒙城有创意。
安徽蒙城也有这种名称、做法一样的风味小吃。他们讲 汤起源于古颍州,即现在安徽省阜阳市。汤的由来是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游访路过蒙城,走得又饥又渴,傍晚到一家客店投宿。店主是位老妈妈,见来了几位贵客,虽然风尘满面,穿戴却十分整齐,忙笑脸相迎,一面端茶,一面吩咐女儿杀了两只肥老母鸡,用砂锅煨炖。时值初夏季节,乾隆和侍从坐在院中,等待用膳,直等到月上柳梢,还不见店家送饭,就命侍从前去催促。店家回答说:“鸡汤没煨好,请客官再稍候。”乾隆心中不耐烦,步出来看个究竟,只见店家婆正在门前月下磕麦仁。乾隆问道:“老妈妈,磕麦仁做什么呀?”店家婆答道:“俺这里没有稻米,都用麦仁烧稀饭吃。”乾隆双手捧起一捧白花花的麦仁走进厨房,让姑娘掀起锅盖,把麦仁放了进去。乾隆回到院中又等了半个时辰,忽闻一阵扑鼻的香味从厨房飘来。后见姑娘盛了几碗鸡汤,用托盘端置桌上,乾隆尝了一口,味道十分鲜美,吃起来胜过皇宫御宴!乾隆连吃三大碗,赞道:好汤,就问店家这汤的名字。店家也不知道这汤的名字,小声嘀咕了一句“啥汤”。这啥汤本是蒙城土语“什么汤的意思”,乾隆误以为这汤就叫“啥汤”,一高兴就想留下墨宝,就问这店家啥字怎么写,店家也不知道怎么写。还是乾隆身边的一个侍从急中生智,想起皇上在月下久等鸡汤的情景,于是便编造了个生字:月光为伴,一边为“月”字,另一边皇上为天子,“天”字为上头,久等的“久”字放在下边,并取其谐音字“韭”代之,这样便造出一个“啥”谐音的“ ”字。乾隆看看也像个字样,提笔写下“ 汤”二字,下边题了“乾隆御书”留给了店家。事后店家请木匠精心制作了一块招牌,将乾隆题字刻在上面。过往行人见此招牌,都来品尝乾隆皇帝品尝过的“ ”汤。从此,小店生意十分兴隆。其他店家见此,也模仿乾隆御书“ 汤”字样做出金字招牌,开起了 汤店。
在今天的安徽蒙城,不仅立有 汤由来的文化墙,而且做工和浮雕都那么富有文化和创意启迪。谁正宗?谁不正宗?可能这些都不重要了。
只是,是优秀非遗,怎能不做文化呢?(策划/张浩哲 文/晚报记者 班琳丽)(原标题:夏邑sa汤:舌尖上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