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美食 >> 浏览相关信息

贾寨豆腐干:一枚木印流传二百年

2013/8/26 11:08:30 点击数: 【字体:


    传说:御赐金印被偷梁换柱

  据《虞城县志》及其他相关文献载:虞城县贾寨五香豆腐干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清末曾被列为贡品。

  而据虞城县贾寨豆腐干世代相传的任家人说,贾寨豆腐干从清初即开始制作,已经有300多年历史。而在清朝乾隆年间,贾寨五香豆腐干就被列为了清廷贡品。

  支持任家这种说法的证据是一枚在任家传了200多年的御赐木印。

  该木印呈灰色,因年久而显光滑。印面由一个梯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梯形面上刻着“馨远斋”3个字;正方形面上刻有30个字,竖排6列,字为:本店今在安良寨东门里诸庄咯西,自造五香腐干,发行不误,主顾和合为记。字为繁体,瘦硬,似柳体楷书。据任家人解释,“主顾和合”就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商标为“和合”。

  据说,当时,任家把豆腐干做好后,把那枚印章“啪”地一砸,就可以送入皇帝的御膳房了。

  现在制作任家豆腐干的任玉启说,当年,济宁有一个人在朝中为官,因为济宁距贾寨较近,这个人知道贾寨的豆腐干做得好吃,于是,他就把贾寨豆腐干推荐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吃,五香味浓、咸而不涩、香而不腻,果然好味道,于是就专门赐下一枚印章,让那位济宁的官员回去转交给当时贾寨专制豆腐干的馨远斋。凭那枚印章,贾寨馨远斋的五香豆腐干可以自由出入御膳房。据说,当时乾隆皇帝赐的印章是纯金的,而那位济宁官员将纯金印章私自藏了起来,又找人用乌木仿刻了一枚。用乌木仿刻的那枚印章,即是已经在贾寨任家流传了200多年的老字号———馨远斋印。

贾寨豆腐干:一枚木印流传二百年

流传200多年的御赐木印。

  据任家人讲,能证明贾寨五香豆腐干在乾隆时即已是贡品的还有另一个传说。据说,大臣刘墉治理黄河返回京城后,乾隆设宴款待他,其中贾寨馨远斋的五香豆腐干被作为一个主菜。宴席中,乾隆还作诗表扬刘墉:“锁住黄龙回朝转,惟有腐干庆功臣。”

  那枚木印一直在贾寨任家代代相传,因为已经过了200多年,究竟传了多少代,现在掌管木印的任红金已经说不清楚了。以前,任家的木印一直是嫡传,从不传旁系。上世纪90年代初,其传人任文洗到广东上班,不再做豆腐干,就把那枚木印传给了任家的旁系亲属任红金。任红金与任文洗的另两个旁系亲属任玉启、任文福3个人共同把“馨远斋”这个任家豆腐干老字号在工商局注了册,然后,3个人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制作馨远斋豆腐干至今。

    现状:贾寨豆腐干苗家为大

  任家正宗贡品豆腐干一直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代代流传。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当时,贾寨集1万多人有七八千人会做豆腐干,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做好后也不包装,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四处叫卖。

  据贾寨镇上的人回忆,当时,到贾寨镇喝酒的人都拿贾寨豆腐干当最好的下酒菜。随便到一户人家,喊一声“拿五毛钱的豆腐干来”,准就有。那时候,5毛钱买25块豆腐干,够两个人喝1斤伏牛白(酒)的。在那么多制作豆腐干的人中,也不乏目光长远者。有几个任家人就鼓动当时任家的传人任树芝扩大生产规模,把任家贡品豆腐干做大做强,做成大企业。因为任家代代做豆腐干,在解放初曾被列为富农批斗,所以任树芝心有余悸。他说:“在家里做点,赚点小钱,比普通人的日子过得好点就中,别万一再被划成富农喽。”

  那一次,任家失去了机会。那一次失去,使任家豆腐干至今仍然停留在流传了几百年的手工作坊阶段。

  在任家放弃把生意做大的机会的同时,在贾寨的西街一户姓苗的人家,却开始鼓足干劲,借贾寨豆腐干发家致富。今天,苗家生产豆腐干的能力与规模在贾寨已经是一骑绝尘,把任家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这位把贾寨豆腐干做大的苗姓师傅叫苗常青,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带领4个儿子在家中干起了豆腐干生意。1984年,苗常青成了贾寨镇第一个万元户。苗常青在虞城县城被政府表彰后,还披红戴花地坐在一辆车上穿街走巷享受那份“万元户”的荣耀。

  以前,贾寨人制作豆腐干,一直有一个瓶颈难以突破,就是防腐。如果防腐做不好,豆腐干就不能包装,不能存放。

  在上世纪80年代,任家、苗家的豆腐干卖得都非常红火。但红火是有季节性的,就是在中秋节及春节期间。他们在那两个月忙得没日没夜,而平常时间生意却一直不温不火。因为豆腐干不能放,仓库里不能有存货,只能现做现卖。每逢过节,即使他们昼夜不停地干,也供应不上门外排着队的客户。如果防腐问题能够解决,不但顾客把豆腐干买到家里能放一段时间,方便顾客,而且可以满足旺季的需求。能防腐库存,在春节前两三个月就可以下手干,这样有大量成品,到春节时也就不必要没日没夜地赶着做了。为了学习防腐技术,苗家人到上海等很多地方拜师学艺,又经过悉心研究,终于掌握了防腐的技术。从那以后,苗家的豆腐干生产开始上了一个新台阶。

  随着效益的提升,苗家接连进行再投资,购进了千斤顶、高压锅、真空包装机、吹干机等现代化设备,将压包的石头、拉石磨的毛驴及石磨都彻底地淘汰了。

  最近,苗家又斥资10多万元购进了一台香港高科技微波灭菌机。据悉,用这种高科技机器灭菌的食品厂家,在河南仅有两家。

  现在掌舵苗家豆腐干厂的苗培英说,苗家的贾寨豆腐干厂已经有固定资产近百万元,这些设备将保证苗家豆腐干厂在豆腐干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苗培英还向记者分析,现在,国家对食品行业实行准入制度,据可靠消息,在2006年将把豆制品包含进去。所以,最近他们不得不开始上马一个现代化的全封闭的生产厂房及仓储库房。

  贾寨豆腐干在苗家人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获得了全国乡镇企业洽谈暨产品展销会金奖、商丘名优风味小吃等20多项荣誉和称号。

贾寨豆腐干:一枚木印流传二百年

苗家斥资10多万元购买的高科技灭菌机器经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但是,记者同时也注意到,苗家豆腐干厂仍然是一个家族式的、有着明显小农意识的企业:厂外没有门面,厂里没有推销员,从没有做过广告……有人来买,就卖点,没人来买,就停产等客户上门。

  苗培英的二弟苗培华说,他们的机器具有一天生产一吨大豆的能力,但因为销量有限,机器远远不能满负荷生产。

  对于这种情况,苗培英已经有了意识。他们正在商议,准备聘请现代管理人才,加大宣传与推销力度,让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贾寨豆腐干走向全国。

  对此,生产正宗贡品任家豆腐干的任红金、任玉启、任文福也坦言,他们与苗家确实没法比。

    镇党委:我们现在不热这个

  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贾寨五香豆腐干,显然是贾寨镇、虞城县,乃至商丘市的一笔巨大财富。在几乎没有市场化运作的情况下,苗家豆腐干还能发展到百万资产,如果对豆腐干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进行市场化包装、宣传与营销,贾寨豆腐干走向全国并非一句空话。

  记者在采写这篇稿子时,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都将贾寨豆腐干作为地方风味名吃列在了旅游及其他主要网页上。

  而作为原产地的一级政府,贾寨镇又是如何发展这个地方风味名吃的呢?

  苗家豆腐干厂的苗培华告诉记者,贾寨镇政府从来没扶持过他们的生产。别说扶持了,至今,还欠着他们几万元的豆腐干钱要不回来。书记、镇长来了,打个条就把豆腐干拉走了,你能说不让他们拉?要账,那就非常难了。

  以家庭小作坊形式生产豆腐干、效益极其微薄的任家人任玉启说,就自己那种情况,贾寨镇党委、镇政府还欠着他1万多元的豆腐干钱没还呢。找现任的书记要,他承认欠着,就是不还。

  10月6日上午,记者首先到贾寨镇政府采访,想了解一下贾寨镇整个豆腐干产业的发展现状。贾寨镇党委书记耿令华安排办公室一位女同志接待了记者,但她对贾寨镇豆腐干产业的生产规模、销量、效益等一无所知。她说,前段时间上面工商联来,还是他们自己调查后在表上填的数字。记者问她那个工商联的统计表镇政府是不是复印留下了一份?那位女同志说没有。

  记者随后联系了贾寨镇党委书记耿令华。耿书记对生产正宗任家豆腐干的传人具体在镇的哪个位置不清楚。他还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不热这个。

贾寨豆腐干:一枚木印流传二百年

旺季过后,豆腐干厂停产等待客户。

    记者感言:学羊角,还是学寿阳?

  重庆有个武隆县,武隆县有个羊角镇。羊角镇也生产豆腐干,叫武隆羊角豆腐干,与我们的贾寨豆腐干一样历史悠久,有200多年的豆腐干制作历史。近年来,羊角镇加强引导,通过一系列市场化运作,先是“拿来”了“中国豆腐干之乡”的称号,又通过策划,制作了中国最大的豆腐干,成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从而让羊角豆腐干享誉全国。目前,该镇共有20多家豆腐干作坊,年产4000多吨豆腐干,拥有“樊三”、“羊角”、“王平”等明星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份,豆腐干产业已成为羊角镇的重要经济支柱,羊角豆腐干也已成为武隆县最具标志性的旅游商品。

  在山西有个寿阳县,寿阳豆腐干在山西也堪比贾寨豆腐干,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与贾寨豆腐干一样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寿阳豆腐干的制作加工基本全部停留在原有的手工作坊式的加工阶段。在那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同几百年前一样的豆腐干加工过程。他们挑选出来上好的黄豆和青豆,经过几个小时的浸泡后磨浆,然后用滤袋滤浆、卤水点浆,最后加工成豆腐或是豆腐干,这全套过程中除磨浆由毛驴拉磨改为了机器带磨外,全部都是手工制作。所以,寿阳的豆腐干除了有虚名之外,大多也是供村里的农民在农闲时骑个自行车走村串户吆喝着卖。

  很显然,我们应该学习武隆羊角,但令人慨叹的是,虞城县贾寨镇正在学习山西寿阳。只是,贾寨镇生产豆腐干的人聪明一些,正在靠他们那单薄的民间力量和还相当保守的小农意识在为贾寨镇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豆腐干寻求突破之路。

  豆腐干的方寸虽小,但其蕴含的市场潜力却是巨大的。我们只是期望,在贾寨豆腐干告别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生产、封闭式运作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能有所作为。(总策划:郭文剑 张浩哲 张宏建 文/晚报首席记者蒋友胜 图/晚报首席记者傅青)(原标题:贾寨豆腐干:一枚木印流传二百年)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京九晚报(2006-02-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