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健康食品,其甘甜爽脆,甜而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好吃不油腻,多吃亦不上火等优点,在中国几千年的美食文化中,麻花成为人们喜爱的民族传统食品。就连文人墨客也大加赞誉。
如今,在河南省民权县王桥乡麻花庄,生产一种麻花,被誉为豫东土特产中的一绝,也是当地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是民权贡麻花。
日前,笔者慕名前往参访,并有幸见到了民权贡麻花的第八代传人张培仁。
一提到民权县王桥乡麻花庄的张氏贡麻花,张培仁就有说不完的话。据张培仁老先生介绍,1984年当下为第八代传人的自己继承父业。他说,张氏贡麻花配方独特,味道鲜美,麻花形状细长,由三股绞合而成,色泽淡黄,爽口无渣,清香酥脆,甘芳适口,遇风则刚,遇水则柔,遇冷则脆,遇火则燃,遇硬则碎。是童叟皆宜,补养身体的上乘佳品。“支在桌上能点灯,吃到嘴里咯嘣嘣;掉到地上碎轰轰,放到水里朴楞楞。”是对张氏贡麻花的完美写照。
据民权县县志记载;清乾隆南巡至黄河渡口,阵风飘香,见路舍一翁烹麻花,芳香四溢,欲食之。随士奉于皇上品尝,香酥味美,赞入御膳。地方吏闻之,作贡品进献,受赏,钦封“麻花庄。”据考证,张家麻花创始于明代,清乾隆五年,张姓从山东张庄寨迁于此(现址麻花庄)处,耕作之余兼营麻花生意。自乾隆钦封村名后一直为清朝贡品。
说到它的制作工艺,张培仁一边比划一边告诉笔者,贡麻花始终坚持传统的四项制作工序,从不改变。那就是:一、配料。用料主要有:无增白小麦精粉,专用植物油(一级豆油),经过精挑细选的白芝麻粒,食用碱粉和十多种天然调料沿祖传秘方合理搭配。二、和面。各种用料按比例配好以后,放在一张较大的木制案板上,全凭人力用手揉搓,这是劳动强度最大、技术性最高的一道工序。三、制作。就是把和好的面团制成麻花形状,这道工序全是手工制作。四、烹炸。选用的是一级豆油,用传统的大平底锅,木材作燃料,主要掌握油炸的火候,使烹出的麻花色香味俱佳。贡麻花由十多种天然调料沿祖传秘方烹制而成,不含化纤,防腐及抗氧化成份,是童叟皆宜,补养身体的上乘佳品。因为四道工序全是手工制作,虽然产品供不应求,但也不能批量生产,每天只能生产50箱左右。
有资料显示,贡麻花工艺的制作工艺沿传至今,相传己历八世300余年,从第一代传人张万玢(1633年12月—1714年11月)开始,到张培仁已是第八代传人了。由于张培仁老先生自幼从事贡麻花制作技艺,又一直坚持传统工艺,他制作的麻花一直供不应求。
2001年7月,贡麻花经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审核,确认为“国家检测质量十佳放心品牌”,2002年,贡麻花被中国专利博览会组织委员会评为“中国专利博览会金奖”,并颁发了商标注册证。同年获“全国科技博览会金奖”。
2010年3月30日,传统手工技艺《贡麻花》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这一昔日皇宫唯得见的贡品,终于为广大寻常百姓所周知。贡麻花工艺的制作工艺沿传至今历己相传八世300余年,从第一代传人张万玢(1633年12月—1714年11月)到第八代传人张培仁(1949年12月—至今)。贡麻花以其独特的风味受到群众的赞誉和专家的认可。
如今,张培仁正在把他的贡麻花传统制作技艺传给了他的儿子,以使其传统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赵秋实)(原标题:非遗之星民权贡麻花:一种能点灯的皇宫贡品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