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美食 >> 浏览相关信息

“潘记烩面”论起源

2013/5/20 17:19:12 点击数: 【字体:

    目前,我市的烩面馆实在不少,爱吃烩面的人也实在不少,都知道这一样儿面食,比其他面食有独特的风味,但是要说驻马店烩面的起源,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甚 至能够说得上烩面含意的人说不定也不多,实在说,笔者先前也不多清楚,只是近日作了些调查采访才恍然大悟,同时也不禁发出一些感慨来。这里就随意说开去。
     
    烩面这个词,虽然现在让人耳熟得很,男女老少皆知,但是现有字典上查不出来,查来查去无非查一个烩字,其实根据考证“烩面”是飞机轰炸出来的美 食,起源于郑州。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经常空袭郑州。当时有一个名叫赵荣元(有的说叫赵荣光)的厨师特别爱吃面食。有一天,赵师傅刚做好一碗羊肉面 片,飞机来了,赵师傅就去躲飞机,警报解除后,赵师傅将已凉的面片又重新烩了烩,他发现烩过的面片味道特别好,只是面片不筋了。于是,他便潜心研制,在和 面团时,放些盐和碱等材料,这样面更筋道,别有一番风味。到后来,这种面食也就成了风靡一时的风味美食。
     
    可是“烩面”传入我驻马店又是什么时间呢?这要从一场洪水说起。这场洪水不是指的75·8,因为75·8洪水并没有使驻马店市区受重创,市区受重 创的倒是1982年秋发生的一场洪水,那场洪水咆哮着窜进市区,民房因多日浸泡相继倒塌,位于市区富强路最低洼处的潘建安的家,在劫难逃。那个时候,没了 房子就等于没了家。潘建安一家老少这段日子里是最难捱的时候。
     
    当时的潘建安正在位于郑州市的省交通厅第二工程处学习机械,家遭不幸之时刻,单位让他到无锡市为单位购买吊车配件,当他途经驻马店看到家庭现状 时,如五雷轰顶。镇静下来后的第一个事就是要有个“家”。可是在当时盖个房子是多么的艰难。他东挪西借、七拼八凑,末了竟然将购买吊车配件的700元公款 也给凑上了。挪用了公款怎么了得。他再也拼凑不出这700元公款来。他又急又愁,愁的是就找不到一个摆脱贫困的门路了吗?他想啊想啊,想着想着在郑州养成 的烩面瘾上来了。这哪里是个瘾病,这简直就是灵感,他捕捉着这个灵感思绪万千。
     
    在郑州工作的日子里,他和伙伴们时常开着汽车走南闯北,无论到哪个城市,只要打听到烩面馆,就少不了来碗烩面,尤其是在郑州市区,常常到一家烩面 馆吃烩面,吃烩面既掏钱少,又觉得吃着过瘾。他是一个心细的人,他总想研究研究好吃的原因。厨师们和面、扯面、配料等等的一切操作过程;每一个细节他都不 想放过,他看得入了迷,以至于碍了厨师的事儿,影响厨师们的操作情绪。一位掌勺的厨师对他吼了起来:“你弄啥呀你,你还想学吗你,走开。”这一声吼,他无 论如何也不会忘记。每当想到这一幕,一种复杂的情绪总是涌上心头。“我就是要学,我要看看里面的学问究竟有多深。我就是不相信我学不会,我学成了,啥时候 想吃,就自己做上一碗。”他的心里时常这样安慰自己那份被人损害的尊严。此时此刻他就忽然想到:何止自己吃,让驿城的百姓都能吃上自己亲手做的烩面该有多 好。毕竟在驿城还没有一家烩面馆呀!潘建安的想法,得到了父亲潘玉贵和三伯父潘玉明的极力赞同,尤其是见多识广的三伯父潘玉明对制作烩面的技巧以及操作流 程、配方颇有研究,但是当父亲潘玉贵看到建安以户口本及房产证作抵押贷来了1000元贷款时,又突然间极力反对开烩面馆,命建安将现金退给银行。父亲啥时 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要是生意做赔了,清苦的生活岂不是雪上加霜?可能父亲说服不了倔强的儿子,一气之下住单位去了,潘建安得到了三伯父潘玉明的理解和支 持,爷俩齐心协力就张罗起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烩面馆终于开张了。谁知道爱吃烩面的人还真不少,先前吃过的和没吃过的每天都是一拨一拨的来,虽然这个烩 面馆不是挨着街口,可是口碑厉害,所以生意异常火爆。
     
    一天晚上,自我感觉已经忙完活儿的潘建安出外散步,刚出店门没走多远,又有一拨工人下了夜班,嚷嚷着在寻找一家烩面馆,他又不得不折回去给这拨刚 下夜班的工人做烩面。工人们说:“光听朋友们说,这一片有个让人垂诞三尺的烩面馆,让我们找啊找啊,你总得起个名字、挂个牌子呀,好让大家找,今晚要不是 恰好碰上你,你说让俺上哪儿找去?”
     
    工人们这一提醒,潘建安才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失误,第二天,即1983年1月的一天,他便做了个招牌,上书“潘记烩面馆”。 (原标题:“潘记烩面”论起源)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特色名吃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