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美食 >> 浏览相关信息

郏县饮食文化—郏县饸饹面

2013/4/15 16:07:21 点击数: 【字体:


    郏县饸饹面是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千年历史的风味小吃,简称郏县饸饹。初以荞麦面为面料,配以熟羊肉、葱花及茴香、八角、辣椒、花椒胡椒等熬制羊肉汤,吃起来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清末,始以小麦面替代荞麦面,口感营养更胜一筹。《中华风味饮食总篡》一书称郏县饸饹“舒脾健胃,养生至宝”。
   
    考据郏县饸饹史,当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着不解之缘。清同治三年《郏县志》载,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蔡州(今河南上蔡一带)刺史吴元济反唐,拥兵自立。唐宪宗拜御史中丞裴度为帅,国子监博士韩愈为行军司马判官书记,前往淮西平叛,生擒了吴元济,史称“淮西之义役”。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唐军离蔡,经郾城、襄城归师。行至郏县城西神龟驿时,韩愈与同僚李正封(即李二十八),冯宿(即冯十七)晚宿驿站,夜作《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
   
    当晚,韩愈在神龟驿站就食饸饹面。因据明人张居正的《昌黎先生文集辑补》一书“谏迎佛骨”一节韩愈有一段话:“元和末年,自蔡屠贼归,途食郏饸漏,题诗一......”。“食郏河漏”其实就是吃了郏县饸饹。又据《辞海》解释:“饸饹,我国北方一种面食,又称河漏。”由此亦可推郏县饸饹至少有1200年的历史。
   
    《郏县志》又载,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初,明三边总督孙传庭尽起关中精锐,兵出潼关,来河南与李自成义军作战,据传,孙出关前携棺材一口,以示决战沙场,以死报效崇祯皇帝。另外,为了丰富关中将士口味,传谕三军,除了军辎重外,每军可携桦木饸饹机二十台。是年十月,明军与义军在郏城东南讲武场相遇,义军佯败,明军追杀义军三十里,至郏城东冢头、柿园一带的蓝河岸边,义军用“以利诱之,以敌取之”的策略,弃金银、辎重于道,并在罗汝才援军的协助下,反败为胜,孙传庭部溃不成军,只得轻骑突围西窜,自此一蹶不振,几十部桦木饸饹机为郏地百姓及义军所得。精美的饸饹面制作设备顿使郏地百姓喜不自胜,一时街旁馆巷,饸饹招子旗迎风飘舞,饸饹面的制作水平又上新高。
   
    二十世纪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郏县饸饹的制作也有过去千年的笨重制作方法改为机械制作,佐料更加丰富,在原来用料的基础上增加了肉桂、枸杞等十余种养气滋补的中药佐料,加上祖传的配料秘方,更具暖胃祛寒、滋阴壮阳的保健防病功效。
   
    如今,从事饸饹生意的郏县商户被媒体誉为“郏县饸饹人”,“郏县饸饹人”的身影已遍及全球。1998年,美国《华商时报》就曾发表《郏县饸饹俏纽约》的文章赞介中国郏县饸饹面。(原标题:郏县饮食文化—郏县饸饹面)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平顶山市郏县县委统战部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