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原作家群集体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原作家代表、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的长篇小说《安魂》也在北京举行了发布会。会议期间,周大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面带微笑,乡音不改,就技巧与创作的关系、文学与影视的关系、军旅文学的机遇和挑战等话题畅谈了自己的思考。
我一直在回望故乡
记者:从《香魂塘畔的香油坊》到《第二十幕》,再到《湖光山色》,您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周大新:我从身边熟悉的生活写起,最初写军旅生活。1979年3月在《济南日报》发表的处女作《前方回信》,就是从战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写回来的信中受到启发而写的。后来我觉得只写军营生活的话,有些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想法表现不出来。我也读到了沈从文等人的作品,深受影响,觉得应该写写自己的家乡,于是转向写乡村小镇,写豫西南南阳地区的小人物手工作坊主。我在读家乡地方志的时候,发现当地丝织业曾经非常辉煌,之后丝织业重心转移到江浙一带,这个产业就在当地逐渐没落了。我就想追寻一下丝织业兴旺、更替变化背后的东西,把我对20世纪的认识写出来,于是开始构思和写作《第二十幕》。从1988年到1998年,我用了10年时间,通过丝织世家的百年沉浮表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命运。
写过一个领域后就想在题材上寻求新的突破,毕竟心中所想和文字的呈现是有距离的,这就使我想在下一部作品里弥补。我时刻在关注农村生活,对故乡的回望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似曾相识是写作大忌
记者:对您创作影响较大的作家有哪些?您如何看待写作技巧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周大新:影响较大的前辈作家,本土的是沈从文,他直接给我启发;外国的作家就是列夫·托尔斯泰,我沉醉于他笔下那个充满爱的世界,爱一切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现实中有些状况需要改变,作家写作总是从对现状不满开始的,他希望人们生活得更好、更幸福,自然与人更和谐,期望用自己的作品来影响其他人的心灵。我的小说《21大厦》就是通过对大厦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物的描述,来呈现民族精神大厦内部的状况。我在生活中经历过很多事情,所以就想用写作来解脱,但写一段时间就容易重复自己,这时候精神上就非常痛苦,文学最忌讳似曾相识。
当前读者多数受过高等教育,如果只是用传统的叙事手段可能不吸引人,这就需要新的创造和变化。技巧恰当地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借助丰富的生活,使用恰当的叙事方式、结构或语言会更好。现在有些年轻人可能会写一段时间,但慢慢就湮灭了,这与生活积累有关系,并不是因为技巧不行。
记者:近年来军旅作品很丰富,它面临什么新机遇、新挑战?
周大新:军旅文学是强健一个民族精神脊梁的文学分支。唐代的边塞诗其实就是军旅文学。大批新型军人成为我们小说家观察表现的对象,这为我们创造新的文学人物形象提供了方便;新的军旅生活成为我们小说描述的对象,这为我们构演新鲜的故事提供了方便;新装备的威力和新的战争制胜理念成为我们思考的对象,这为我们认识人与武器、个体与群体、战争与和平等问题提供了方便。
故事是小说人物活动的空间,好故事就在鲜活的生活中,中国军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而新鲜。军旅作家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见识了许多以前的作家没有见识过的东西,也应该能写出前人没有写出的好东西。
写作是一场马拉松
记者:您曾经获得多项荣誉,包括人民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等,您怎样看待文学评奖的作用?
周大新:作家之间除了比智慧、才情,也比耐力和体力。写作就是一场持续的马拉松比赛,作家都在跑,都想写出更好的作品。评奖就像有人给你鼓掌一样,但作为作家来说,没人鼓励也要写,不给奖也要写,因为作家写作是有话要倾诉。
记者:您认为中原作家的整体特色是什么?区域定位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周大新:中原地区的作家大多是农民出身,都比较关注乡村题材,笔下的苦难比较多,因为中原这块土地历史上就是战乱频仍之地,天灾人祸多。靠农业养活的老百姓经不起自然灾害,一冲就垮。这些东西不可能不表现在作品中。于我而言,苦难让我对人生、对社会、对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中原作家爱写历史小说。传统的历史小说都是写帝王将相,很少写最底层的普通民众。我的历史小说《战争传说》写的是明朝的北京保卫战,就是从下往上看,通过底层人的眼睛来看待这场战争。所谓历史责任感就是要对历史负责,写的东西要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个性,作品各具特色,称为“群”只是从整体上说。区域定位的积极作用是对某一地区的作家和创作成果引起重视,消极作用是没法细致地把握作家的创作特色,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把生命的体验传达给读者
记者:您怎样看待文学的作用?
周大新:不懂文学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文学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让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面对死亡多数人都恐惧不安,但这是生命必然的结局,我希望通过文字把生命的体验传达给读者。
记者:您怎样看待“80后”“90后”和网络作品?
周大新:“80后”“90后”早晚会成为文坛的主力军,他们的作品写的都是同龄人,离同龄读者很近。随着阅历的增加,他们会逐渐成熟。网络文学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就比初期的好多了,很多中年作家也开始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网上。网络作家的创作活力很强,未来属于他们。我对他们的建议是放慢写作速度,给自己思考问题留出时间,这样会使作品的成色更好,同时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记者:您的多部作品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您怎样看待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周大新:影视剧可以体现小说的故事情节,但精神内涵上的东西很难表现。现在很多人的文学阅读减少,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可以走近更多人,并吸引人们对原著产生兴趣,但作家不能为了迎合影视而创作。
周大新,1952年生于河南邓州,1970年从军,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湖光山色》、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短篇小说《汉家女》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等。部分作品译成英文、法文、德文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本报记者 党云峰【原标题:周大新:用乡音描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