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是个大家闺秀。王谢两家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名门望族。这位谢家姑娘的亲戚各个非等闲之辈:父亲是著名的安西将军谢奕,和桓温的关系很铁。叔父谢安四岁时就被王导赞为“风神秀彻”,后来成为东晋名相,他凭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气度和智慧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顺带还附赠后人两个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谢道韫的几个兄弟也有“封胡羯末”、“谢家宝树”的美誉。而就是在这么一群出色的男性当中,这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谢家小姐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横空出世。
谢小姐到了出阁的年龄,谢家便在和自己家族齐名的王家为她挑了个夫婿:王凝之。在谢道韫的婆家中,能浓墨重彩写入中华文化史的名字也不在少数:公公王羲之,一代书圣。小叔王献之“风流为一时之冠”,被新安公主看中后无奈地与前妻郗道茂分手,当了驸马。另一个小叔王徽之是“雪夜访戴”的主角,他那“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的行为在今天已成了魏晋风度的最好诠释。
照理说王家人都不错,可谢道韫的婚姻却不幸福。婚姻事好比脚穿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外人可以觉得谢道韫和王凝之是一对璧人,可谢道韫却对叔父谢安诉苦道:“不意天壤之中,竟有王郎!”明显不是句好话。其实王凝之此人大体还是过得去的,家学渊源放在那里,秉性教养不会很差,史载他“善草隶”。可能这人比较顽固迂腐,又有炼丹采药的喜好,最可恨的是还笃信五斗米教,这样自然和谢道韫情调不合了。
也许有人会说,谢道韫在“咏絮”之外,似乎别无其他大作了,岂不是徒享“才女”大名?说实话,谢道韫传世的诗作的确寥寥,但因为她曾出过两卷诗集,时人对她的文采评价甚高,只可惜那些作品没能流传下来。今天我们能读到的就是她的《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诗》等诗了。诗作不似女儿手笔,却一看就有魏晋人物的风致。比如《拟嵇中散咏松诗》写:“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颻。”借松抒志,有着不落尘俗的豁达胸怀。但后世公认谢道韫为才女,不仅是因其诗才,还有辩才。很多人文学才华过人,但口才却露怯,如韩非、左思。而谢道韫若生当代,绝对是个辩论高手。《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中载:“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是说王献之在和人辩论时落于下风,谢道韫站在青绫屏布后帮小叔辩论,说服对手。
论起来,晋朝真是一个矛盾的时代,一方面,名士们风流潇洒,落拓不羁,另一方面杀伐征战,不曾停歇。王凝之在“孙恩之乱”中被杀后,谢道韫在关键时刻显出将门虎女的气概,带领家人全力突围,亲手斩杀了不少贼兵,最后连孙恩也被她“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的凛然大义所慑服,放过了谢道韫和她年仅三岁的外孙刘涛。
魏晋是一个风流清逸的时代,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一个个才学之士身上似乎都缭绕着缕缕仙气。而就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小女子谢道韫用自己不流于俗的才华在“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的那段历史中留下了一抹清澈明媚的动人光亮。清宸【原标题:千古才名谢家女】